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9版:居家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私自增项让你有苦说不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9 日 星期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多付近一半装修款,“水漫金山”无人买单
私自增项让你有苦说不出
  ■读者反映

  “我真是被私单害惨了!”上周五,读者王先生打进《居家》热线跟记者讲述了他被私单坑了3万多块钱的悲惨遭遇。“光坑钱不说,工程质量问题太多。”王先生说,“表面看上去私单坑了我3万多,实际上的损失比这还多!”

  装修总价7万变成10万

  大概一年多前,王先生买了一套三房两厅的居室。比较了几家公司之后,王先生发现其中的一家公司提供的工程预算比其他几家略微便宜一些。“其他家都需要10万多,这家公司也列出了施工所需用料、价格、管理费、设计费,可却只要7万多。”王先生夫妇仔细对比之后,决定就选这家便宜的公司做。

  “哪知道工程一开始,我们就发现掉陷阱里了。”王先生告诉记者,由于急着装好入住,很多细节的设计还没想好,他们家的工程就先开工了。“那之后,项目经理就三天两头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这个钱要加,那个材料不够。” 据王先生回忆,光是电线就比原来超支了一倍,多出来的材料全部都要额外付款。“工头看我皱眉头,就‘好心’提醒我说,反正都要加钱,他有路子能帮我便宜些,让我别声张。”王先生觉得工头看上去老实本分就相信了,那以后所有需要增加的材料、增做的项目都是让工头“走他的路子。”

  就这样,王先生家新增的吊顶、客厅背景墙、阳台衣柜、餐厅边柜等都是让项目经理做的。“前前后后所有的装修费用加起来,总共花了10万多。”

  水管渗水公司不给修

  王先生说,多花钱还只是开始。今年上半年,她太太发现朝北的房间地板胀出了不少裂缝,很多地方还翘起来了。我就去跟地板公司的人投诉,地板公司的人说是因为受潮导致的,不是地板的质量问题,建议我们找装修公司。可是装修公司的人却说,朝北的房间他们没有改造过水路工程,不可能出问题。“这时我才想起来这个房间的水路是后来工头临时增加的。”在王先生百般央求之下,装修公司的人才答应帮他查看一下。“把地板撬起来后发现,地板下面的两个水管接头没接好,漏水了。不过,装修公司的人不认账。他们说在他们的水电路图上,是没有这个水管的。”

  后来,王先生回想起来,他和太太是在工程开工后才决定将洗衣机放在北阳台,所以又重新引了条管路从北房间走。“听说工头有路子,我们增加的项目都是让他帮忙做的。”打电话给当时的工长,电话已经关机了。由于工程还在保修期内,经过王先生多次交涉,装修公司的人才答应帮忙维修。“费用都是我们出的,损失也全部是我们自己的。”说到这里,王先生十分沮丧。

  ■市场调查

  私自增项越来越普遍

  增项,是一些不规范家装公司给自己预留的赚钱机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不少家装公司就靠低价吸引人。可是,装修价格太低,装修公司就没办法赚钱。“一些小公司就在报价时故意遗漏一些项目,等到开始装修以后再慢慢加进来。”南京市装饰行业协会会长朱炳生介绍说,这就是业内常用的“低价套头”。

  江苏省消协装饰监督站站长龚庭喜也指出,一些小公司的设计师在报价时只画几张草图,很多部位不细化就催着业主开工,然后边设计边施工。这样在实际施工时就有很多跟图纸不一样的地方,需要增加的项目也越来越多。“这里添一个柜子,那里加一个隔墙。开关、插座等小东西就更不用提了。一套房子装修好,需要增加的项目通常要比图纸上多出一二十个。”除此之外,在工艺上面的漏项就更容易瞒过不懂装修的业主了。报价时,只报清工价格,不含材料费用,事先也不说清楚,而实际施工过程中,再让消费者另外付费。“比如刷漆,只报油漆和刷漆的价格,看似很低,实际上墙面基层处理根本不包括在内;电视背景墙,在标准化的报价单里,可能只有背景墙的价格,没有造型的价格。直到造型开工时,设计师才告诉业主,需要增加上千元费用。”

  ■专家提醒

  开工前谨慎审核报价

  要避免像王先生一样的遭遇,除了要选择一家值得信赖的家装公司外,审核报价也很重要。南京市家庭装饰监理公司总经理龚庭喜提醒家装业主,如果两家同水平的家装公司之间的报价相差超过30%以上,那其中一家必然就有“下套儿”的嫌疑。

  南京市装饰行业协会会长朱炳生也向消费者支招,他建议消费者在装修开工前,要求设计师提供完整和细致的设计方案,以及相应的报价,开关和插座在哪些位置都要注明,尽量避免增项。他还建议业主邀请专业人士帮忙审核报价单,把施工流程和工艺弄清楚,逐项核对,看报价是否合理。一定要了解收费标准,吃透项目报价书。“如果一定要增项,最好通过公司,在合同或附件中予以体现。”

  东易日盛装饰南京分公司总经理钱广良表示,家装公司也要通过加强自己的规范管理避免私下增项出现。“尽量在设计时将问题考虑周全,避免增项。同时,要加强监督管理,除了让项目经理负责把关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监督检查施工质量外,还要加强工程监理的管理力度,由公司上层加强抽检。”快报记者 王燕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