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民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这已经是他第五次离家出走
· 谁家的木板?把人家头砸破了!
· 动过手后 才知对方是“老弟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3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这已经是他第五次离家出走
17岁小伙逆反心理太重,父亲心灰意冷
  时间:前晚

  地点:光华门派出所

  

  快报讯(记者 马晶晶 李彦)17岁的小伙子,五次离家出走,只为了赌一口气。这一次,他来到南京打工,工作很不顺心,他想起了家人,打车回到句容,却不知何故,不敢步入家门,但他连200元车费也付不起,怎么办?

  提起这件事,的哥孙师傅刚开始还以为接了一笔大生意。前晚11点,一名穿着黑衣、脚蹬皮靴的小伙子在1912街区前拦下孙师傅的车,目的地是句容,这可是一笔大生意,二话不说,孙师傅将小伙子带到了镇江句容。孙师傅说,到了句容后,小伙子也不下车,说要找朋友,在句容街上转了几圈后,小伙子来了一句“忘了朋友家在哪了”。孙师傅一听,急了:“那你把200元车费付了啊。”不料,小伙子双手一摊:“没钱。”

  200元不是个小数目,孙师傅不能白忙,但小伙子说自己身上只有十几元,付不起那么多车资,“本来他说,把他带回南京他就有钱了,但到南京他还是没钱,没办法,我只好把他带到派出所。”孙师傅说,在公交治安分局光华门派出所,刚开始,小伙子一句话也不说,民警问了好久,他才吞吞吐吐地说,自己姓王,今年17岁,镇江句容人,一个月前与家人发生口角,“他们整天说我不工作,就知道要钱,钱钱钱,我说我过年挣一万块钱给你们,你们别管我是偷是抢。”摔下这句话后,小王向朋友借了几百元,离家出走来到南京,在1912街区的一个酒吧打工。

  “工作好辛苦,我很想家。”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上工作艰辛,他开始想念家人。前天晚上,身无分文的他打车回句容老家,可还有几步路就要到家门口时,他却犹豫了,“我没有挣到那么多钱,不好意思回家,我怕家人嫌我。”小王说,最后临阵脱逃,又回到了南京。

  经过民警耐心的教育,小王终于同意和家人联系。但让民警惊讶的是,凌晨时分,小王的家人接到电话后,竟很不耐烦地说:“随你们怎么处理吧,我们当没这儿子了!”听得出来,家长在说气话,民警只好又好言相劝。终于,昨天下午,小王的父亲坐车赶来南京,看着儿子,父亲已是心灰意冷:“这孩子逆反心理很重,根本不让我们说,这已经是第五次离家出走了。”王先生告诉记者,儿子初中毕业后,他们给他找了好多工作,但每次都干不了几天,家人一教育,他就离家出走,“他妈妈天天在家哭,我们也找不到他,我们也急得不行啊。”王先生叹了口气。这时,一直低着头不语的小王突然跪下,抱着父亲的腿:“对不起爸爸,我以后再也不离家出走了,我知道错了!”

  最终,小王的父亲替儿子付了200元的车资,把他带回家,这事终于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大家担心的是,小伙子会不会还有第六次出走。

  (程先生报料奖80元)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