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6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中国车企假抄底真挖角
· 美政府150亿
救助三大车企
· 盈利预期落空
宝马在华扩产
· 携加拿大公司
亚星抢滩北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1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中国车企假抄底真挖角

  (上接A25版)

  在美国三大汽车巨头濒临破产之际,中国兴起了“是否抄底”的大争论。在热火朝天的争论下,我们不能不注意国际上目前出现的一个现象:从欧洲到亚洲,全球性的汽车收购行动暂时停止。如今,被收购噎着的、因收购四处找钱的不乏其人。印度塔塔汽车豪情万丈地收购捷豹、路虎之后,塔塔集团因融资难题叫停了其余的收购项目;日产汽车也表示,直到金融危机过后才会考虑收购。

  “抄底”是馅饼还是陷阱?值得大家思考。

  观点对碰

  支持派 中国抄底绝佳时机!

  “目前美国汽车制造业正处在困境之中,但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对于中国的内在价值远远超过他们目前的估值,这是中国资本抄底美国汽车制造业的绝佳时机。”

  普华永道中国企业融资与并购主管合伙人谢韬表达了上述观点。同时,海外的汽车分析师们也认为,对于中国资本而言,现在通过并购方式获得美国汽车制造资产,要比几年前从福特手中竞购罗孚更合时机。

  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李小加也认为:“美国政府动用重金收购国家濒临破产企业,但目前美国对中国的外债高企,实际上用的都是从中国借来的钱来抄底本国资产,等到美国经济复苏,美国政府无疑成了最大赢家,与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自己走出去呢?”

  这场全球金融海啸带来的美国汽车产业变局中,除了美国三大巨头积极自救之外,还有来自印度塔塔和日本企业的身影。遗憾的是,在整个美国汽车产业格局的巨变中,暂时还鲜见中国企业的身影。是金融海啸给了中国企业参与海外并购的机会,不过,谢韬认为中国汽车企业抄底美国汽车制造业也存在很大风险,毕竟中国汽车产业还没有具备国际顶级的管理水平,能否在获得技术和市场的同时控制好成本,是决定此次是否应当走出去的关键。如果中国资本希望抓住这次机会,就必须经过严格缜密的评估调查,否则也会陷入深渊。

  反对派 一个美好的设想而已!

  新华信汽车分析师金永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追问:“在美国汽车市场中除了三大汽车整车厂,还有大量的零部件企业、大量的设计研发公司以及汽车金融公司等等,之外还有广大的用户。那么抄底的对象是谁?”由于在北美汽车利润链当中,整车厂这个环节的利润很有限,“为什么要去抄底利润低的环节呢?”他反问。

  而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到底有多少价值可以让中国汽车企业动心呢?由于这三大公司无论产品还是技术都具很强烈北美风格,这些产品不仅在欧洲、亚洲没市场,在北美传统市场的销售能力也越来越弱。“如果是宝贝当然要去抄底,但如果是不良资产甚至垃圾,这种底不值得抄。”金永生认为抄底美国市场是一个美好的设想而已。

  对此,汽车评论人贾新光表示了认同。他认为中国汽车企业还没有那么大的实力,不宜轻举妄动。他说,中国汽车本身也比较困难,自主品牌中就一汽集团和比亚迪有所增长,但一汽集团的增长靠的是马六,而比亚迪靠的是自己。与美国通用经历过经济大萧条、多次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以及石油危机等相比,中国汽车企业还显得太年轻,要经历的风雨还很多。“即便是收购,要看能不能消化掉。中国汽车企业在管理上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文化融合上就存在更大的差距,北美、欧洲之间的文化都很难融合,中国与国外的文化差异就更大。”

  “最好的金子就在中国,中国汽车企业要立足于本国市场。”贾新光为中国汽车企业抄底美国指出了一条道路。

  异口同声

  要看清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

  在记者采访中,多家中外汽车企业一致发出了反对收购之声。噤声海外并购的背后,是一个正在成长和渐渐变得沉稳的中国汽车业。

  尽管通用汽车市值已相当便宜,但北京奔驰市场部总经理李宏鹏仍毫不客气地指出,通用汽车目前的市值,中国几个汽车集团凑钱完全可以买下来。可问题是,买下来以后有能力经营吗?如果买下来,未来每年还要往那个品牌里砸钱,那就得不偿失了!

