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8版:专栏/南京纪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长子”之死
· 元代首富作家
· 把情书当期货
· 不开车的原因
· 最轻松的家务
· 特色菜都是素菜
· 请蚂蚁看病
· 巴望病不好
· 独一无二的买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2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长子”之死
  电影《梅兰芳》热映,立即拉动了《梅兰芳十九章》《梅兰芳全传》《梅兰芳和孟小冬》等姊妹图书的热销。而此前,这些图书大多独藏深闺无人问,都快成寂寞黄花菜了。如果给点面子,似乎可以说图书和影视这对兄弟双收双盈,各得其所。如果撕开温情脉脉的面纱,显然中国的影视正有替代文学作为“艺术的长子”之虞,所谓文学作品,节节败退,渐渐成为影视界的附庸。

  风靡一时的电影《芙蓉镇》《红高粱》《秋菊打官司》等等,它们的源头都是相关文学作品。记得张谋子曾有收罗国内著名作家创建“中国电影创作基地”的航母式野心,尽管最后因为文学越来越堕落而搁置,但这表明老一辈的创作还基本是为时代写作、为自己写作,而非为影视剧写作。就2006年的奥斯卡奖获奖作品而言,《断背山》《纳尼亚》《金刚》《艺伎回忆录》……一长串名字背后集体站着一大排名著。据统计,获得2006年奥斯卡奖提名的109部影片中,竟然有47部系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从来的个性文学作品绝不是为影视而写的。个性是永恒生命力,体察越深,积淀越厚,专心安心静心,不管是宏大叙事还是细致入微,这样创作的作品因触及社会、人性之深,而有可能享受到在大浪淘沙的时间面前无比坚挺的荣耀,并可能分享到改编为超级畅销影视剧的一杯余羹。这是固守文学“艺术的长子”地位的有效途径,也是作家抵抗创作力衰退的不二法门。

  但在“读图”时代和泛娱乐时代的当下,指望作家和编剧们能稍微耐下性子耕耘一分薄田瘠土,无异于是教他与钱过不去。一方面,体制内的作家旱涝保收,衣食无虞;另一方面,体制外的作者虽有网络作为推手而迅速蹿红的部分案例,却大多是叙写“80后”“90后”的生活状态和生理心理需求,搞怪、玄幻、盗墓、惊悚,或者新“琼瑶”式的浪漫、温情,这些并没有犯错,只是作者们普遍以类型化模式化的方式创作,甲等于乙乙等于丙,看了甲等于看了乙和丙,选题撞车、内容雷同,这仍然与当前影视大热而图书立即跟风一样,不免要走进创作的逼仄胡同,到最后不死也难。

  当影视完全踢开文学,文学偏居一隅,打入冷宫,按照食物链原则,被吃的总得想办法奔命逃生而变得强大。但愿如此。 黄亚明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