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5版:民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戳穿火车站地区4大骗局
· 二手奥拓配上靓号:888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年底了,给回家的人们提个醒
戳穿火车站地区4大骗局
  热情周到的“接站人”、神通广大的“内部人士”、热情好客的“师兄师姐”......在火车站,当你遇到这些“热心人”时,千万要小心。

  针对年底火车站地区高发的四类骗术,昨天,铁路公安处南京火车站派出所资深民警在火车站广场进行了防骗宣传活动,重点分析了四类常见骗局,希望引起大家注意。

  骗术

  “热情”的接站人

  去年11月的一天,来宁开会的陈女士在出站口站了10分钟,都没有人来接站,她只好拨出电话:“我已经到了,就在出站口,请尽快派人来接……”。

  谁知电话刚挂,转身便遇到一位面带微笑的青年男子,“我是公司派来接您的,刚刚堵车……”寒暄、握手、熟练地接过行李后,两人有说有笑地朝车站外走去。刚刚走出十几米,男子突然一拍脑袋,说公司让买一张今天到上海的车票。

  男子提议,不如由陈女士去售票厅购票,自己将行李提到站外轿车上去,再开车进来等陈女士,并掏出一张100元递给陈女士。陈女士虽然有些迟疑,但碍于面子还是同意了。10分钟后,当陈女士从售票大厅买完车票出来时,接站的男子早已没有了踪影。

  警方提醒:这类诈骗案件多发生在车站站台、出站口或广场上。诈骗分子通过对接站人员进行偷听等手段,套取被接旅客的姓名和电话,再赶在接车人员的前面截下刚下车的旅客,然后设法将旅客和行李分离,最后甩掉旅客骗取行李及财物。

  骗术

  借用手机转眼消失

  孙杰是某名牌高校的大二学生,漫长的候车时间让他觉得很无聊,便掏出新买的诺基亚N95手机玩起游戏来。玩了一阵子,孙杰发现身边坐了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两个同龄人很快就熟络了起来。聊着聊着,孙杰知道这个人原来是比自己高3届的师兄,现在已经是北京一家外企公司的中层了,不免产生敬佩之情,两人越聊越起劲。

  之后,男子以手机没电为由向孙杰借用手机,并将自己的手机SIM卡插在孙杰的手机上。又接了两个电话后,男子以同事给自己送紧急文件为由,将自己的行李和手提电脑包丢给孙杰看管,自己则去候车大厅门口拿材料。时间过去20分钟了,孙杰仍不见“师兄”回来,打开他丢下的行李,这才发现,行李箱和电脑包内除了几瓶矿泉水和旧报纸外,再没有其他的东西了。

  警方提醒:骗子通常会盯上使用高档手机的旅客,以老乡、战友、校友的身份接近旅客,并在交谈中建立信任,通过各种名义向旅客借用手机拨打电话,然后以手机信号不好或到外面接人等名义摆脱旅客将手机骗走。而借手机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还会将自己的行李作为抵押,实际上抵押的行李内无任何值钱物品。

  骗术

  神通广大的“内部人”

  张大妈有七八年没有坐过火车了,第一次来到新火车站,张大妈只觉得头晕目眩,没了方向,急得直打转。“大姐,您这是要买去哪里的票啊?”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迎了过来。“您要的票可紧张了,大姐你跟我走吧,我正好去城里的售票点,听别人说那还有可能买到。”说着她便拉着张大妈向售票厅外走去,一路上,妇女十分热情。

  这时,身边匆匆走过一个男子说:“两张沈阳的下铺,我马上来拿……”年轻妇女马上追了过去:“大哥,你能买到去沈阳的卧铺么?我们俩也想买这票。”

  “能啊,我二叔是铁路领导……”男子吹嘘起来。“那太好了,就拜托你了。”在年轻妇女的怂恿下,张大妈也觉得找到了买票的门路。到了买票的地方,男子以管理严格为由让张大妈跟着他进去,但随身携带的现金和贵重物品,只能放在外面。进去后,男子又以需要身份证为由将张大妈支出去。当然,放在门口的现金和贵重物品早就不见了。

  警方提醒:此类诈骗案件,骗子事先会寻找一些人生地不熟,出门经验少又急于买票的旅客。一般作案时先以“老乡”或“热心人”的身份接近,靠花言巧语骗取信任后,散布铁路购票紧张,需要托关系找到“内部人”才能买到车票等谎言,见旅客信以为真,再由骗子同伙出现,将旅客带离火车站“找关系”,之后设法将旅客和行李分离,最后甩掉旅客骗取行李及财物。

  骗术

  “名校高材生”的骗局

  婷婷是大二学生,暑假结束了,她从老家乘火车到了南京站,准备转乘火车到学校报到。看时间尚早,她就拖着行李箱溜达到南京站广场。10分钟后,两名年轻人突然出现在她面前,其中自称叫张硕的男青年身高大约1.73米,身着黑色圆领衫和灰色长裤,脚穿运动鞋,背黑色双肩包,一副学生打扮。

  张硕自称是清华大学研究生,近日教育部在各大名校抽调研究生组织一次全国性的经济调研活动,具体情况暂时不能向社会公布,昨夜他和同行的丁俊偷偷跑出来玩,忘了带手机,身上带的现金已花光,导师也临时有事连夜赶回北京了。说着,他掏出第二代身份证和考察证作为证明。

  骗得婷婷初步信任后,三人坐在草坪上聊天。兴趣相投的婷婷很快钻进了两人设置的圈套,慷慨地从ATM取款机上取出了8000元学费,借给两名“名校高材生”救急使用。两小伙承诺次日到学校后一定归还,并留下了自己导师的号码。但第二天,等了一天的婷婷也没有收到一分钱,只好打电话给他们的导师,却发现电话号码是空号。

  警方提醒:这类骗子一般年纪轻、形象好、穿着考究,利用在校大学生出门经验少、容易相信别人的特点骗取钱财。作案时间一般选择在学生开学期间,学生身上携带较多现金和存款的时候。作案时一般会有冒充“导师”的同伙,通过电话的形式博取信任。

  快报记者 田雪亭

  通讯员 吴名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