  丰田汽车中国副总经理野崎松寿委婉地表示:“在目前金融危机之下,收购美国汽车业资产可能会是一个机会。但如果不慎重处理,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企业之间的合并重组跟结婚一样,一定要慎重。”

  此外,此前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海尔收购美泰克的失败经历,也加剧了中国汽车企业对海外并购的担忧。在全球汽车业内,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克莱斯勒汽车代表的并不仅仅是汽车品牌,更是美国民族品牌的象征。且不说美国政府不会任由其灭亡,即使真有那么一天,中国汽车企业一旦收购,也有可能会引发美国国内一些人的反弹。

  正因为这样,日产中国董事总经理桥本泰昭指出,收购美国汽车工厂,并不是好的提议。桥本泰昭甚至强调,即使我有能力买下来,我也不会去做,因为风险实在太大了!投资和收益不成比例!美国市场的复杂性丝毫不亚于中国市场;而且,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观是理性多于感性,这和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

  至于中国汽车企业的资金实力,显然无法和印度塔塔集团、保时捷等相比。如果连印度塔塔集团、保时捷都因过度收购而被“噎”着了,中国汽车企业显然更应提高警惕。眼下,如何保存实力,活下去,活得更长久,远比盲目收购更重要。李宏鹏指出,尽管作为一个汽车人,我很希望中国汽车能够走出国门,但我们也要清晰地看到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

  不约而同

  我车企趁机飞渡重洋忙抢人

  在馅饼和陷阱的思考后,中国汽车企业在抄底一事上的步调相当统一,根本无意收购美国汽车巨头。那么,中国车企该如何抓住美汽车业萧条带来的机会呢?在采访上汽、广汽、北汽集团等汽车企业的高层后,本报记者发现,中国汽车企业不约而同地瞄向了在美国招聘研发人才。

  飞渡重洋忙着抢人才

  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坦率地指出,在资本方面,广汽集团还没有进军美国的计划,但我们已瞄准了美国人才。前段时间,广汽集团研究院的院长黄向东去了一次美国,他此行的主要任务是招聘优秀的研发人员。令我们意外的是,美国汽车研发人员非常踊跃地参加了招聘。广汽集团一定会吸纳一部分需要的人才。

  北汽控股董事长徐和谊也告诉记者,一直在考虑美国抄底的事,但比较犹豫,因为现在还不清楚海外收购是馅饼还是陷阱。不过,我们更关注人才。徐和谊透露,未来每个月北汽控股都会引进至少一名汽车业内优秀的人才。目前,已从其他国内企业挖来不少高级海归管理人才。

  长安汽车集团引进海外人才的步伐也丝毫未放慢。“人力资源提升工程”是长安汽车集团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一环,其中关键在于“放眼全球,引进国际优秀人才为我所用”。据悉,长安集团已在海外引进了30余名技术专家、职业经理人。

  “在美国汽车企业中,通常要有8至10年的经验,才能成为优秀的研发人才。”原美国一家汽车巨头的高管表示,“尽管中国汽车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在学校和汽车企业中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参与过大手笔研发的美国技术人员相比,相差甚远。”

  效仿日韩车企崛起法宝

  “就收入、发展前景而言,中国还是具有一定诱惑力的。考虑到中国税率低于美国,因此以税后收入计算,中国工资水平与美国差不多,而且回国后的职位通常会高于美国;且中国汽车市场处于高速发展期,企业运营相对稳定。”一位从福特汽车回国的研发高管告诉快报记者,“通常,有10年工作经验的汽车工程师税后年薪为12万美元至14万美元,年轻一点的工程师(约8年工作经验)税后年薪为10万美元。”

  与中国汽车企业不同,日韩企业在底特律附近设有研发中心。人才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跳槽后,不用担心离开故土,仍可留在底特律。“这省了多少培训费?而且这些人是成熟的人才,可立刻将这些经验用于实践。”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美国车企长期且大手笔投资于研发上,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日韩汽车企业借助于挖人,迅速获取了美国汽车企业的研发成果。”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