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运都会一票难求,这是运力的问题,但可能更是运输组织的问题。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每年人们大概还是赶回了家乡,这就可见在紧急动员之下,绝对运能的缺口未必有求票之难所表现得那么大。铁道部称运能扩大后,2012年将基本消除一票难求的问题。而我在此预言,若无运输组织的合理化,一票难求的问题仍将存在。
又到春运时节,车票又成焦点。今年没有雪灾,但购票的问题似乎没有减少,“一票难求”,已到了引起国家最高领导人批示解决的程度。铁道部发言人说,指示的落实没有过夜,据说已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新的措施有哪些,还没有明确的报道。但北京站出票不售票的视频引起巨大反应,铁道部的回应也开始逐渐积极,从北京站和铁道部都认为“提高效率”“操作正常”,变成铁道部向旅客道歉。这至少表明铁道部在落实“化解矛盾”的精神,自陈尽管是“操作正常”,毕竟引起了人们的误解,伤害了旅客的感情。
铁道部在态度上的转变,是在最高领导人批示的督促下出现的吗?如果是这样,固然表明落实批示的积极,但是否又有些过于轻视旅客的感情呢?毕竟旅客的感情被伤害,是几天以前的事了,而铁道部却直到最高领导人批示中有“化解矛盾”的要求才表示道歉。一个国家的运输管理部门,面对如潮人群和汹汹民意,就应该产生歉意,但实际情况却是这个部门一直只是强调客观困难,至于歉意,即使是有吧(有没有其实也不知道),至少在最高领导人批示之前没有表示过。这个部门看重的是什么呢?
我想,这里面表现出来的,可能不是哪一个部门的问题,而是权力运行中的一个令人感慨的现实。权力在民众面前基本不会产生或者表达歉意,而会对更高的权力表现出一种响应。向民众说一声抱歉,也许会被认为不必要,被认为软弱。
人们要回家过年,这个要求再合理不过,回家过年里面的文化与情感意蕴,甚至就是华夏民族的传统和魅力。每年必然要到来的春运苦恼,表明政府在实现人们基本的生活、情感和文化需要上存在差距。铁道部应对这种差距的存在表示歉疚,哪怕铁道部有自身的苦恼,但相对于民众,你就是政府,你的苦恼可以在内部去倾吐,也可以向民众解释,但前提仍然是歉疚。
每年春运都会一票难求,这是运力的问题,但可能更是运输组织的问题。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每年人们大概还是赶回了家乡,这就可见在紧急动员之下,绝对运能的缺口未必有求票之难所表现得那么大。铁道部称运能扩大后,2012年将基本消除一票难求的问题。而我在此预言,若无运输组织的合理化,一票难求的问题仍将存在。
理由是什么呢?一票难求,主要不在于绝对运能,而在于票源流向。人在旅途,无不希望尽快返程,加上大年三十这样一个时间限度,难免使旅客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紧张。运输组织的不合理,加重人们的心理压力,使车票显得更加紧缺。铁路部门的春运票源分配,可能过多地考虑了日常的业务往来,例如很多流向旅行社,可能过多地考虑了关系单位的保证,例如几乎所有的机关都有后勤部门,可以方便地批量拿票。票源的这种分配,不仅为黄牛党获利提供了机会,也对广大旅客的购票造成了直接的损害。
铁道部认为实名购票以打击票贩子是困难的。但从技术上讲,实名购票和凭身份证乘车都并非没有快速完成的办法,购票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并增加售票窗口,乘车的身份证查验环节可以放到列车上,也可以放到进站安检口,而不必在上车检票口。这样,就很难说存在出票时间变长、车站等待时间加长的问题。
即使不能实名,还可以全力把车票拿到窗口发售,并打击倒票行为。春运是政府集中调集运输资源,以满足公民返乡需求的行动。调集运输资源,既包括增开列车,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也包括票源的调集。这类似于由铁路部门实施的政府运输紧急状态,可以考虑以紧急状态的方式来管理资源。以车票来说,应当被征用,集中到窗口发售。旅行社在春运期间将不能获得集中拿票的方便,而各个机关和大型单位拿票,即使不能取消,也应当极为严格控制,这些单位的“拿票权”应被征用,这些单位里的人在春运中应当视为普通公民旅行,公务票源的保证应当降低到微量水平,因为春运期间公务旅行也应当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