古都的魅力在于,厚重的历史积淀会突然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不经意地流露。即便你已经做好了准备,但于寻常巷陌中兜兜转转,那蓦然间的惊鸿一瞥还是会让人惊喜不已。
如果不是李鸿章的祠堂坐落在这里,四条巷是名不见经传的。即使如此,它看起来也不过是一条极为平常的巷子,有些喧闹,有些杂乱,但对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来说,这喧闹和杂乱是伴随着路边一溜矮小的杂货铺、小吃店和发廊,早已成了生活的一个部分。
四条巷77号,有些褪色的红油漆写的门牌号跃入眼帘。低调但却有种不容忽视的意味。门不算大,宛如平常人家的四合院门,走进去,三面高墙和一座大殿围成的一座院子,呈现在眼前。这里就是李鸿章的祠堂了,虽全然没有想象中一大片清朝建筑群巍然而立的壮观,但突如其来的空旷倒也平添了许多庄严的味道,让先前拥挤街道中的局促感消失殆尽。
传说李鸿章祠堂早在明代就有了,当时的江南首富沈万三在夫子庙和四条巷盖了许多房子。到了清朝后期,两江总督李鸿章与太平军作战,升为江苏巡抚后,他便把四条巷77号作为办公场所,后来改为宗祠,俗称“李公祠”。不过更多的说法认为,李鸿章去世后,清政府在他生活、工作过的十几个省份都建了祠堂,南京的这个祠堂则是花费了八千两雪花银修建起来的,当时的占地面积有8120平方米,花园、鱼池、亭台、楼榭、回廊一应俱全。
然而,这八千两银子堆砌成的旧式建筑显然是经不住风雨侵蚀的。古朴破旧的大殿如今看来显得灰蒙蒙的,有些落寞,门殿外立柱上油漆也已经脱落得斑驳。抬头看,门头上“艺苑精华”几个字却让人心生疑惑,不知与祠堂有何关系。殿门两边各倚着一名中年汉子,凝神发呆。
“这里要门票么?”“不要,里面是书画展拍。”扎着长辫子留着络腮胡的汉子答道。进了大殿才发现,殿内挂满了各种字画,听说这里已经成为了金陵画院的一个展厅。唯有殿中悬挂的一幅李鸿章像和手书对联,才道明了这里主人的身份。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而那“艺苑精华”几个字,想来该是与这里的字画关系更密切吧。
同样落寞的还有大殿外正对着的大照壁。岁月的变迁早已让它老态龙钟,脱落的墙体和破损的墙头使得政府不得不在它的另一面挂上了“此墙危险,行人注意”的警示牌。一旁的老人惋惜地说,以前的祠堂里还能看见荷花池的,而现在,留存下来的就只有这些了。这里的大殿和照壁,只是祠堂的小部分,其它的现在都已经变成民居了。
顺着老人指点的方向,出门继续向前,才发现二三十米范围内都是在77号的名下,属于祠堂旧址的范围,只不过在沿途五花八门的店面和高低错落的民房身上,已经丝毫找不出与祠堂相关的蛛丝马迹了。非要有什么关联,那便是光鲜的水泥店面房后面青砖黛瓦的昏暗小屋里透露出的古老和衰败感一脉相承。
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带我们左穿右绕,穿过一排排低矮破旧的老房子,在一倾斜的小门前打开了一把生锈的锁。走进去,简陋的小院里,一块碑石静静地躺着。只是知道它与李鸿章有关,但上面的字迹已经无法辨识,一如刚刚在大殿里很难找到主人的身份印证。和生前的富贵荣耀、“洋务运动”时的轰轰烈烈相比,这百年后的祠堂自然是寂寞了许多,似乎要在这里将历史的喧嚣归于平静。
实习生 朱琳 /文
快报记者 泱波 唐伟超 施向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