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有人“心怀不轨”想撮合梅兰芳和孟小冬
· 中纺集团改制之际国资委主任袁方猝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有人“心怀不轨”想撮合梅兰芳和孟小冬
  长久以来,孟小冬这个名字,留在很多人记忆中的,已不单单是一代红伶,一介名优,而是一个在旧时代受封建遗毒侵害、历经坎坷的悲惨女人。很多人为她两次为人妾、一生无后而掬同情之泪。于是,无论何时提及孟小冬,总绕不过另外一个人的名字,梅兰芳。本书还原历史,廓清真相,再现当年被风传一时的梅孟之恋,讲述那段已经远去的恩怨情仇。

  [上期回顾]

  从十四岁到十七岁(即1907-1910年),梅兰芳在“喜连成”待了三年多,直到因为“倒仓”(即变嗓)而脱离了“喜连成”。在倒仓期间,梅兰芳结婚了。嗓子恢复后,十八岁那年,梅兰芳唱的第一出新戏,是《玉堂春》,《玉堂春》让梅兰芳一夜成名。与此同时,孟小冬也越来越有名,她和日后与她命运息息相关的姚玉兰义结金兰。

  张宗昌看上了孟小冬

  孟小冬搭班“白玉昆班”北上天津途中,在济南停了下来,应邀在庆商茶园演了几个月。此时,已是1924年了。在白玉昆班,挂头牌的自然是白玉昆,孟小冬挂二牌。

  唱着唱着,孟小冬在济南也唱红了。一个女戏子,本来就惹人关注,何况是从大上海来的美貌和才艺并存,又年轻鲜嫩的美女戏子,那就更成为泉城达官贵人、商贾富豪的追逐对象了。这其中,有人称“狗肉将军”、“长腿将军”的军阀张宗昌。

  张宗昌听了孟小冬的戏,只有一个感觉:好。这个“好”。一下子,他就成了孟迷,而且是捧孟派主力成员。到戏院看孟,张宗昌有些不满足了。于是,他在家里办堂会,盛邀孟小冬。孟小冬心无杂念,哪儿有请,就到哪儿唱。在张府一连唱了好几天,张宗昌对她越发殷勤,甚至百般讨好。这让随行的仇月祥和戏班的其他人心生不安,更为小冬捏着把汗。

  正在大家万分紧张的时候,张宗昌突然接到顶头上司、奉系军阀张作霖的电报,让他即刻赴京,商议迫在眉睫的军事大事。他万般无奈,只得匆忙结束堂会,“放开”孟小冬。就这样,孟小冬意外得以解脱。不久,直、奉冲突不断,战事频繁。混乱之际,孟小冬随白玉昆班按照原定计划,前往天津。

  梅兰芳和孟小冬第一次同台演出

  1925年,对于梅兰芳和孟小冬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重要年份,特别是孟小冬,甚至可以说,这年是她艺术和人生的重要转折。因为在这年,她初次献声北京,一炮而红,从此定居北京。也因为在这年,她结识了梅兰芳。

  这一年,梅兰芳的生活相对简单一些,他率承华社每周六、日在开明戏院演夜戏,戏目还是老戏、新戏并存。有一段时期,孟小冬也在开明戏院演戏,最受欢迎的是《南阳关》。一个演出于星期六、日,一个演出于星期五,梅、孟二人一时无缘相见。

  不久之后,即8月23日,梅兰芳、孟小冬意外地有了一次合作演出的机会。

  这天,北京电灯公司的冯姓总办为庆贺其母八十寿辰,在位于三里河大街的织云公所举办堂会。堂会主人有着这样的身份,因此,堂会的规格就一定不低。被邀请参加堂会的,都是京城名角儿,有梅兰芳、余叔岩、姜妙香、龚云甫等。

  戏码确定了,角色也分配好了,谁都没有想到,在演出前一周,意外出现:主演余叔岩突然称病辞演。余叔岩辞演,恰恰给了孟小冬和梅兰芳合作的机会。

  梅兰芳和孟小冬?有人一时不能想像这样的新组合。大多数人却眼前一亮,这不失为一个新奇的组合。一个男人,唱的却是旦角;一个女人,唱的却是老生。一个旦角,一个老生,是一对组合;一个男人,一个女人,难道不也是一对组合?如果说梅兰芳和王凤卿的组合,是四平八稳,梅兰芳和余叔岩的组合,是强强联手的话,那么,梅兰芳和孟小冬的组合,则是独辟蹊径,具有意外之喜了。

  在梅兰芳眼里,孟小冬是初升的太阳般充满朝气的新人;在孟小冬眼里,梅兰芳是高不可攀的伶界大王。作为搭档,他俩对彼此都很陌生。因此,正式演出前,对对戏,磨合磨合,的确是必须的。于是,那一天,在“梅党”主力成员、中国银行总裁冯幼伟位于东四九条35号的家里,两人正式见了面,彼此打了招呼,一个称“梅大爷”,一个称“孟小姐”。

