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4版:风云变 选举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梅普组合 俄罗斯演绎双雄会
· 变革抢眼 奥巴马诠释美国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3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变革抢眼 奥巴马诠释美国梦
新闻回顾

输家

赢家

  有上台者的风光,就有下台者的黯然。在2008年有五位人物或即将卸任,或已经辞职,或潜逃多年后沦为阶下囚。在退出历史舞台之际,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在想什么:懊悔?不甘?失落?满意?无奈?

  纵观2008年的国际舞台,不管是退居幕后的政治人物,还是新近崛起的社会领袖,他们都是时代的推手,都将鲜活地存在于历史洪流的大合奏中。

  布什:

  很难想象美国总统布什经历了怎样一个戏剧性的八年。2001年,在争议声中进入白宫的布什上任后不久即发生了举世震惊的9·11恐怖袭击,布什第一时间出现在电视上,向惊恐的美国民众讲话并发誓捉拿凶手,他的果断和政府的迅速反应让他当时成为二战后民意支持率最高的总统。2003年,布什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战争并推翻萨达姆政权。五年多来,4000美军大兵命丧他乡,军队不能回家,战争没完没了,美国人的耐心正一点点被磨掉。随后爆发的“情报门”丑闻也让布什的声望一落千丈。然而,布什的“霉运”还不止于此。就在他即将卸任之时,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其财政班子随意的经济政策成为众矢之的。布什12月1日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坦承自己对伊战情报失误和任期内发生金融危机感到懊悔,并称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总统是过去八年里最让自己伤心的事。从民意支持率最高的总统到最不受欢迎的总统,不啻从天上掉到了地下,这怎能不让即将回老家过退休生活的布什耿耿于怀、唏嘘感叹。

  卡斯特罗:

  由于健康方面的原因,卡斯特罗在2008年宣布退休,这位执掌古巴军政大权长达48年的领导人选择今后在思想领域继续奋斗。卡斯特罗作为国家精神领袖将依然对古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务握有强大的话语权,不过这并不影响深受他信赖的弟弟劳尔出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并悄然开始一系列经济与民生改革。

  福田康夫:

  辞去日本首相也许对福田康夫来说更算得上是一种解脱,这位去年9月接替突然辞职的安倍晋三出任首相的72岁老人任职还不到一年就做出了和前任同样的选择。把持着参议院的死敌民主党抵制自民党提出的多项法案,并叫嚣要“把福田内阁逼上绝路”,福田康夫关键性的《延长反恐特别措施法案》等提案无法变成现实,再加上执政盟友公明党渐生嫌隙和刚换的内阁成员又爆出经济丑闻,民意支持率惨淡的福田手中已经无牌可打。为了避免日本出现政治真空,他只好让出首相宝座,力邀曾经在自民党总裁竞争中输给自己的麻生太郎上马。

  穆沙拉夫:

  巴基斯坦军事强人穆沙拉夫今年被迫放弃了自己当年发动政变得来的权力。这位因为和时任总理谢里夫政见不和差点丢掉性命的武官1999年推翻了巴基斯坦民选政府,并于2001年成为该国历史上第四位军人总统。虽然上任后在反恐方面和美国通力合作暂时确保其政权稳固,但穆沙拉夫执政的基础一直受到质疑。在国内外强大的压力下,穆沙拉夫去年11月脱下军装,却不料前总理贝·布托12月被暗杀再次点燃反对派的怒火。今年2月穆沙拉夫支持的政党在议会选举中失势,反对派支持的吉拉尼民选政府成立,并威胁对总统进行弹劾,失去了军装保护和美国作后盾的穆沙拉夫别无选择,于8月18日黯然辞职。

  卡拉季奇:

  卡拉季奇的经历验证了时下一句流行语——“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在波黑战争期间担任塞族领导人的他1995年被联合国前南刑庭指控犯有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应对长达近4年的围困萨拉热窝以及1995年7月的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事件负责。当时至少有8000名穆斯林平民在斯雷布雷尼察被枪杀,这被认为是二战后欧洲发生的最血腥屠杀事件。卡拉季奇得知被起诉后立马人间蒸发,各方怎么也抓不到他。今年7月18日晚,塞尔维亚特工在贝尔格莱德郊外的一辆公共汽车上逮捕了一名叫作“德拉甘·戴维·达比奇”的白胡子老头,他就是消失了整整13年的卡拉季奇。据悉,卡拉季奇被抓是因为其放松了警惕,给自己的侄子打去电话从而被一直监听其亲属通讯的特工发现行踪。

