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3日,夜幕降临后,陈兵边境数日的以色列地面部队在海军和空军的火力掩护下,以装甲车开道,兵分四路向加沙地带发起进攻,从而让从去年12月27日开始的加沙战事转入第二阶段。目前,以军在地面进攻中已打死至少30名哈马斯武装人员。以色列电视2台报道,4日拂晓前,30名以军士兵在交火中受伤,两人伤势严重。
3日,以军士兵向加沙地带北部进发。
新华社/路透
兵分四路 加沙被一分为二
据以色列《国土报》4日报道,以色列国防军(IDF)发言人办公室发表声明称,步兵、坦克、工程兵、炮兵、情报部队参加了针对加沙的地面攻势,他们得到了以色列空军、海军和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等安全部队的掩护。以色列海军还对加沙沿海20海里的海域进行完全封锁。
根据以色列方面的最新战报,数十名哈马斯武装分子在与以军激烈交火中被击毙,另外又有两名哈马斯高级指挥官在4日下午的空袭中丧生。而加沙医务官员4日晚些时候则表示,19名巴勒斯坦人在以军地面进攻中丧生,其中仅3人为哈马斯武装分子,其余皆为平民。4日的新增死者令自上月27日以来加沙地带丧生的巴勒斯坦人超过500人,其中包括4名哈马斯高官。
目前,IDF已经将加沙走廊北部地区与位于中心地带的加沙城分割开来。以色列安全官员表示,与巴勒斯坦武装分子初期的遭遇战在开阔的区域进行,军队并没有进入人口密集的加沙城。以国防官员称,以军会把战争控制在一定规模,不会进入加沙城。美国广播公司获得的消息称,以色列兵分四路向加沙地带展开地面进攻,计划包围加沙城,并将加沙地带分割成四部分,摧毁哈马斯控制的约300条地下隧道和防御设施。
招兵买马 战事短期难结束
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在地面进攻打响2个小时后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这次军事行动不会轻而易举,也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我不想欺骗任何人,以色列南部地区的居民们将度过艰难的时光。我们不是想大战,但我们不会听任我们的民众遭受哈马斯连续不断的攻击!”
IDF在声明中强调,这一阶段的作战行动是进一步推进此前持续几天的空袭要实现的目标——对哈马斯予以更直接的重创,增强以军威慑力,为以色列南部居民带来长期的更稳定的安全环境。IDF发言人列伊博维奇少校说:“我们的目标是摧毁哈马斯在作战地区的基础设施,控制哈马斯大多数火箭弹的发射点。”
根据以军方当天对前一阶段行动的总结,在“铸铅行动”开始一周以来,以军对加沙的空袭共打击了800多个哈马斯目标,给哈马斯基础设施及其高层领导以重创,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据悉,以色列内阁3日晚已批准军方征召更多预备役士兵,数量在“数万人”,预示冲突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战绩平平 地面进攻难奏效
4日,一名受伤的以色列士兵被送到位于以南部贝尔谢巴的一家医院。新华社/法新
一些先例显示,以色列在类似地面进攻阶段的表现大多平平:不仅没能击垮对手、终结暴力,反使自己陷入外交泥潭或遭受人员伤亡。
若论以军地面进攻表现,最近战例当属2006年的以黎冲突。当年7月,黎巴嫩真主党武装越境袭击以军并抓走两名以军士兵,引发以色列对真主党历时34天全方位军事打击。与现今情形类似,以黎冲突中,以军也是以大规模空袭拉开序幕,随后展开地面攻势。
但以军并未收到预想效果,战争之初宣称的两大目标,即摧毁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和救回被俘以军士兵最终都没实现。相反,真主党武装不仅让以军遭受伤亡,还在冲突期间向以境内陆续发射4000多枚火箭弹。直到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呼吁停火的决议,黎巴嫩真主党才停止火箭弹袭击。
从事36年中东地区报道的美联社资深记者马克·拉维认为,以军虽然在加沙地带展开地面攻势,但以色列政府没有重新占领加沙的意愿,因为那会使留守加沙的以军士兵成为各种地雷、手榴弹、迫击炮甚至自杀式袭击的目标。
拉维说,以色列过去多次战争经验表明,所谓“有限进攻”的策略难以奏效。即便以色列这次控制了巴勒斯坦武装人员活跃的加沙地带北部,暂时抑制火箭弹袭击,一旦以军撤离这一区域,巴方武装的火箭弹马上会“卷土重来”。
拉维认为,以军以往每次在中东地区动武,对它“过度动用武力”的谴责便不绝于耳,国际社会压力将压缩以军地面进攻的施展空间。一旦炮火伤及大量平民,国际舆论压力和停战呼吁将迫使以色列降低军事进攻的力度和等级。
为平息2006年以黎冲突,联合国安理会当年11月通过第1701号决议,决定向黎巴嫩增派维和部队,以稳定当地安全形势,防止双方再起冲突。
拉维预测,将来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停战协议中可能包括开放以色列与加沙地带口岸、恢复对加沙地带关键物资供应等条款,无疑有利于哈马斯对加沙地带的控制。不过,作为交换,以色列可以要求国际干预,借助第三方力量阻止哈马斯武装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
综合新华社、《中国日报》报道
以色列的一石三鸟计
以色列军队对加沙地带发动地面进攻,令全世界再一次瞪大了双眼。虽然以色列阻止哈马斯武装人员发射火箭弹的理由听上去很充分,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只是个障眼法。
进攻准备了6个月之久
哈马斯开始发射火箭弹是去年11月的事,但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6个月前就已下令国防军(IDF)进行作战准备。
11月19日,一份名叫“铸铅行动”的报告放在了巴拉克的办公桌上,至此,以色列对加沙的攻击已成弦上之箭,惟一欠缺的只是一个借口。恰巧,哈马斯等4派12月18日宣布停止与以色列的停火协议,而且从11月起,哈马斯武装人员就开始对以色列发射大量的火箭弹,于是,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眼里是炸弹 心中是选票
截止到目前,以色列的空袭和地面进攻已使逾500名巴人死亡,2300多人受伤。其中,大多数是哈马斯新招募的警察。对于拥有15000名武装力量的哈马斯来说,其基本力量并未受损。既然如此,以方为何还要处心积虑,精心策划这样一场震惊世界的袭击呢?
