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市民政局对外公布了《2008年苏州地名变动总表》,全年苏州市区共有213条地名进行了变更,大市范围内地名变更数量达到了747条。
市区年增、改地名200条
据苏州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处长王林兴介绍,2000年至今,苏州共命名、更名、调整撤销各类地名6000余条。仅苏州市区每年新增、变更地名数量就达到了200多条。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而引起的地名变更占到了总数的50%以上。“在去年市区213条变更地名中,有139条是道路和桥梁,占到了总数的65.3%。”而从变更地名的地段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吴中区、新区、相城区、园区和古城区。
对于每年如此庞大的增幅,王林兴表示并不奇怪。“近两年苏州发展迅速,城市面积扩大了好几倍,新路的增多很正常。”据他介绍,2000年苏州建成区面积为81.85平方公里,而到2007年,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了228.5平方公里,相当于2000年的2.8倍。伴随着城市的扩张,新开通道路如雨后春笋般批量出现,给道路取名带来了困难。王林兴拍了拍手边厚厚的《新华字典》显得有些无奈。“给路取名,我们要按照取史、取景和取意的原则,不仅要融入当地文化、景观,还要符合相关的专业要求。”他坦言,至目前为止给路取名问题依然是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房产商“乱点”地名谱
然而相比给新增道路取名,最让王林兴头疼的是房地产开放商未经许可擅自给开发地块取名的现象。据他介绍,由此引发的纠纷数量占到了其所办理楼盘地名更改总数的25%左右。“很多开发商为了推销楼盘,在前往地名管理部门申报地名前,就给楼盘取好了名字,随后便大范围进行广告宣传。”于是往往到最后审批时,这些自取的地名无法通过。比如,很多开发商在给楼盘取名时会把“通名”搞错,如某某名邸、某某镇、某某府等等。看似诱人,事实上却超越了建筑物取名的底线。
据王林兴介绍,按照相关规定,“通名”是用来规定该建筑物具体使用范围和性质的。而“邸”、“府”、“镇”等词汇有的带有封建色彩有的则是行政区划名词,无法用来定义民宅。所以此类地名一旦接受审批都不可能通过,于是很多房主常常会因为交房前后地名的不对应而与开发商产生纠纷,而楼盘发生重名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每当出这些情况,市民、房产商都会找到我们,不仅给房产商自身带来了负面效应,也给市民带来了误导,扰乱了取名的正常流程。”
《地名条例》2010年或实施
虽然按照相关规定,出售楼盘的地名必须通过审批,但事实上在目前苏州许多开发商却依然我行我素。对此,王林兴认为主要还是缺乏一套规范地名管理的具体细则。“现在在处理类似事件上我们依据的只有通则,缺乏可操作性。”但今后这种情况即将得到扭转。
据王林兴透露,目前《苏州市地名管理条例》已经被列入2009年苏州市人大的立法计划。该《条例》对相关部门执法范围、地名信息档案管理等都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规定,出台以后该市地名管理将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据悉,该条例有望在2010年初付诸实施。何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