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中国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微雕大师要在熊猫毛上雕熊猫
· 3月大婴儿冻死了
· 围观者争相拍摄却不施救
· 返回时房子没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3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微雕大师要在熊猫毛上雕熊猫
还希望能采集团团圆圆毛发进行创作
  郭月明的雕刻工具和他采集到的熊猫毛

  在熊猫的毛上雕刻图案,你听说过吗?29日中午,国际微雕大师、联合国一级民间艺术家郭月明来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花了近3个小时的时间,终于找到了几根熊猫毛。他表示,将在这几根毛中找到最合适的一根进行微雕创作,雕刻图案就是一只大熊猫。如果这次创作成功,郭月明计划远赴台湾,采集团团、圆圆的毛进行创作。

  采毛一毛难求

  熊猫毛可不像人的头发那样易得,不能拔、不能剪,只能凭运气,看哪只熊猫正在掉毛。29日上午11时许,郭月明来到熊猫基地1号别墅,住在这里的是一只名叫科比的2岁雄性大熊猫。据说,科比的名字还是前任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起的。

  采毛的工作只能由饲养员来做,郭月明表示:“最好是背部的毛,比较直、比较硬。”可惜,由于科比还小,加之冬季正是长毛的时候,饲养员用梳子梳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找到一根毛,真可谓“一毛难求”。中午12时许,熊猫基地的工作人员带着郭月明来到14号别墅,这里的雄性大熊猫名叫横浜,今年5岁,在日本待了3年半,去年10月才回到成都。这次很幸运,饲养员很快就拿出两根毛递给郭月明,可是却“不合格”。原来,这两根毛是从横浜的腹部梳下的,属于绒毛,很软,很细,也不直。饲养员又回去梳了4次,终于在横浜的身上得到了四五根“合格产品”。

  刻毛难度很高

  郭月明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艺术家”称号,他有10多件微雕作品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团团、圆圆到达台湾后,郭月明萌发了在熊猫毛上创作的念头。他表示,如果此次雕刻成功,他希望能远赴台湾采集团团、圆圆的毛发进行创作,作品将分别赠给两岸的相关场馆。据《成都商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