  然后,他们就穿着便服,演习了一遍《四郎探母》。梅兰芳饰铁镜公主,孟小冬饰杨四郎。之后,又经过几次合练,梅孟的《四郎探母》终于在堂会那天,如期登场了。演出很顺利,很成功。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孟小冬的艺术生命轨迹,因此改变了方向。

  沾梅兰芳的光,孟小冬红了

  孟小冬以一出《四郎探母》在北京城一炮而红,又因为和梅兰芳合作《四郎探母》而迅速跻身名角儿行列,演出邀约纷至沓来,她忙得不亦乐乎。频繁演出、灌录唱片,使她的经济状况大为改观。这个时候,她认为可以将父母家人接到北京来了。很快,孟鸿群、张云鹤夫妇将上海的家清理之后,带着小冬弟妹一起乘火车奔赴北京。

  在这之前,孟小冬在北京东城的东堂子胡同购买了一处住宅,房子不大,小冬自住一间,师傅仇月祥住一间,父母住一间,三个弟妹合住一间,就已经住得满满当当的了。孟鸿群身体原本就虚弱,加上旅途劳顿,刚到北京就病倒了。于是,孝顺的小冬又请了一个女佣,负责家里烧饭买菜打扫卫生等杂事,还请了一个看门的男佣叫海公段,负责照顾三个弟妹。如此,房子就显得更拥挤了。

  孟小冬的琴师孙老元并不和他们住在一起,但他天天要到孟家为小冬吊嗓、说戏。这里吊嗓,那里锅碗瓢勺叮叮当当,还有弟妹们的打闹,父母的呵斥,等等,院子里显得异常嘈杂。想想长此以往不是个事儿,孟小冬狠狠心,决定搬家。不久,孟家又乔迁,迁居东四三条内的一个大四合院。

  有人想撮合梅兰芳和孟小冬

  自从1925年8月梅兰芳、孟小冬合作了《四郎探母》后,很多戏迷都盼望着两人能再度合作。不过那时,在营业戏中,男女演员尚不能同台,更不能同戏。然而,义务戏、堂会戏则是例外。因此,梅、孟若同台、同戏,只能同唱义务戏,或堂会戏。1926年下半年,机会来了!北洋政府财政总长王克敏为庆贺五十寿辰,决定办一次堂会。他这样的身份,应邀来唱堂会的,也一定不是一般人。于是,梅兰芳来了,孟小冬也来了。

  有人提议,晚宴后的大轴戏,理应由梅兰芳、孟小冬合作一出大戏。这个提议立即招来众人应和。梅、孟二人也没有表示反对。唱什么呢?一个生,一个旦,自然唱生、旦对儿戏,《四郎探母》唱过了,那就唱《游龙戏凤》吧。梅兰芳曾经和余叔岩多次合作这出戏,早已了熟于胸;孟小冬则有些发懵,因为她虽然学过,却从来没有演过。初演这出戏,她就要和梅大师合作,这着实让她大出冷汗。不过此时,她已经19岁了,心智早已成熟,又多次跑码头,舞台经验也很丰富,加上她年少成名,多少有些心高气傲,倔强而不服输。在外人面前,她哪里会承认唱不了。于是,他俩第二次合作的剧目就这样确定了下来。

  这虽说是一出著名的生、旦对儿戏,但提议梅、孟合作这出戏的人,似乎另有他图,换句话说,有些“心怀不轨”。从该出戏的故事内容便可知,戏里有些情节不可避免地沾染情色成分。很多年以后,梅兰芳在他的《舞台生活四十年》里明确说戏里有一些“庸俗琐碎的表演”。比如,有一场戏,正德从下场门出来,走到李凤姐身后,搂抱住她的腰。还有些场次,极具挑逗性。之前,梅兰芳在和余叔岩合作这出戏时,不断地删减其中他认为的庸俗琐碎的部分。但是,因为剧情需要,还是不可避免地存有两人打情骂俏的细节。

  在有些人想来,一个饰旦的男人,一个饰生的女人,本身阴阳颠倒,又在戏里眉来眼去、打情骂俏,甚至动手动脚,是很值得期待的事情,具有极大的想像空间。他们要看的,或者说,想看的,就是饰演正德皇帝的女人孟小冬,如何挑逗饰演李凤姐的男人梅兰芳。因此,尽管梅兰芳、孟小冬一板一眼地唱,规规矩矩地演,在欣赏艺术的人眼里,他们一个活泼俏皮,一个风流倜傥,有情但不色、不浪,然而在另外一些人的眼里,他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看着看着,有人提议,何不将他俩撮合成一对儿?这样的提议,就像当初有人提议让梅、孟合作一样,立即招来响应。

  梅兰芳和孟小冬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