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中国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难忘师生情 赡养女老师25年
· 加籍华人娶灾区姑娘
千人见证“板房婚礼”
· 硕士生合肥“行乞”三个月
· 石头值1.8亿 主人坚称含黄金
· 谎称要订婚 单身女蒙同事红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8 日 星期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加籍华人娶灾区姑娘千人见证“板房婚礼”
  新郎给新娘擦眼泪

  12月6日中午12点,四川都江堰幸福家园板房安置点C区热闹非凡,上千人来到这里为一场特殊的跨国婚礼送上真诚祝愿。婚礼仪式虽然简单,但同样浪漫。幸福家园入住后的首场婚礼标志着正常生活仍在继续。

  未来更美好

  千人见证板房婚礼

  上午11点,记者在现场看到,穿着红花棉袄的新娘姬艳丽正和新郎马建强忙着接待来宾。尽管条件很简单,但这对小夫妻微笑着说,他们感到非常幸福!

  中午12点,在婚礼进行曲和上千名宾客的深情祝福中,新郎与新娘手挽手,用舒缓而坚定的步子,一步步走向板房中间的空地上搭起的舞台。安置点邻居、服务过灾区的志愿者,甚至一些素不相识的人都来参加了这场特殊婚礼。新娘说:“我真的很感动,这么多人来见证我们的婚礼。”

  12点半,新人交换戴上戒指。“爱,永远爱!”当主持人宣布婚礼仪式结束时,新娘已泣不成声,但她仍不停地帮着新郎擦眼泪,来宾们纷纷感叹:“板房有爱,未来生活更美好。”

  打飞的示爱

  “黄浦江见证了求婚”

  患难见真情,生死结良缘。马建强和姬艳丽在“5·12”后结成了“地震情缘”,而他们将板房办喜事节省下的钱捐给灾区献爱心的举动也感动了上海朋友。

  “艳丽,听说新郎是从加拿大飞到中国追求你啊?你要结婚的事我最先还是从报纸上知道的!”很多朋友远道而来,参加姬艳丽的婚礼。

  “直到看到《华西都市报》的报道,我才知道她要结婚了。”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指挥部经济处汪剑明来到现场,就跟马建强开起了玩笑:“黄浦江见证了你的求婚!”因为对口援建,姬艳丽中秋节期间在上海参加旅游方面的培训,而马建强为了表达爱意,专程从加拿大飞到上海与姬艳丽过中秋节。

  省钱献爱心

  捐给老人百床电热毯

  “感谢他们让爱心传递下去,让安置点的贫困老人都有机会用上电热毯。”杨忠明是幸福家园安置点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出于安全考虑,管理部门起初没有同意在板房安置点办婚礼。经过新人多次申请及协调,考虑到这是震后该安置点的首场婚礼,可以增加居民生活的信心,最终管理部门开了“绿灯”。

  在婚礼现场,新人把给老人购买的100床电热毯的凭证交到杨忠明手中。“我们希望通过在板房中办喜事节约出来的钱用在刀刃上,以此来鼓励更多人参与爱心传递。”

  气氛很温馨

  正常生活仍旧在继续

  “鸡鸭鱼样样有,板房婚礼气氛很温馨。”从成都赶到都江堰参加婚礼的谭小姐坐在板房中说,这是她一生中参加的最有意义的婚礼。结婚过程虽然简单,但意义却非同一般,新人把婚房、婚宴、婚礼都选择在板房安置点,让大家都体会到正常的生活还在继续。

  记者随后来到婚房,房间内一派喜庆。姬艳丽说,家具不是旧的就是人家送的。“我们都是板房一分子,以后多来串串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邻居李大姐前来看婚房,她的问候让新郎新娘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华西都市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