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东晋贵妇死后
墓穴垫了25层防盗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东晋贵妇死后墓穴垫了25层防盗石
■她的先人可能是东晋显赫的大将毛宝
■发掘出如此完整的墓道还是首次

  在东晋大墓中发掘出如此完整的墓道还是首次

  公元369年,东晋太和四年秋天,一个姓毛的贵夫人死后按葬俗埋在了风水宝地江宁上坊的梅家山。夫人去世后,丈夫平步青云,官位高升,于是在丈夫去世以后,毛姓贵夫人墓改迁到丈夫“高规格”的墓地去了,因此,这座墓建成不久,就成了一座空坟。

  今年,绕越高速通过江宁,梅家山是取土地。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用洛阳铲探到了这个神秘的大墓,经过8个多月的发掘,墓道、墓门、墓室已经完全呈现,也随之解开了东晋贵族丧葬习俗之谜。

  快报记者 胡玉梅/文

  施向辉/摄

  防盗,垫了25层防盗石

  位于上坊的梅家山是一座宁静的土山。往山上走,一个长30米,宽20米的大棚就出现在记者面前。

  东晋大墓就在棚子的下面,棚子里的壮观场景让人兴奋。错综复杂的脚手架,还有长达24米的墓道,从高处一直绵延到地下8米,让人错以为进入了一间古代的豪宅。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队员岳涌告诉记者,以前南京也发掘了很多六朝墓,但由于各种因素,都没有发现过完整的墓道,这么完整的墓道还是第一次。

  古墓依山而建,面向西北,墓室长8米,宽2.5米,用夯土夯实。不过,考古队员发现,这座古墓神奇的地方并不是墓室,而是墓道。古墓的墓道大有文章,墓门外堆放了20多平方米的防盗石。这些防盗石排列非常整齐,石头大小不一,大的有电饭煲大小,小的也有拳头大小。这些防盗石一共有25层,最上面的一层,长10米,宽2.5米,越往下防盗石越窄小,最窄的一层有1.3米宽。

  讲究,建墓用二层台加固

  记者发现,古墓非常庞大,从下往上看,口径由小而大,就像身处1600多年前的巨大古井中。

  “建墓的时候,肯定是先规划,然后一步步按计划实施。你看那一层层的壁,叫二层台。它们的用途是对古墓四周的壁进行加固,防止建墓的时候塌方。”不仅如此,考古队员还在古墓的四周发现了神秘的柱洞,呈现出一定的对称分布。

  这些柱洞是啥用途呢?岳涌解释说,它们与墓葬修建有关。“墓葬比较深,从墓室底部到地表有8米多,这个工程在当时是很浩大的,为了安全起见,工人在修建墓室的过程中肯定要搭建一些辅助设备,就像我们现在用的脚手架。墓室建好后,这些‘脚手架’就被拆除了,这些柱坑应该就是搭建脚手架留下的。”

  高贵,墓道上有标志建筑

  在柱洞的边上,记者看到了一块方形的石柱础和一些青砖,这个石柱础和青砖比柱坑要高出半米左右,砖墙也是在墓葬底部对称分布。

  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这样的布局,他们也是头一次看到。这个石柱础和砖墙的年代与墓葬是同时期的,也就是说在墓葬修建好以后,有人又在墓葬顶部加盖了其他建筑。它们有什么用途呢?考古队员说,从发掘的情况来看,这两段砖墙以前是呈弧形在墓葬顶部相连接的,整个跨度大概在13米。他们初步推测,这应该是祭祀用的。

  据了解,当该墓葬的外围建筑遗迹被发现后,众多专家到此进行了考察,大家一致认定,在整个南方地区,墓道、坑线等结构保存如此完好的墓穴已经是相当少见了,而且还首次在墓葬外部发现与墓葬相关联的祭祀用建筑,这个发现意义非常重大,为研究整个六朝的丧葬和祭祀习俗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待解之谜

  为何发现宋代瓷片?

  盗墓贼留下的罪证

  为了对付盗墓贼,墓主花费了大量的心思,但主人的愿望在几百年后的宋代被打破了。考古人员在现场发现了4个盗洞,其中两个在墓道,另外两个在墓室。在盗洞内,考古人员发现了宋代瓷片。

  考古队员告诉记者,盗墓贼一开始并没有找对地方,他们先在墓道上打洞,但很快,墓道上的防盗石让盗墓贼暂时停止了“工程”,经过“研究”,他们决定从墓顶通到墓室……考古队员说,发现的瓷片可能是盗墓贼当年使用的油灯。

  为何没有出土任何文物?

  为与丈夫团聚迁葬他处

  “我们在墓室里没有发现任何文物,棺木也没有。这可以理解,也许是腐烂了。但奇怪的是,为何连棺钉都没有呢?”考古队员怀疑,有可能在1600多年前,这个墓实际上已经“空”了。也许是这位贵夫人死后,丈夫官位高升,而且迁到外地,多年后,高升了的丈夫在他乡去世。后人为了将她和丈夫合葬一处,就把她连同棺材迁到了夫君的墓葬内。

  瓷罐内为何藏着红石?

  可能是道家的祭祀习俗

  在考古现场,记者看到了一个神秘的青瓷罐,约10厘米高,这是在墓道的填土石中发现的。

  记者发现,罐子里面还有红红的东西,在太阳底下发出红色的光芒。岳涌告诉记者,这个罐子叫青瓷双系盖罐,罐里发光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岳涌介绍,在汉代墓葬出土的朱书陶瓶中,也有类似的东西。据资料记载,在汉代有一种朱书陶瓶,这种器物里面装了镇宅用的法宝,里面装的东西一般是“五石”,就是把红、黄、白、黑、青五色矿石摆放在器物中。

  “罐里还发现了草木灰,应该是祭祀时留下的。我们初步推断,这应该与道家的祭祀习俗有关,而这种方式一般是在中原地区比较多见,这也印证了墓主家族可能是从中原地区迁徙而来的猜测。”

  墓主是谁?

  贵妇是毛宝后人?

  在垒砌古墓的青砖上,考古队员发现它们的侧面有点凹凸,用清水洗洗,“晋太和四年,秋,毛氏”几个字很清楚地呈现出来。字体比较圆润,应该是烧砖工匠所刻。这些文字透露了这样的信息:墓主姓毛,是在东晋太和四年(公元369年)秋天去世的,墓主应该是位女士。

  还有一块青砖,正面写着:晋太和四年,可能是烧砖工人手写在上面的。岳涌告诉记者,一共发现了20多块有字的青砖,而手写的砖只有这一块,非常珍贵。

  在墓室内,考古人员还发现了薄如纸张的桃形金片,金片顶端有一个非常细小的孔。“这应该是古代贵夫人头饰上的装饰品,应该是用在步摇上的。”

  那么墓主究竟是哪个名门之后呢?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东晋有一个显赫的军事家族,开创人叫毛宝。毛宝是荥阳阳武人,他在追随陶侃和温峤攻打苏峻叛军的战争中有出色的表现,后被封为州陵县开国侯、千六百户。墓葬保留了河南一带的葬俗,墓主应该是毛宝的亲属。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