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1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汤妮提出和汤莉交换身份
· 考虑到升级无门,杜拉拉决定跳槽换工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考虑到升级无门,杜拉拉决定跳槽换工作
  每个人都有难处:TONY林认为培训生制度弱智,却被迫协助好大喜功的HR成就功名。对80后沙当当而言,爱人不是问题,问题是房子的产权。对70后杜拉拉而言,失恋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更好的恋情。“下属无性别”、“为什么比什么更重要”等各种经典的职场规则贯穿始终,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些人的职场人生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值得一读再读。

  [上期回顾]

  杜拉拉在薪酬宽带制项目中被定为4级,从侧面了解后,拉拉发现自己的级别被定低了,负责这个项目的是朱启东和王宏,朱启东是地道的上海人,他看不惯拉拉毫无优雅感的工作作风和她“倔驴”式的脾气,而且拉拉的英语在总部HR这儿,也成了她的露怯之处。

  拉拉决定跳槽

  至于薪酬经理王宏,他倒没有看不起拉拉,但是在微观上顺便给杜拉拉添点儿堵,对他而言,还是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何况这事儿又不是他的主意,他只不过按照朱启东的提议准备功课罢了,并没有主动落井下石的行为。

  现任HR总监曲络绎是个心中装满宏图大略的主,他没有心思来纠正这样的小偏差,假如这称得上是个偏差的话。以他的强硬风格而言,如果有人来争论说自己的级别定低了,HR就给他升级别,那项目不就乱套了吗?你也别想着给他列工作清单来说明自己的重要性,那比直接向他提要求还糟,没准他直接让你走人。行政经理的人选有什么难搞的,实在没好的,就找个凑合的,行政做得差点,对核心业务能有什么了不起的影响!至于区域HR这一部分工作内容,都是HR中非常简单的内容,任职者的可替代性很强,周酒意、周亮都不是不能考虑升起来。

  拉拉无计可出,心里像填满了枯草一样,又慌又涩,连着两天,她下班回到家就在沙发上干坐着发愣,做什么都无精打采。

  等到新的工资单出来,拉拉一看,嗬!原来的头衔“人事行政经理”,人家干脆简化成了“行政经理”。拉拉心说:我还跟这混什么大劲儿呀!跳槽吧!

  合适工作很难找

  怀着恶劣的心情,在2006年的盛夏,杜拉拉冒着酷暑踏上了漫漫求职之路。

  痛定思痛,拉拉决定,非得做HR中的C&B(薪酬福利)经理不可,做了C&B经理就能搞清楚,干什么的值多少钱,什么值钱什么不值钱。

  完成简历的文字部分后,拉拉想到每次自己看简历的时候,总是更容易记住那些附有照片的简历,她深谙带照片的简历显然要更合算的道理,便决定慷慨地附上一张一寸正面免冠无码免墨镜的大头照,照片上的杜拉拉显得职业而阳光,用聪明坦诚的眼神朝气蓬勃地望着每一个看简历的人。这并非她眼下的状态,是她装出来的,没办法,谁会喜欢一个带着怨妇情结的应聘者呢!

  简历投出去后,面试通知很快就开始来了。

  拉拉本来就有总结情节,她的身上总是潜伏着强烈的总结愿望和冲动,于是,见来见去,每次面试问到的问题,十道里她倒能猜到九道。照这点来看,按说她该很快找到合适的工作才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拉拉有一个硬伤,做HR的时间太短。通常,大公司要求一个HR经理要有五年以上的HR从业经验,然而拉拉是半路出家,仗着行政这一块的优势,扯上了HR的边,含含糊糊地叫个HR&ADMIN MANAGER(人事行政经理),说穿了,她也就做了三年多的HR,而且,干的主要是招聘。她想做C&B经理,但她几乎可以说没有沾过C&B的边,全凭着当年李文华建议她去考人力资源师时,学了一点薪酬福利模块的理论知识。而C&B这个模块,是HR的几项职能中技术性最强的一块,充满了数字和符号,属于技术工种,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好捣糨糊的。

  既是这么着,按说拉拉本该第一轮面试中就给人家刷下来,但她老是走完全程,人家才怀着矛盾的心情决定不要她。想要她的,通常都是中华区的GM(总经理),不想要她的,通常是亚太的HRD(HR总监)。拉拉自己觉得这也很合理。

  因为她曾受过总裁何好德的栽培,深受总裁式的思维模式影响,一个GM或者一个总裁,会比较容易接受她。

  至于中华区的HRD看得上她也不难理解,杜拉拉的能干和聪明,是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比较容易认识到的。

  于是她过了中国这边的关口,给流到下一个关口——亚太区的HRD那里去了。

  而亚太区的HRD不要她,是最最正常的。因为亚太区的HRD,通常都不太了解中国,而从HR的专业角度讲,杜拉拉根本没接触过C&B,怎么做C&B经理呀?

