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4版:热点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2009,不得不 面对的四大命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金楼市》成立智库顾问团,邀请十大专业顾问畅谈——
2009,不得不 面对的四大命题
  命题一:2009,是暖还是冷?

  市场在博弈中逐渐回暖

  顾问身份:合富辉煌董事长 邓永忠

  南京个别区域的房价已基本到底,整体至多还有10%的调整空间。受消费信心影响,高端住宅的回暖会相对滞后,而中低端产品会提前出现密集成交。与此同时,出租市场将迎来旺盛期。

  2009年市场的状态取决于双方博弈的结果。这个博弈的双方,一面是降薪、失业所导致的购买力下降,一面是中央和地方的各项救市政策。个人判断市场将逐步回暖,去年12月一、二手市场交易量的活跃,可视为一个端倪,这是市场交易量将继续回暖的征兆。

  不可否认,2009年令人担心,失业率提高,企业降薪,人们无力消费或恐惧消费,购买力会直接下降。但另一方面,政府的种种政策表明,房地产仍是本轮经济复苏的支柱。据此判断,中央和地方的各项救市政策仍会陆续出台。而这两股力量在2009年的博弈效果,将决定市场回暖的程度。

  冰岛是外放型经济,而中国是内需型经济;所以冰岛破产,中国却绝不可能。当然国内会受到影响,20%-30%的进出口企业、东南沿海的经济会受到冲击,但本土的煤电、房地产等内需型产业仍是支柱和核心。

  换一个角度,经历过1993-1994年宏观调控、1997年香港经济危机的人会更有体会。目前国内情况和当年穷得只能用自行车娶媳妇、香港人还不起贷款跳楼的惨烈局面还相距很远很远。

  快报记者 杨连双

  命题二:什么情况最让人担心?

  抛房潮隐患暗示楼市危机

  顾问身份:翠屏国际集团营销总监 张鹏

  以往买房爱追寻大盘,2009年大盘出问题的可能性更大。开发周期短、已经基本完工、品牌口碑好的楼盘的关注度将更高;如果下半年市场有回暖的迹象,首先会从小户型和顶级豪宅这两种产品类型开始。

  2009年楼市整体看空,可能会在10月、11月见底,届时,南京房价有10%~20%的降幅。全市的商品房销售量也会下滑。

  一方面,当前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正是楼市的主要购买群体。这部分人一般在25~45岁之间,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有可观的收入。2008年经济危机中,这部分人普遍受到大冲击,这种冲击从2008年底才开始爆发。比如年薪拿不满,次年薪水降低,投资收益缩水,从而直接让他们的消费欲望大幅减弱,购房消费力降低会在2009年里集中显现。

  另一方面,如果把市场上的购房需求分为刚性、投资、投机三种的话,前两年的楼市中后两者的比重达到60%以上。2009年,这60%~70%的投资房源极有可能会向市场大量抛售,不管新房上市量是否能得到控制,二手市场房源供应量激增必然给市场带来巨大压力。而这部分抛售的房源的价格很难控制,比如新房从6000元/平方米开到5500元/平方米时,可能周边二手房的价格只要5000元/平方米,有些房主可能会选择在4800元/平方米就抛出。抛房潮一旦出现,楼市将面临巨大冲击。

  快报记者 刘果

  可怕的是不敢往最坏处想

  顾问身份:苏垦机构董事长 经纶

  对于2009年房价的预测,我仍给你三个字:不确定。不确定不代表不科学。有人说房价止跌回升,因为危机后开盘的几家南京楼盘日子过得都比较滋润。那是因为天气已冷了,他们知道该穿几件衣服,该卖什么价格。有人说房价已接近成本价了。但谁说成本价是底?只能算是一个阶段性依据罢了。一个因素是总体经济不好的话,低于成本也得卖。最近,大家都开始学点经济学了,这是一个好现象。

  我不乐观,也不悲观,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我不得不对2009年得出一个结论,三个字:不确定。有的说“美国经济不见底,中国经济不会见底”,有的说“投资市场买涨不买跌,商品市场买跌不买涨”,还有的说“二手房不火,一手房火不了”……这些都是经济规律。它们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影响或者制约着楼市的回暖。

  第一个论点便否定了所谓“政策市”的乐观。“这是中国经济第一次受到外向型经济的影响,以前的经验不足为据。这一次,美国消费不行了,中国制造便不行了。而且我注意到,全球政府的恐慌程度超出想像。

  第二个论点是投资需求没有了,楼市便难回暖。要问楼市何时回暖,请先问投资者:“现在炒房能不能赚?”

  第三个论点,新年伊始,南京市二手房成交量骤增。不过,恐怕为享受优惠而拖到今年的情况占了多数。

  简单说,为什么不做最坏的打算呢?我看,最可怕的就是不敢往最坏处想。

  快报记者 刘欣

  命题三:更好的明天在哪里?

