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阅读周刊·从前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孔子如何收学费
· 何为“开脸”
· 古人名字有讲究
· 唐宋医师考核:以存活率定俸禄
· 清廷的礼仪趣事
· 清代官员问责制度
· 古人也有年终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1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古人也有年终奖
  在明清时,农民多数是素食者,一年360日(阴历),吃肉的日子大概有二十多天。这些日子多数集中在正月,一来是庆祝,二来是宰了牲口之后除了熏、腊,人们也没有太好的保存方式。

  地主家给长工吃肉则是一种拉拢鼓励的表示,一个勤劳的长工对东家来说是个难得的资源。

  据张履祥《补农书》记载,明中期供应雇工饮食的旧规是,夏、秋一日荤两日素;春、冬一日荤三日素。清前期雇工“非酒食不能劝,比百年以前,大不同矣”。这是说清朝初年战乱减少了人口,荒地又多,劳动力紧俏。他们比一百年前的前辈对福利待遇要求更高。

  平日都要求酒食,在年终岁末更是要紧。正月没有给长工加肉的东家,会蒙上悭吝的恶名。这种规矩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在三年困难时期,有些老农曾经私下抱怨,说过年都吃不上大米白面,不如当雇工的时候管肉吃。

  农业时代也有自己凭双手挣年终奖的,就是官老爷。

  明清两代的官员俸禄很低。这种低薪就是允许受贿,清朝管这种贿赂叫陋规,一般是三节(春节、端午、中秋)和两寿(官老爷和太太的生日)各有一份钱。今天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要进行复杂的折算,每个公务员的收入都因为“地区差异”“工龄差异”“级别差异”而有区别。

  农业社会的解决方案就是,用潜规则来决定官老爷的年终奖(以频率算,和今天的许多日本企业发“季度奖”差不多),性情越凶、权力越大、前途越远、所治县GDP高的太爷收获的“陋规”越多。

  这陋规还不是县太爷自己的,那堆红包里,还寄托着知府巡抚家支付过年开销的希望。

  (佚名 来源:新闻午报)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