由于受贪污案拖累,以色列现任总理奥尔默特将很快下台,2月10日,以色列就要举行议会选举。以色列国防部长、工党领袖巴拉克曾经做过总理,而致其下台的原因,就是在任期间被以色列人认为过于软弱。巴拉克想重登总理宝座,就需要借动武来改变形象。现任外长、前进党主席利夫尼也是总理热门人选之一,这位50岁的女外长也需要通过动武来改变自己一向温和的形象。如果巴拉克和利夫尼竞选失败,以色列总理的宝座很可能会落在极右翼利库德集团首领内塔尼亚胡的手中。事实上,每一任以色列总理都是先动武、后和谈的,拉宾也不例外。
试探美国政策底线
在这次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中,美国的态度一直很暧昧。美国白宫发言人的措辞一直是呼吁双方尽快结束武力行动,并对以色列的行为表示理解。由于国内强大的犹太人院外集团影响,美国一直对以色列绝对支持。而美国政权交接在即,以色列很想弄清楚奥巴马上任后的政策究竟会不会发生改变,于是借此机会,试探奥巴马的态度。虽然奥巴马以未上任,不便发表意见为由巧妙地搪塞了过去,但这却使我们更增加了一丝担忧——在奥巴马还有半个月就要上任的情况下,这场冲突不会在短期内结束。
铲除哈马斯 扶植法塔赫
事实上,自从2006年在大选中击败法塔赫掌权加沙后,哈马斯的境况一直不太好,以色列根本不承认哈马斯的合法性,拒绝将其作为和谈对象,加上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哈马斯在经济上举步维艰。此时,哈马斯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改变强硬立场,主动示好,争取代表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和谈,二是恢复冲突。遗憾的是,哈马斯选择了后者。这就使得以色列即使不能完全剿灭哈马斯,也要大大打击其力量,帮助相对温和的法塔赫在不久后举行的巴勒斯坦大选中获胜。这就是以色列打的如意算盘。卞吉
岂能无动于衷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4年半前深陷一轮大规模流血冲突,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绝望人做绝望事。”
阿卜杜拉二世所言“绝望事”,特指巴勒斯坦人以自杀爆炸方式袭击以色列。
以巴在加沙地带成为孤城18个月之后爆发新一轮冲突,阿卜杜拉二世告诉中东问题“四方会谈”特使、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加沙人道局势已恶化至如此境地,保持沉默已是不可容忍之举。”
他所言“沉默”,特指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对加沙民众所承受苦难、灾难以至伤亡报以“冷眼”。
以色列军队对加沙发起地面进攻之日、巴勒斯坦民众面临更为惨重伤亡之际,美国现任政府只是“听取”情况汇报,当选政府只是“关注”局势进展,欧盟轮值主席国则以“并非进攻行为”描述以军行动。
假若这一切发生在北美洲、甚或发生在欧洲、抑或发生在任何冲突双方力量如此悬殊者之间,西方国家是否会如此“站位”、如此“表态”?
以巴冲突现阶段已致使超过5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包括几十名妇女和儿童,绝对无辜、绝非个别。这些生命损失关乎巴勒斯坦,激怒阿拉伯世界,也触及国际道义。
一些西方国家对弱者无动于衷,是不作为,是虚伪,依加沙人视角可解读为间接纵容。
中东国家领导人中间,阿卜杜拉二世与各方、包括西方国家保持着相对平和态度和密切关系,却认定沉默“不可容忍”。
或许,在他看来,打破沉默、不再对巴勒斯坦人所受苦难无动于衷,可抚慰加沙“绝望人”,可避免“绝望事”。
徐勇(新华社供本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