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民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山寨版存折调走女老板12万
· 时而抽中华 时而抽红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1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苦学半月装潢知识后,骗子钻进了装饰城
山寨版存折调走女老板12万
  四个骗子苦学装潢知识,用一个“山寨版”存折将金盛装饰城一位老板骗倒,骗走现金12万元。昨天,警方将追回的6万元款项发还受骗老板。同时,警方提醒,此类调包手法极为罕见,希望引起市民重视。

  建材店里来了个大客户

  2008年11月3日,一名穿着考究的男子走进了金盛装饰城某石材店内,左看右看,一会沉思一会拿出计算器计算,之后,他很客气地跟老板说:“您好,想跟你做笔生意,看你有没有兴趣?”老板是位女同志,姓陈,她打量了下这位男士后,把他请进里间。

  男子自称是“大连万达装饰公司”的部门经理程某,说前段时间才接了一笔大单子,准备采购价值200多万元的大理石。刚才在店里看了下,感觉这里的货很齐全,价位也比较合适,想好好商谈一下。

  “200万?”一听这个数字,老板陈某兴奋不已,赶紧招呼店员又是倒水又是敬烟。男子接过一根烟,点上,不急不慢地跟陈某聊起了石材的种类和价格。聊了10多分钟,陈某心里便有了数,“这个程经理看来还真是个人才,对石材这行太了解了!”

  几天后,程经理带着另外两名男子再次来到了陈某的店里,程经理介绍说,这两名男子分别是项目经理杨某和总经理李某,落座后,四人又进行了商谈。

  在接下来的十余天里,双方一连接洽了五六次,最终,他们于11月17日,草签了一份价值200多万元的大理石购销合同。

  公证途中,办理存款手续

  合同这么快就签了下来,陈某总觉得心里有点不踏实。装饰公司总经理李某似乎看出了陈某的心思,当即表示一起去公证处办个公证手续,“对你我都好!”

  这话正中陈某心思,于是,一行人便出门前往公证处。途中,李某突然提出,他们采购这么多石材,万一陈某供货不及时,会让他们信誉受损。因此,提出要陈某在银行开设一个账户,预先存入12万元钱作为保证金。李某还表示,只要存进去就行,存折就放在陈某处。

  但当天陈某身上并没有这么多现金,李某便怂恿陈某先把存折办好,次日再存款也不迟。陈某只好照办,心想反正折子和钱都在自己手上,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于是,众人一起去路边的一家银行办理了一张存折,李某接过存折看过后,又将存折还给了陈某,并让陈某尽快将12万元钱存进去,“钱存进去后,说明你们信誉很好,这样我们就赶紧去公证处办理公证!”

  次日上午,程某等三人再次来到陈某处,眼看着陈某将钱存入后,一行人便前往公证处。但没想到,到了公证处,却发现已经到了下班时间,李某便表示,次日再来办理手续,之后,双方各自离开了公证处。

  12万元存款莫名失踪

  11月19日,陈某给程某打电话约一起去公证处,但电话一直打不通。又过了一天,电话还是打不通,感觉有点不对头的陈某当即前往银行查询账户,却发现12万元已被人提走。

  “完了!”陈某的脑子一阵眩晕,在朋友帮助下,赶紧报警。建邺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前往展开调查。这一调查,连民警也吃了一惊。

  原来,犯罪分子是分七次从新街口、南湖、玉桥等处的银行网点取走了12万元现金,取款时持有合法的银行卡。

  “明明陈某只办了一张存折,嫌疑人怎么会有银行卡呢?”办案民警深入调查,发现陈某手上持有的这张存折早在11月17日之前就已经办好,且是卡折同时办理。经过调取监控录像,发现办卡人就是程某,其办卡时持有的是陈某的身份证。

  这下,陈某才想起来,在双方商谈生意时,程某曾经向其要过身份证复印件。

  通过民警大范围的走访排查,终于明确了犯罪嫌疑人程某的身份,并查明了杨某、李某以及配合他们作案的丁某身份。12月27日晚,办案民警终于在李、丁二人的住处将两人抓获,同时还抓获了程某。

  高明骗子苦学装潢知识

  据警方介绍,几名嫌疑人均为无业人员,为了骗取钱财,曾经有装潢工作经验的他们便想以此进行诈骗。

  为此,他们首先来到金盛装饰城踩点,很快便盯上了石材店老板陈某。在初步接触后,他们发现陈某对业务非常精通,不好行骗。于是,几人便分头前往各家装饰城,学习了解石材及装潢知识。此外,他们还购置了不少装潢方面的书籍,了解装潢业的背景知识,一连半个月的熟悉和学习,他们迅速与陈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与此同时,在与陈某洽谈生意时,程某还借机索要了陈某的身份证复印件。之后,他们以这张复印件制作了假的身份证,并以该证件在银行办理了同一账号的银行卡和存折。

  一切准备妥当后,他们便以公证、办理保证金手续等为名,诱骗陈某前往同一银行开户存钱。在其开户后,又以查看为名将陈某所办存折拿到手上查看,趁机调包,将此前办理的存折调给了陈某。

  同一个银行的存折,外观看起来并无差别,陈某以为是自己办理的存折,于是,便在次日将12万元钱存入了这个“山寨版”的存折中。而嫌疑人则凭借手上的银行卡,将12万元全部取走。

  警方表示,此类诈骗手段并不新鲜,但这种调包的做法确实比较少见,应引起市民的足够重视。快报记者 田雪亭

  女老板从民警手中接过6万元现金

  快报记者 唐伟超 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