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9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羿小羽提出离婚,季帆乞求她再慎重考虑
· 王伟的离开以及他与杜拉拉的关系成为八卦焦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27 日 星期
上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王伟的离开以及他与杜拉拉的关系成为八卦焦点
  李可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友情推荐

  每个人都有难处:姚杨年过而立竞聘经理失败,怀孕日程遥遥无期;李坤掏心掏肺栽培小苏,反遭小苏翻脸无情;林如成被下属的发财气得发疯,但无从干掉业绩不错的股神杨瑞;TONY林认为培训生制度弱智,却被迫协助好大喜功的HR成就功名。对80后沙当当而言,爱人不是问题,问题是房子的产权。对70后杜拉拉而言,失恋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更好的恋情。“下属无性别”、“上级的性别则只关乎授权的程度”、“WHY比WHAT更重要”等各种经典剽悍的职场规则贯穿始终,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些人的职场人生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丰富的信息量,耐人回味的情节,值得一读再读。

  离开的成本

  很多心情,当时没有释放,或者因为没有时间,或者因为无人可说。

  过了也就过了,成了陈旧的心情。

  上海2005,夏未尽而秋欲来。

  大客户部销售总监王伟离开了DB。同时受累离开的还有大客户部南区的大区经理邱杰克。

  王伟外形英俊,举止做派颇有教养,加上话不多,不管他本人情愿不情愿,离开前,在DB的人气排行榜上他一直是大热门。杜拉拉则是DB人气排行榜上最新爆出的一个大冷门。因为人们知道了她居然和王伟有一腿,而且,关于市场总监约翰常的离开,她在其中的作用也很可疑。有点生活常识的都知道,特冷的和特热的一结合,制造出来的动静特别大。

  这太令人兴奋了。志愿者们热心地奔走相告。当群众兴奋的时候,场面就难免有那么点混乱的意思,而一个人假如不幸处于兴奋漩涡的中央,你要么选择跑,要么选择熬。

  杜拉拉选择了熬,因为她的心中,反复地计算过王伟离开的成本,没有足够的产出,就对不起王伟,她已经不单是为自己的前程考虑了。

  王伟走的时候不要DB任何赔偿,条件是公司停止调查以免再影响到更多的人。DB接受了他的主张,但一定要补助他五十万聊表心意,说是作为对他服务数年来出色业绩的回报,实情是假如他一个子儿不肯拿的话,公司也放心不下。

  但这五十万离开正常的赔偿标准,其实差距还挺远。一般来说,大公司炒一个总监,都不会撕破脸皮的(除非不幸是由不够专业的或者性格不够理想的人物主持这样的事情),因为他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赔偿固然得按服务年份给足,保密费也要谈谈,通常,还会给足半年至一年的时间让当事人从容地离开。

  除了面子上的考虑,也是因为总监属于比较高的职位,市场上的同等职位堪称稀少,要给人家足够的时间去寻找一个新的总监职位——而一年的缓冲是行业默认的江湖规矩。

  现实是,并非所有的当事人都在一年后当真离开,因为有的时候主张他离开的那人,自己倒先于他离开了,新老板千头万绪忙得大半年顾不上他,他就继续挨着,或者他运气好干脆咸鱼翻身了,还露出一口白灿灿的牙微笑闹得先前欺负过他的人直犯憷也难讲,要不说世上还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样的说法儿呢,这“一年”由此就更加宝贵了。

  王伟认为自己理应尽到对拉拉最后的保护,再者他的心理也不是特别坚强的那类,脸皮不厚,他没有要求宝贵的“一年”,这对他本人的伤害很大。他不仅明摆着是一个被炒的总监,而且是一个未按江湖规矩来炒的总监,这给他的职业生涯打上了可疑的记号,找下家陷入了极大的困难。

  拉拉级别不够,尚不知晓炒总监这活里的机关。在DB这样的大公司,炒人时,宽限个把月再离开的事情倒是常有,但那都是发生在经理以下的级别,拉拉万想不到炒个总监,这一宽限,能给到一年。直到李斯特退休离开上海回美国前委婉地暗示拉拉,她方明白过来:王伟走得和别人不一样。她心里更加难过了。

  拉拉去过两次王伟的住处,都吃了闭门羹,后来再去倒是有人了,却已经物易其主。至于王伟原先使用的手机号码,自打他离开DB后就再没开过机。但王伟没有去移动销号,甚至没有暂时停机。当固定资产被处置后,这一直有效的手机号码,成了杜拉拉失去着落的情感的唯一依据了,而这个依据是如此的不可控不可靠。

