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夏天,徐霞客在广西柳州一带旅行,听说柳州有一处名胜叫“罗池夜月”,是当地古八景之一,忍不住想去瞧瞧。可是问了当地人之后,人家却告诉他说:“甭去瞧了,早被填平啦。”徐霞客不信,让人带他去看个究竟。到了地方之后,发现果不其然,原本几里宽的水面如今已经不见了,池子里堆满了石块、泥沙和腐烂的菜叶,岸上的杨柳被砍伐殆尽,旁边的亭子也倒了,没有游客,只有成群的苍蝇在垃圾上盘旋……
莫非是开发商搞的鬼,想填了池子建小区?可是那时候还没有开发商。或许是因为人多地少,宅基紧张,当地人想填了池子盖房子?也不是,明朝后期虽然已经出现了土地资源匮乏的局面,但是还没有严重到必须填湖造地的地步。
徐霞客也搞不懂,向当地人请教。当地人说:“自从这池子上了柳州八景的名单之后,它就出了名,吸引了好多人来看。开始我们还挺高兴,觉得我们这儿能出这么一个有名的去处,也是我们本地人的骄傲,可是时间长了,才发现它其实是我们的累赘——广东布政使来玩,我们得招待;柳州知府来玩,我们得招待;提刑按察使司的人来玩,我们得招待;都指挥使司的人来玩,我们得招待;此外还有千户所的人、书院的人、驿馆的人,以及这些人的太太、小妾、公子、小姐,都蜂拥而至,搞得我们这儿鸡犬不宁,家里的粮食、存款以及饲养的鸡鸭牛羊都拿来招待这些游客了,生活水平一落千丈。想来想去,我们一狠心,就把这池子填平了。其实早该填了它,早填早安生。”
现在广东已经有27个村子登上古村落的榜单,以后会有更多的游客去这些村子观光旅游,当务之急,是怎样保证它们不至于像罗池夜月那样迅速消亡。
对于同一个风景,村民和游客,官员和学者,地方和中央的诉求是不一样的,只有承认这些差异,拿出可以兼顾与平衡各方利益的具体方案,才能让风景得以长久保存。李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