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察之鲁宁专栏】
为期三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天(8日)起举行,这将是本周分量最重的中国新闻。
与此同时,按惯例,本周将陆续公布11月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数据。从现有各种版本的预测信息源看,除CPI和PPI双双继续下行外,估计其它关键数据比上月更为难堪。因此,很有可能和上个月相似,有关数据继续采取分散公布。果真如此也可以理解,“分散”能减少数据对业界及社会的心理冲击程度。
实际上,前天和昨天,国内两家主要财经报纸已分别援引权威渠道信息源,对11月份的外贸和税收作了预测性的报道。
关于外贸,援引中国海关初步统计,11月份外贸出口大抵在1000亿美元左右,降幅达两位数已无悬念。果真如此,中国月度外贸出口将滑入多年未闻的负增长空间。
出口负增长意味着退税额度还须扩大,力度仍得增强。对国家而言,意味着税收被迫做减法。为刺激经济,减税乃“一连串事件”:譬如增值税转型要减1200亿,提高个税起征点也涉及减税,等等。而更大的减税还是实体经济税源的急剧减少。11月份税收增幅预计为-9%,上半年增幅高达31%,8月份骤降至11%,9月份继续下行至2.5%;10月份首次滑入负增长区间(-0.3%),算上11月份,负增长步入第二个月。外贸出口持续下跌、实体经济颓势渐显,前景不容乐观,税收势必受到牵连,12月份的情势必呈进一步下滑状。有鉴于此,上周国税总局罕有地紧急发文要求各地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管稽查,查遗补漏,尽量弥补越来越大的税收缺口。
明后两年中央财政4万亿刺激经济扩大内需,财政务必做加法。众所周知,财政的钱大头须从税收来。一边被迫减税,一边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没商量,钱的缺口岂不是越拉越大。为此,已有消息称,明年可能发国债5000亿、赤字财政5000亿,也即所谓“双五千计划”非实施不可。然而,发国债视同寅吃卯粮,赤字财政形如后年的工资提前到今年花,虽能救急却极易留下新后患。由此可见,财政做加法,还须想出新的办法来。
办法还真有——节支增收传统老套但管用。譬如,最近遭到舆论痛斥的新余官员“出国考察”和温州官员“出国培训”之类,不妨禁掉它一大半;譬如,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支出节约它20%不算多;譬如,公车不妨封存它三分之一保准不碍事;譬如,公款吃喝能否先忍一忍,实在嘴馋,能否少吃上几顿,在经济形势严峻时,官员们当与民同甘苦渡时艰。
当下刺激经济拉动内需固然十分紧迫,但提振业界和百姓的信心更显迫切。信心哪里来,首先从“榜样”的言行中来。
(作者系资深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