  寒冬能让麦子更好地发芽

  顾问身份:南京朗诗置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 蔡克垒

  过去的楼市是点子时代,后来进入包装时代,去年进入真正的营销时代,而接下来将会进入“产品时代”。

  2009年会是异常艰难的一年。正因为艰难,整个楼市将会呈现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当然,欢乐的只占少数,如果能够挺过2009年这道坎活下来的开发商未来一定很不错。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农民都知道,每年的冬天只要天越冷,来年的麦子收成就越好,因为寒冬可以让麦子更好地发芽。

  新年楼市应该不乏这样的情况:某一个开发商会成为2009年楼市的亮点,他们所开发的楼盘受到市场的影响也不会太大,这些开发商要么在景观方面有特长,要么精装修胜人一筹,要么品牌深入人心,要么房屋质量独树一帜……总之,能够让客户看到与普通楼盘不一样的地方,能够让客户充分地感知实实在在的价值,而且价格和价值对等,这样的楼盘总会有人埋单。快报记者 费婕

  市场好转得看2010年

  顾问身份:广合不动产总经理 张治国

  整体看,2009年个别楼盘或有放血,但城市房价整体调整幅度不会太大。

  对2009年的南京房地产市场期待不多,房价会有起伏,但幅度不大;与2008年相比,交易量或有缓步上升,这取决于刚性需求的弹性。最明显的特征是,目前楼市受整体经济影响甚大,至少要到2010年,市场会随着宏观经济的上行有明显好转。目前的形势可以描述为:经济向下,政策向上。政策不断,但经济到底还需要时间,经济恢复到目前水平也需要时间。乐观估计,2010年经济层面向暖,房地产大势跟进。

  刚性需求之所以被称为“弹性”,更多时候在于人们的拆迁、结婚、生产是不能完全人为控制的,这一层面的放量,将使大势不见起色的2009年度在房产交易面积上有20%左右的增幅。

  江北的3080元/平方米已到底,今年可能有个别楼盘继续探底,但整体幅度不会更低。城中楼盘不多,新盘已经低价开盘,再降幅度有限。2007-2008年度奥体房源主体已消化,2009年将企稳。江宁个别区域还有一定调整空间。

  快报记者 杨连双

  “刹车”还要一段时间

  顾问身份:明发集团副总 欧阳严昱

  去年,开发商各自为政的现象尤其普遍,可以用战国时代来形容。新年,各片区开发企业“抱团”的趋势将会普遍出现。

  如果是轿车,刹车会很容易;而如果是大卡车,即便踩了刹车也会前冲一段距离。这种现象是2009年南京楼市一个阶段的真实写照。

  去年年底,中央地方陆续有救市政策出台,以期盘活整个市场。但房地产行业本身是一个比较庞杂的系统,加之一段时间来积重难返的惯性作用,估计政策要见到成效需要一段时间。同时,不少政策尚属于纲要性政策,加以具体细化,使之成为可操作性的政策尚需时日。而市场要重树信心,也同样需要一个阶段。预计在2009年三季度左右,市场会有所回暖。

  2008年的促销手段会有所缓和。降价只是为了盘活现金流,度过了去年底和今年初的困难期之后,喘过气来的楼市会在价格上有所体现。今年房价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开发商更注重产品的研究,针对市场的需求来设计相应的产品,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

  快报记者 许延正

  命题四: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剩者”和“胜者”的牌

  顾问身份:仁恒投资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厉方宏

  “品牌”和“服务”两张牌是制胜2009年的关键,2009年能同时不折不扣打出这两张牌的楼盘就是市场的“剩者”和“胜者”。对于买房人来说,这也是在2009年择房的首要标准。

  现在还无法准确看清未来,指望经济和楼市能在2010年恢复不太现实。但是,市场需求压抑越多反弹就越多,只是何时反弹还需要等待。按理说,如何看市场,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本账。

  这次百年未遇的金融海啸影响很大,未来将会带来的影响力和作用力没有人能够准确预知,经济必然影响楼市。对于整个南京来说,销量这块蛋糕变小是必然的,如何占领市场仅有的销售份额是每家开发商必须深思的内容。

  股市无论怎么差,依然存在绩优股,所有华尔街专业人士会建议人们坚持买好公司而不是买好股票,因为好的公司就是一只绩优股,经济一旦恢复他们飙升最快。楼市同样如此,市场怎么跌,信心怎么缺,总会有一批绩优盘,他们会成为楼市的常青树,因为在这轮激烈的竞争之后,大家都会发现真正的好品质才具有抗跌性。

  快报记者 费婕

  建立房地产存货预警制

  顾问身份:南京万唐置业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斌

  我将调整期细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观望期,销量下降,价格小有优惠,存货不易察觉地上升;恐慌期,先知先觉的以及那些资金紧张的企业打折了,销量反弹后平静,存货水平显著上升;第三个是等待期,正如经历了初恋的甜蜜、婚前的焦虑、领证后的苦闷的情侣,今年步入婚姻的殿堂,只剩下平淡生活。存货水平趋稳后开始下降——存货水平下降至完美水位以下,楼市才复苏。

  站在2009年的船头,我现在最想做的,便是能唤起一众同行,呼吁政府尽快建立起房地产市场的存货预警机制。

  如果存在存货预警,何来2007年900万平方米的天量销售?卖到600万平方米套时,调控可能就该开始了。周斌将年售房500万平方米套视为南京楼市的“完美水位”。如果把这个市场比作一个蓄水池,进水口是城市商品房年开发量,出水口则是年销售量。进、出水口大开,蓄水池的水位始终变化着,但又没人知道水位上或下偏离完美水位的程度有多严重。这个动态变化的水位,便是存货。存货偏离完美水位的势能,决定了房地产危机的严重与否以及复苏的快慢。

  现在市场的存货很大。不仅包括那些已获得销售许可证的楼盘,而且包括更多还没有达到办证条件的楼盘,这些楼盘已开工,开弓没有回头箭,但是对这些量的统计却比较难。更不可忽视的,还有待售二手房。只有建立了存货预警机制,楼市才是可控的,才不至于超涨或者超跌。

  我认为,2009年是第三次牛市的起点,第三次牛市,将持续8-10年,是头慢牛,上涨也是小幅的。

  快报记者 刘欣

  本版漫画 俞晓翔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