  遭人八卦

  “熬”是一种难受的状态,很容易令人联想到“煎”。你的精神总之得在通红灼热的铁板上嗞啦啦地冒着青烟,而群众的好奇和兴奋,正是那块灼热的铁板。

  这不好怪大家,如此重磅的八卦不是年年都能遇上的,都市生活压力大,八卦好歹能给人们平淡而不得不日复一日重复着的生活增添一点意外的愉悦或者兴奋,至少是消遣。至于传播这样的八卦带给当事人的苦恼,就不是大部分人首要关心的了,因为他们既不是那么好的人也不是那么坏的人,他们只不过想看看热闹罢了。

  西方谚语说:“不问是美德。”然而,世上总有些人不太关注美德,他们喜欢做出很熟的样子,拉长了声调慢条斯理地当面来问:“拉拉,你知道王伟哪里高就去了?据说公司里有个和王伟要好的,不知道是谁?是你吧?”董青就是其中一个。

  董青是大客户部东区的一个小区经理,也就是说,黛西离开DB前,她曾是黛西的下属。黛西对董青,可说是有知遇之恩。追昔抚今,董青有理由不喜欢杜拉拉作为黛西情敌的角色。

  拉拉想到这人曾是黛西手下的一个小区经理,她本能的有些忐忑起来,暗自揣测着今番这董青只是“大嘴”出于八卦的天职,抑或“天使”为着复仇的使命找上门来了。

  拉拉不好开罪暗含引而待发之意的董青,只得赔着假笑道:“我要有那等好身手搞定王伟,何必还在这里自己干得苦兮兮,早跟着他过好日子去了,你说是不是?”

  然而,不论是一个“大嘴”抑或是一个“天使”,绝对不是这样空洞无力的托词能打发了的,董青当下再接再厉道:“就是呀,拉拉,我也不相信——可是你猜怎么着?他们都在怀疑,那个和王伟一起的女的,明明就是你!他们说你现在是一味的在假装,死不承认罢了!”

  虽然眉眼生得细长,并不妨碍董青说话的时候拿锥子一样锐利的眼神端详着拉拉的眼睛,她一面想起老电影里正义者义正词严地对撒谎者说“看着我的眼睛”,一面期待着杜拉拉明知无望却仍要垂死挣扎辩解、然后当场被戳穿地出丑。

  拉拉耐着性子说:“哎,实在是高看我了。这事儿不是早有人找我DOUBLE CHECK(再三核实)过了嘛,我真没这好身手,至少还得再练两年。”

  董青在业务上专业度并不高,但是客户关系一直是她的强项,这主要基于她对人物心态把握得十分到位,眼下董青早看出对方不耐烦,她估计到杜拉拉虽然暗藏凶意,还是不愿意轻易翻脸的,就进一步挑战杜拉拉的底线道:“早有人来问过了啊?那你可得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这些人影响你。”

  杜拉拉在EQ上果然不是客情类销售的对手,她气恼得牙根痒痒,稳了稳血气,才回道:“不好意思,我得开会去了,先走一步。”

  拉拉的聪明深得陈丰好感

  说起来,拉拉初学HR的时候,在招聘上教给拉拉最多的既不是李斯特,也不是李文华,而是商业客户部南区的大区经理陈丰。

  陈丰和拉拉差不多是同期加入DB的。那时候杜拉拉是公众客户部的一个小小的销售助理,轮不到她和商业客户部南大区经理陈丰搭话。即使到了杜拉拉被升为广州办行政主管的那两年,两人也不过限于见面点点头,有事儿说事儿,没事儿八辈子也扯不到一处去。直到拉拉开始负责外围区域招聘的职责,两人的过从才密集起来,这一密集,杜拉拉的好处,陈丰就体会到了:聪明,遇到事情脑子特别好使,尤其逻辑不错,善于学习和总结,常让复旦的硕士陈丰暗中喝彩一声“深得我心”。

  当私人感受和工作需求能很好地结合的时候,也算是职场中的一种福气了,人们会因此活得更加愉快。

  当年拉拉刚开始做招聘的时候,主要任务是和大区经理一起面试销售代表。但是,需要考查应聘者哪些方面的能力,她心里没底,就算知道了要考查的内容,通过问什么样的问题来判断出这些能力是否达标,她也摸不着门道。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