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5版:生活无锡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700个日夜他和山区孩子一起度过
· 惠山地税去年税收
总量超34亿元
· 红豆集团评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 7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锡落户
· 江南大学
· 普通食品摇身一变成“保健品”
· 法律援助列入
为民办实事项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700个日夜他和山区孩子一起度过
自费支教:邹志鹏夜里睡在办公室,一天的伙食就是两顿玉米糊
  别人回来过年带年货,他带回家乡的却是山区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和满满的祝福。义务去贵州乌蒙山区支教的青年邹志鹏昨天回到家乡,和关注他的无锡二泉爱心网友进行了交流。不少网友被他连续两年义务支教的义举感动,纷纷表示支持,网友唐阿姨甚至打算过完年就出发去邹志鹏支教的地方看看。

  邹志鹏和他的学生们

  回家过年

  邹志鹏1976年出生,今年33岁,是个大学生。从2007年9月开始,邹志鹏就独自一人自费前往贵州乌蒙山区义务支教。邹志鹏义务支教的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县雨冲乡油杉河村石笋小学,是乌蒙山区最偏远最贫穷的学校之一。700多个日日夜夜,邹志鹏就和石笋小学140多个孩子们一起度过。其间,邹志鹏还与家乡的热心人士联系,筹集了30多万元(其中邹志鹏的家乡顾山镇人民政府资助了5万元),为石笋小学重新盖了一座校舍。

  现代快报于2008年9月1日以《支教青年邹志鹏:我向孩子承诺一定会回来》为题报道了邹志鹏的事迹,感动了无数无锡人。昨日上午,黑黑瘦瘦的邹志鹏背着大包,返回了家乡无锡。远在贵州乌蒙山区的140多个孩子过年放假,他才有空回来。“今年9月开学启用的新校舍非常好,山区的孩子们托我给关心他们的无锡人道声新年好,谢谢大家。”邹志鹏说。

  泥巴木板垒成校舍

  刚下车的邹志鹏连江阴的家都没回,就赶着和一直关注他的无锡二泉爱心网友们进行了交流。

  原本石笋小学建在半山坡上,20多平米的一块空地就是操场,泥巴木板垒成3间校舍,没有窗户玻璃,没有电灯,厕所则是校舍后的一处土坑。邹志鹏说,新建的石笋小学他给取了“江苏希望小学”的名字,现在学校里1~6年级有140多个孩子在读书,条件比原先好多了,过年前孩子们还收到了热心志愿者捐赠的食物和学习用品。

  “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这个学期上课的孩子比以前又多了20多个,而且没有一个中途辍学的。那里的山民都说,邹老师能到山里来教书,我们砸锅卖铁也要供娃娃读书。”邹志鹏说,“元旦放假前期末考试,这些孩子们的成绩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绝大多数孩子考试都能及格了。”

  全校就他一个老师

  不过邹志鹏说现在烦心事也不少,最主要的就是现在这个学校就他一个老师,没有其他人愿意来。据邹志鹏说,虽然学校盖了新校舍,但当地经济、生活条件实在糟糕,睡只能睡在学校办公室,吃也一天只有两顿玉米糊,招聘的老师一个月只能拿300元,所以原先的老师干脆离开学校打工去了。邹志鹏说,其实离开的老师要求也不高,就是希望一个月能有700~800元左右的工资,每年发9个月。

  听到邹志鹏的介绍,今年刚刚退休的网友唐阿姨和其他网友非常感动。唐阿姨说之前一直和网友在做爱心助学的工作,但大家平时总因为没有时间来做这些事情而苦恼。今年她终于退休了,有了大把的时间,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她也有时间,就想代表其他网友和邹志鹏一起到贵州山区看看,看能不能为山区的孩子做点事情,如果有可能也留在那边为孩子们出点力气。

  金辰 陈超 文/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