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邓小平与我达成的协议对美有益”
· “我的心越跳越快做好最坏打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9 日 星期
上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6名中国人南极游遇险,游客刘莹述亲身经历——
“我的心越跳越快做好最坏打算”
  工作人员为了安抚大家的情绪在船舱里召开会议

  阿根廷一艘载有122人的邮轮4日在南极海域触礁搁浅。经智利军方紧急营救,船上包括6名中国人在内的人员全部脱险,目前已全部抵达阿根廷南部海港城市乌斯怀亚。

  记者昨晚联系到其中来自北京的游客刘莹,她通过电话向记者讲述了邮轮触礁搁浅前后的惊险经历。

  刘莹,30岁,家住北京海淀区,刚刚在巴西结束一年留学生活,出国前担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高级编辑。11月28日,她随4名从北京来的游客和1名阿根廷当地的华人导游一起登上了“乌斯怀亚”号邮轮,从阿根廷乌斯怀亚港口起航,驶往南极圈。

  触礁搁浅

  船很快开始往外漏油

  “4日当天天气不错,我在船舱里翻看我拍的南极照片。上午10点多的时候,我突然听到船底发出‘哐啷哐啷’的声音,动静很大,并且持续了大约二三十秒的时间。我心想‘不好!肯定是撞上冰山了!’”刘莹回忆起当时惊险的一瞬间时说。

  “和我住在同一个房间的是一位69岁的西班牙老太太,她吓得惊叫起来,不知如何是好。”刘莹十分镇定,立即拉起老太太,迅速走出房间,来到甲板上。她看到其他游客也都慌张地从船舱跑出来,想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

  “我们跑到船舷上往船下望去,能清晰地看到船下有一大片礁石,才发现原来是船触礁搁浅了。”邮轮受到撞击后无法继续行驶,并且很快开始往外漏油,“我眼看着大片的油慢慢向海水里扩散。”刘莹说。

  警报响起

  女游客失声痛哭起来

  船上警报响起,工作人员用广播通知大家邮轮搁浅的消息,并一再嘱咐大家千万不要吸烟。船员随即发出求救信号,并向智利海军报警。

  “当时船上的气氛十分紧张,大部分人都十分慌乱,有好几个年轻的女游客都失声痛哭起来,还有人脸上露出绝望的神情,默不作声。”

  因为当时还不清楚船体受损程度如何,船员让游客们立即回到船舱收拾自己的东西,随时准备弃船逃生。“收拾东西的时候,我的心越跳越快,做好最坏打算。”

  就在这时,船上又传来广播声:“大家先不用收拾东西了!我们已确定船不会有沉没危险。”刘莹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船员随后召集游客们到邮轮顶层的会议室开会,安抚大家的情绪。

  “我和其他几名同胞坐在一起,互相聊天安慰对方,大家都为暂时逃过一劫感到庆幸,情绪慢慢平静下来。”刘莹说。

  等待救援

  大家度过难熬的一夜

  由于智利海军距离邮轮搁浅的吉列米娜海湾距离较远,军舰5日早上才能抵达,因此,大家不得不留在船上过夜。船舱有少量进水,船员们在努力排水。

  4日晚上七八点时,为了安抚大家的情绪,船员让游客们免费使用船上的电话向家人报平安,而平时打电话每分钟要花3美元。“我犹豫要不要给家人打电话,怕他们担心,但又想到他们看到新闻后会更担心我,最后还是拿起了电话。我尽量把事情说得很轻松,但父母还是着急得不行,让我从南极出去后,立刻回国!”

  晚上,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通过我国南极科考队长城站的科考队员给邮轮打来电话,询问船上是否有中国游客以及大家的人身安全情况,“这通意外的电话让我心里感到十分温暖,几位同胞也很激动。”刘莹说。

  就这样,大家在搁浅的邮轮上度过了难熬的一夜,整晚船身差不多都在左右晃动,船下还不时传来与礁石摩擦发出的“轰轰”声。

  终于获救

  乘客们在甲板上欢呼

  当地时间5日凌晨,智利海军运输船“阿吉雷斯”号终于抵达“乌斯怀亚”号发生事故的海域。甲板上的乘客们都欢呼起来,跟站在旁边的人互相拥抱。

  所有乘客和船员十个人为一组,分别乘救生艇转移到“阿吉雷斯”号上。“当时气温很低,风也比较大,还下着雪,周围的海水会不时溅到身上,很多人的衣服都湿了,大家都被冻得在救生艇里缩成一团。”刘莹说,“但因为在之前的几天里,我们曾乘坐救生艇几次登陆南极小岛,观赏企鹅和南极风光,因此大家并没有过于慌乱。”

  在军舰救助的同时,还有两架军用直升机在空中盘旋,随时待命。“心里顿时有一种被保护的感觉,放心多了。”刘莹回忆说。三个半小时后,所有乘客和船员都被安全接到“阿吉雷斯”号上,驶向智利弗雷基地所在的乔治王岛。

  派出军机

  送乘客回港口

  6日凌晨4点左右,阿根廷空军派遣一架军用运输机前往弗雷基地参加救援行动,把所有乘客和船员运送回阿根廷南部港口城市乌斯怀亚。

  飞机早上7点多抵达基地上空,但当时风很大,飞机一时无法着陆,等在地面上的游客们十分着急,幸好不久飞机成功着陆,并接走第一批人员,其中包括一些年长和身体虚弱的游客,刘莹和其他中国游客被安排在第二批。

  飞机6日中午抵达乌斯怀亚紧急加油后,一刻不停地返回基地接其余的一半游客和船员。

  晚上7点左右,刘莹和同伴们终于抵达乌斯怀亚,入住当地酒店。旅游公司支付了两天的住宿和餐饮费用。

  追访

  旅游公司可能不赔偿

  8日上午,记者联系到“乌斯怀亚”号上的华人导游王先生,据王先生介绍,另外4名中国游客是在北京某旅行社报名,之后出发前往南极旅游的。

  目前大家都已入住当地酒店,身体状况很好,请祖国人民和他们的家人放心,4人将很快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乘机回京。但他本人和其他4名游客均婉言谢绝了记者的进一步采访。

  至于此次事故的赔偿问题,刘莹告诉记者,旅游公司可能不会给大家赔偿,因为这次事故没有人员伤亡,加上报名南极游时签的合同上写明11天的航程中会保证游客至少两次登陆南极岛,而在过去的一半航程中他们已经登陆过好几次了。

  刘莹说,她这次从阿根廷报名参加南极游花费约3万元人民币,而其他4名北京游客在某北京旅行社报名则需10万元。

  遇险邮轮

  “乌斯怀亚”号

  “乌斯怀亚”号曾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科考船,后来被改装成专门用于南极旅游的邮轮。这艘船1970年建成于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船身长约84米,排水量2923吨,拥有33个客舱,是一艘适合在冰区航行的船只。据《法制晚报》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