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组为追溯吴文化,来到了苏州,跨进了古城西南角的一个园子——唐寅园。经过近半年的修建,唐寅园将在本月下旬以崭新的面貌正式与广大游客见面。笔者特前去唐寅园,园内负责人带笔者一览唐寅园“新颜”之外,还介绍了唐寅古墓的“前世今生”。
惊:
才子墓碑竟从猪圈中翻出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逃禅仙吏等,吴县人。明弘治十一年举应天府解元,又称唐解元。
唐伯虎,对每个苏州人而言都是栩栩如生的,苏州出过很多的状元,但是苏州人说起才子,仍对明朝这个解元情有独钟。然而这个文化偶像经历政治打击后半生潦倒,死后被草草安葬在了桃花坞。20多年后,祝枝山等友人回到苏州,将唐寅迁葬至唐家祖坟,即横塘镇王家村(现唐寅园址),迁葬一事,在祝枝山墓志铭上有记载。
1956年,经过政府整修的唐寅园被列为了省文物保护单位,但在“文革”期间,唐寅墓地遭毁坏,园内墓碑、石亭、石坊等荡然无存,只留下荒冢一堆。
1985年,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修复墓冢,工作人员在墓地附近村落中展开了地毯式的寻找,才在居民家中找到了2/3的墓碑,最后的1/3墓碑,竟是在一农户家猪圈中翻出。墓碑找回来了,工作人员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于次年在墓南建起六如堂、梦墨堂等厅堂,辟为唐寅纪念陈列室,并正式对公众开放。
难:
亏本经营仍少人问津
1986年,唐寅园首次正式对外开放,由于紧挨苏州西南方向唯一的公路——苏福路而成为了苏州人气最旺的园林之一,不过后来周边石湖路、竹园路、狮山路乃至高架的铺起,西南方向的交通四通八达,苏福路成为了现在的解放西路,也不再是主干道。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着,便也无暇拜谒这位吴地文化的代表人物,唐寅园自此安静了许多。
自开放20多年来,唐寅园附近陆续建起了不少建筑,周边道路的地基也抬高了,唐寅园成了一块低洼地,雨后院内便出现积水,不仅给游客带来了不便,也给园子北侧的唐寅墓冢带来了隐患。
唐寅园林管理处主任陈苏城介绍,在今年修建之前,唐寅园的门票为5元,一般也只接待些散客。由于不在园林卡游园的范围内,苏州市民也鲜有人光顾唐寅园。近年来,唐寅园一直处于亏本经营的状态,相比市区内其他旅游景点,尽管门票极低廉,仍少人问津。
思:
市场化运营还需妥善保护文物
笔者在修缮一新的唐寅园中看到,完善后的唐寅园开辟了雕塑区、陈列区、演绎区以及墓冢礼祭区四大板块。据工作人员介绍,园中的演绎区——唐府,《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日后将在此唱起,这也有望成为新园最具情趣的看点。桃花仙馆、闲来草堂、梦墨堂、六如堂也将以全新的定位向游客开放。届时,唐寅园将通过讲解、展示以及演艺向游客展现戏说中的唐寅和真实的唐寅。
本以为在墓园唱起“点秋香”扰了才子清净,没想穿过演绎区,看到“明唐解元之墓”肃然立在那里,不由心生敬畏。“明唐”二字描着红,鲜明而不媚。
据了解,本次唐寅园的修缮工作是由市文物管理所以及一家集旅游、设计、传媒等为一体的传媒公司共同完成。
该传媒公司尽管有着较为成熟的市场化运作经验,但是作为社会力量加入修园工作,不免让人担心唐寅园的文物能否得到妥善的保护。对此,苏州文物处负责人尹占群表示,这是市民以及文物保护工作者普遍担心的问题。他说,以前确实发生过古建筑被破坏的事,比如古建筑的屋顶原本有彩绘的痕迹,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刷上了油漆,非常可惜。而现在,所有加入古建筑修建工作的人员,除了要求其爱护文物之外,文物工作者更是从制定修建方案之初就加入修建队伍,并跟踪服务整个施工过程。
尹处长介绍,文物的修建,应该本着“尊重文物、最大限度保持文物原有历史信息”的原则。但是,针对不同的文物对象,维修的方案也不一样,不是所有的古建筑都丝毫不可动,根据文物价值,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修缮。修建唐寅园,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基础上,还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它。一方面,苏州是个历史文化名城,众多的文物、历史名人让苏州人为之自豪,唐寅更是名震全国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作为苏州的一张“名片”,应该让更多的人更深入地了解唐寅,了解那个“点秋香”之外一个半生潦倒、“酒醉还来花下眠”的真实唐寅。
王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