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6版:民声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孤注一掷的姐弟恋 最终失败收场
· 婆婆放下“架子”,对我就像亲闺女一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8 日 星期
上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婆婆放下“架子”,对我就像亲闺女一样
  婆婆不识字没文化,但她的言行影响了我一生。在那个婆婆当家的年代,她放下“架子”直白地说,要与我像“母女”一样相处。她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

  一晃38年过去了,我也当了婆婆。而婆婆的为人处世态度,让我受益匪浅。

  苦媳妇熬成婆

  婆婆要把我当闺女疼

  1970年2月4日,我结婚了。婆婆赵成兰很慈祥,在那个婆婆当家的年代,她没摆出一点“架子”。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她曾拉着我的手说,希望跟我像母女一样相处。

  婆婆这番话出自肺腑。婆婆一生十分坎坷。她出生于河南,从小,她的父母就被土匪残忍杀害了。此后,她又被土匪霸占,生下个孩子。不幸的是,孩子夭折了。后来,她又被土匪卖到安徽,成了杜家一名“童养媳”。

  婆婆的婆婆不是一个随和之人,但凡看婆婆不顺眼,她就会严厉斥责,或大打出手。最严重时,婆婆还曾被赶出过家门。

  5斤米换来的儿

  为了婆婆放弃认亲娘

  婚后不久,婆婆向我道出了一个“秘密”,我的丈夫是她买来的!原来,她曾生过风寒病,落下不能生育的后遗症。邻村有户人家贫困交加,婆婆就用5斤米换了这户人家的儿子——也就是我的丈夫杜玉清。

  1973年,生产队饲养的马生病了,队长派我丈夫来南京买药。那一趟,丈夫恰巧撞上了一个知情人,对方透露,他的亲生父母就在南京,并将住址告诉了他。这个消息,勾起了他压抑在内心多年的渴望,他要见一见亲生父母!除了见面,他还与亲人拍了合影,并带回安徽。

  这事被婆婆知道了,老人家伤心不已。那一次,婆婆受了很大刺激,整整3天粒米未进。看她憔悴的样子,我劝丈夫:“算了,你还是别认了。”

  这么多年来,丈夫真的没有再去认亲生父母。因为他深深明白一个道理:养育恩情大于天。

  我生病住院

  婆婆走了六站路去看我

  1979年4月,我们举家迁回南京。当时,我和丈夫都在铁合金厂上班,再带仨孩子有一点吃力,经常无暇顾及家务。婆婆在中山陵园管理处做炊事员,平时也很忙,但她总能把这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年夏天我中暑住院了。脑梗的婆婆担心不已,她迈着三寸金莲,走了6站路,跑去医院看我。看她帮我打饭、打水,忙碌的样子,我突然想抱一抱她。

  百分之百地信任

  婆婆把工资卡交给我

  这些年来,我看过不少婆媳不和,矛盾焦点之一,就是双方在家庭事务管理权、支配权等方面发生了分歧。然而,我和婆婆却从未红过脸。甚至,婆婆在我刚过门时,就主动把家里的“财权”交给了我。

  婆婆的好,我们一家都铭记于心。2003年,婆婆中风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照顾婆婆,我辞掉了工作,全心照顾她。

  婆婆极爱干净,但中风之后,经常大小便失禁,她很苦恼、内疚。每次换下她的床单、被子,不管多脏多臭,我都不嫌弃,还总是耐心安慰她。为了不让她终日躺在床上,我买了一辆轮椅,买菜、逛超市、去梅花山,走到哪里我都把她推上。

  孩子们耳濡目染,个个很孝顺。仨孩子每周六都回来看一看奶奶,看一看我们。如今,我也早当上婆婆了,有了两个孝顺的儿媳妇。

  通讯员 蔡嘉 祝鲲鹏

  快报记者 钟晓敏 整理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