  搞来搞去,猎头都不耐烦了,劝杜拉拉不如考虑做一个HR的招聘经理,难度就会小很多。

  但是拉拉很坚持,她就要做C&B经理,猎头觉得八成是DB的薪酬宽带制给杜拉拉留下了比较重的心理阴影。

  杜拉拉有杜拉拉的道理,她做了三年的招聘,深谙各大公司用人之难,中国的经济正处在黄金十年,到处都需要人才,有些时候,大公司们招了半天招不到合乎岗位要求的人,最后只好退而求其次,录用经验不够、但是有一定潜力的应聘者。

  当年李文华离开后,李斯特就是找了六个月才招来童家明的。其实猎头第一次把童家明推荐给李斯特的时候,李斯特并不完全满意,把人家童家明给淘汰了,后来挑来挑去实在挑不到更合意的,才又回头招了童家明。这个过程,拉拉是非常了解的。

  拉拉想,自己在DB的这个职位,怎么说也是个美资500强的经理,市场上多的是人眼红这个职位呢,如果不能达到一定的提升,何必舍了这么个有一定吸引力的职位去跳呢?因此,她咬死了非C&B经理不跳,就等着哪家大公司熬不住了,放宽要求。

  策略虽说很明确,但执行起来还是很艰难。面试是个体力活儿,很累人的。而拉拉几乎每个月都有两场面试。到后来,拉拉简直不想去面试了。但是她知道自己会坚持下去的,一直坚持到有人愿意招她做C&B经理为止。

  不断出去面试的副作用是杜拉拉反复向周亮和周酒意强调,要善待来面试的应聘者不管人家合用还是不合用。“想想吧,就凭人家专门请了假出来面试,就不容易。”拉拉说。

  拉拉博得DB中国总裁齐浩天的好感

  这年的11月底,很少外出的齐浩天忽然到南区来看市场,这是他任DB中国总裁以来第三次到广州,至于进广州办,则是第一次。

  曲络绎觉得齐浩天南巡完全是为了看市场,与HR无关,因此事先并没有通知拉拉。结果齐浩天只由一个翻译陪着,早上九点进了广州办,拉拉才知道总裁来了。几个大区经理都不在办公室里,拉拉连忙接驾,领着齐浩天在广州办走了一圈。

  齐浩天是个话很少的人,既然做了总裁,管你爱不爱讲话,对员工们挥手微笑说哈罗是应尽的职责,他全做到了。

  但是广州办的员工表现得没有上海办的员工大方,大部分人没有对总裁表现出应有的热情,由于语言上的困难,有的人面对总裁的微笑甚至僵硬地退后了,因而显得有点没礼貌,而且南区的三个大区经理不知道是真忙还是假忙,只剩拉拉和齐浩天的翻译陪着。

  齐浩天倒是表现得很有风度。他告诉拉拉,他的助理事先已经通知三位大区经理了,上午十点和广州办全体员工开一个见面会。

  见面会上,员工们大都没有主动参加的热情,连坐在最前面的三位大区经理,也只笑不提问。他们很为难,说中文吧,作为大区经理好像不合适,说英文吧,结结巴巴也不光荣。

  会场上尴尬地沉默了几分钟,难为齐浩天一直很有风度地微笑着,独自站在会场前面。

  拉拉觉得这么下去不合适,她站起来向大家建议道,要不这样,由我们南区的各位经理每人三句话,向总裁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和团队吧。

  这个主意马上得到员工们的响应,其实大家也对贵族出身、一直微笑的总裁有点过意不去,会场上的气氛活跃起来,见面会在皆大欢喜中结束。

  大区经理们见拉拉的英语陪齐浩天聊天没问题,就灵机一动,晚宴非拉上拉拉一起,并把她的位置安排在齐浩天边上。

  拉拉是生了二心的人,已经没心事在总裁面前抢出位了,人一放松,反而自自然然地帮着把满桌子气氛调节得很好,结果这一顿饭吃得齐浩天和大区经理们都比较自在。

  杜拉拉的得体和聪明博得了齐浩天的好感。齐浩天回上海见到曲络绎,对他说起杜拉拉的表现,表扬了几句,大意是难得外围有这么个人。

  曲络绎这时候才忽然想起,杜拉拉好像是四级,感到似乎定得低了一点,但是现在这么单给她调级显然不合适,况且杜拉拉本人并没有提过异议,也看不出有什么不满情绪。

  曲络绎想,春节前年度加薪的时候先给她的工资加好一点,等来年五月参加欧美企业年度薪酬调查的时候,再看看是否给杜拉拉调高一级吧。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