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7版:’08江苏教育培训年度管理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学子职业发展道路的规划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2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学子职业发展道路的规划者
管理人物:常世涛 南京华育国际负责人
  半年时间,他使一个品牌享誉南京。半年时间,他让近500名优秀学子走向了成功。半年时间,他专注于网络工程项目,推崇订单式培训,把市场份额做到了行业前茅。这就是华育国际南京校区校长常世涛在2008年带给南京培训界的奇迹。

  半年时间撑起一个学校

  2008年初,常世涛受集团之托,只身来到了南京。对于集团来说,这里是区别于北方市场环境的陌生城市,也是充满机会的陌生市场。他对这个南方城市充满着憧憬,他要考察这个城市的教育培训市场,包括政策的扶持方向、市民对教育培训的接受程度以及市场上各家培训机构的情况等。

  但做出开学校的决策并没有花去太长时间。南京是集团发展的战略部署,而在扬州开分校的成功经验,也使得常世涛对南京市场充满信心。半年后,一所名叫华育国际的学校在新街口附近开了起来。它专注于网络培训,强调从企业需求角度入手培养人才,通过订单式培训为学生提供定向培训岗位。而这种有针对性的细分市场的培训方式,一下子抓住了市民的需求。截至9月份,几个月的时间,学校已招到了近500人的生源,在2008南京培训市场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

  产品就是优秀网络工程师

  在考察过南京的培训市场环境后,常老师选择了网络工程师作为突破口。他认为南京的软件开发培训竞争相对激烈,而网络工程的市场需求旺盛,更容易突破。在策略上,他以订单实训的方式,帮企业培养人才,同时也实现了学生就业。

  “我们的产品不是课程,而是优秀的网络工程师!”常老师说,这一点是我们能从众多网络培训机构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不是卖课程的,我们做的事情是为企业培养优秀的网络工程师。

  他介绍,选原材料最重要,在华育国际,选择学生,也就是产品的原材料,必须是教学部、企业关系部、市场部三个部门联动面试。如果三个部门中有任何一个不同意学生入学,那就意味着这个学生不达标,不能学习网络工程。原料进来了还要加工,这时候就是教学部的事情了,通过教学部专家老师的培养,把学生打造成适合企业岗位需要的人才,然后再由企业关系部把“产品”销售出去。整个“生产”流程才是华育国际做的事情,也就是为企业真正量身打造优秀的网络技术人才。

  自己选的员工都是有心人

  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华育国际做了些什么?透过常世涛工作中的一些细节,也许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常世涛是一名职业经理人,在访谈中他一再强调是集团在背后强有力的支持,是南京的同事们非常努力,而非一己之力。他不喜欢听到别人叫自己常总或常校长,他觉得自己是个教育人,叫常老师更贴切一些。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常老师的办公室里,他坐的椅子竟然和学生坐的椅子一样。

  尤其在用人上,常世涛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认为自己选的员工都是有心人。因为华育国际不是商业机构,而是学校,学校员工就是老师。所以“德”字是选才第一要求。“如果这个人销售能力强,但不值得信赖,我一定不会用!”常世涛介绍,自己要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值得信赖的人。这类人有责任心,不计较得失,对自己的工作有使命感。

  明年行业洗牌优秀机构将脱颖而出

  今年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是每家培训机构都绕不开的一道坎。明年的培训市场会怎样?对于此,常老师却充满了信心,表示明年华育国际将在南京开出一家分校。

  常世涛认为,华育今年能在南京站稳脚跟,得益于三大因素。其一是集团的实力提供了基础;其二是华育国际的老师是按照高标准招聘的,设备也是在全国所有机构中可圈可点的;其三就是华育办学的宗旨,不是在经商,而是在做教育,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明年可能会出现洗牌!”常世涛认为,金融危机会使得需求下降,但对培训行业不失为一次发展的好机会。2009年将是培训机构大发展的时机,很多有实力的培训机构会生存下来,比以前更强大,而有些培训机构可能会在大浪淘沙中被淘汰掉。

  常老师告诉记者,自己的乐观并不是无来由的,因为应对就业寒流最好的办法就是蛰伏充电,蓄势待发。近日,在与国家信产部李宁处长及微软教育亚太区总经理Kyle的交流中他们也非常认同。国家信产部电子人才交流中心、微软、联想等与华育国际共同启动的“就业实训营”将在2009年帮助更多的有志青年抗击就业寒流。

  快报记者 张曦

  上榜理由: 他是著名职业规划专家,是“国家Eduask工程”的参与发起者。钟爱教育事业的他,曾帮助上千名普通青年规划了美好的职业发展道路,实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人生理想。他立志于在华育国际的广阔平台上开创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新里程,让更多的青年通过良好的教育找到好工作,过上好生活。在2008年,他为南京培训行业带来了太多的惊喜。

  

  精彩语录: 我们的产品不是课程,而是优秀的网络工程师。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