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民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外来婿”比“外来媳”还要多
· 火车站新街口 卫生一周一查
· 上半月商品房小旺一把
· 节前将发放1.2亿元慰问金
· 中央门车站等档区将调整
· “斑马”进城
· 雪有人扫,冰却没人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1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外来婿”比“外来媳”还要多
去年南京有64229对新人登记结婚,其中女性平均结婚年龄28.6岁
  昨天,南京市民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市所有的民政婚姻登记部门共办理国内婚姻登记64229对,比2007年多6976对。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南京本地人和外地人联姻的“两地婚姻”呈逐年上升态势,去年约占三成左右。

  女性平均结婚年龄近29

  因为奥运年的关系,2008年南京共有64229对新人登记结婚,比2007年的57253对,多了6976对,但并没有超过历史最高纪录,2006年南京有7.2万对新人申领结婚证。

  初步统计分析,2008年南京市居民平均结婚登记年龄为男性30岁、女性28.6岁。7成多新人双方均为初婚。有15%左右的夫妻,新娘比新郎大,其余85%都是新郎和新娘同岁或新郎比新娘大。其中,27%的夫妻,新郎和新娘同岁,新郎比新娘大1岁的占到23%,新郎比新娘大3岁、大2岁的比例分别是16%和18%。新郎比新娘大4岁、5岁、6岁、7岁的比例逐渐变小,分别是8%、4%、3%和1%。

  为何女性的结婚年龄越来越接近男性?专家分析,除了生活圈子窄、工作忙难以接触到合适的婚恋对象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女孩子挑来挑去挑花了眼,她们觉得自己工作体面,收入也不错,一心想找个比自己更好的,最好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职员。而这些职业中,年龄相当的能有多少人?对方能看上自己的又能有几人?结果这样一拖就是好几年。

  “外来婿”多于“外来媳”

  “地域歧视”曾是南京人根深蒂固的择偶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20多年前,南京姑娘一心就想找个本地人或是找个上海夫婿。要是给南京姑娘介绍一位外地小伙子,尤其是苏北和安徽的,十有八九会拒绝,甚至连“见面谈谈”的机会都没有。如今,南京人的择偶标准已不再单一,“两地婚姻”呈逐年上升态势,去年大约占总数的三成左右。据鼓楼区婚姻登记处抽样调查发现,在现时的“两地婚姻”中,省内居民是南京本地市民择偶的主要选择,其中伴侣是苏北的最多,占总数的70%,其次为安徽、浙江、山东、辽宁、湖北。

  婚姻专家分析,“两地婚姻”中,“外来婿”比“外来媳”要略多一些,而与南京姑娘缔结连理的“外来婿”大多是南京引进的人才。有一点可以证明,现在拿着集体户口来办结婚手续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外地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南京,户口挂靠在人才市场,这些个人能力强、发展前途好和个人品质佳的外地男因此成了南京姑娘择偶时的对象。

  记者还了解到,2008年南京全市办理协议离婚登记15972对,2007年办理16686对,少了714对。“但这并不意味着全市的离婚人数比例下降了,只能说明选择到民政局离婚的夫妻人数减少了,如果加上法院判决的那一部分,应该会超过上一年。”一家婚姻登记处负责人表示。快报记者 项凤华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