  在11月4日举行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毫无争议地赢得胜利,将于2009年1月20日正式入主白宫。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总统,他在当选演说中就表示:“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了。”非洲国家人民为此通宵达旦地举行庆祝活动,中东阿拉伯国家也心怀着希望。奥巴马则摆出变革的姿态,同各国领导人通电话,甚至向伊朗总统内贾德承诺要提供援助,打击恐怖主义。由于布什政府对外奉行新保守主义,对内实施新自由主义经济,给奥巴马留下了伊战和经济危机两个包袱。面对美国从顶峰下滑、俄罗斯强势崛起的国际形势,奥巴马很可能适当调整战略部署,将大国关系作为重点,改变反恐第一的策略。

  希拉里

  选举游戏中永远只有一个赢家。希拉里的失败既有个人因素,也有美国社会对女性政治家的成见作怪。这位声名显赫的前第一夫人首先失察选民对变革型领袖的需求程度,又在竞选策略上因轻敌被奥巴马后来居上,预选期间的几次失言更让她的诚信和人品遭到质疑,人们似乎更容易把她归类到谎话连篇的传统政客那一边。

  希拉里有一些绝妙而直击对手要害的主意,比如那个“凌晨3点国际发生重大安全事件,你希望谁来接白宫那个红色电话”的广告。

  但是美国媒体并不怎么买她的账,更不像喜欢奥巴马那样喜欢她。有关她身材、发型、穿着的各种恶毒评论层出不穷,“希拉里粗壮的大腿可以夹开核桃”、“希拉里为我烫衬衫吧”、“希拉里是热衷权力的女同性恋”这样的污蔑充斥于网络。

  平心而论,希拉里的内政外交方针并没有致命的疏漏,和奥巴马的立场也差不了多少,但为什么还是这么不招待见?希拉里阵营筹款委员会的女顾问、前副总统候选人费拉罗直言,那是因为保守的美国还没有准备好迎接一名女总统。当希拉里黯然转身的时候,才有媒体温情地感慨:“我们欠希拉里一点公平。”

  麦凯恩

  72岁的越战老兵麦凯恩因其温和派色彩被共和党保守力量斥为“捣乱者”。这位终生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老人执拗地为不受欢迎的伊拉克战争辩护,并宣称“即使输掉竞选也不支持从伊拉克撤军”。

  结果,他被奥巴马轻易打败。将落选完全归结于麦凯恩的能力和政策显然有失公允,更合理的解释是美国的现状并不需要麦凯恩这样的领袖当总统,一个不精通经济还不怎么上网的老人怎么带领美国人走出金融危机呢?

  佩林

  共和党今年不仅丢掉了白宫,在参众两院也都沦为少数党。不过他们在大选中收获了一颗未经雕琢的钻石——阿拉斯加州州长佩林。这位年仅44岁的女政治新星有一连串闪亮的标签:“美女州长”、“冰球妈妈”、“反腐斗士”、“涂了口红的猎犬”。

  同时,在竞选中,她那些被添油加醋的负面消息也闹得沸沸扬扬:女儿未婚先孕、滥用职权解雇州警、耗费巨资购置华服等等。佩林经历了希拉里也遇到过的性别歧视,部分原因是她被认为具有和希拉里一样的政治野心。虽然这次竞选副总统铩羽而归,但从只有三张选举人票的偏远小州一跃登上全国政治舞台中心,佩林收获的可不仅仅只是一次美妙的竞选旅行。这位深受共和党主流保守力量青睐的候选人,还有四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来“恶补”政坛经验,为自己的总统梦奋斗。

  奥巴马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是窥视美国政治文化的理想窗口,今年的大选尤其引人注意。笑到最后的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奥巴马成为美国建国232年以来首位非裔总统。他的奋斗之路验证了一个完整的美国梦。

  奥巴马的父亲是肯尼亚留学生,母亲是堪萨斯州白人,他本人出生在夏威夷,幼年曾在印尼生活。从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法学院毕业后,奥巴马回到伊利诺伊开始律师生涯并在芝加哥大学兼职教书。2004年,他被民主党高层选中在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有关党未来发展的“基调演讲”,从此一颗政坛新星冉冉升起。同年晚些时候,奥巴马当选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

  尽管仕途一片光明,但他2007年2月宣布参加总统选举时却并不被看好,因为他连一任参议员任期都没有完成,而对手个个都是政坛老将。但是年轻自信的奥巴马制订了极为精明的选举策略并高效执行。凭借清新的竞选风格、雄辩的语言艺术和全国媒体疯狂的热捧,奥巴马相继把希拉里和麦凯恩拉下马。他在竞选中展现的杰出才华、深谋远略以及跨党合作意识让陷入金融危机和伊战泥淖的美国人看到了改变国家前途的希望。

  于是,在这个几十年前黑人妇女还因拒绝给白人让座而被捕的地方,有非裔血统的奥巴马11月4日创造了历史,成功当选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