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纪委
书记离任,百姓以“万民伞”相送。网友“西楚刀客”的一篇博文,继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之后,也引起平面媒体高密度关注。一时间,离任书记王守权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争议、猜测也随之而来。而王守权此次履新的目的地宿迁,历来就是舆论关注的焦点,原市委书记仇和、现市委书记张新实,均以实施新政著称。“清官”王守权宿迁上任,对网络土壤肥沃的宿迁,对当地官场生态是否有所“冲击”?“万民伞”事件真相如何?快报记者近日走访泗洪、宿迁两地,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调查。
网上网下议论纷纷
11月30日,“西楚刀客”在其博客中,发表了一篇《县纪委书记离任,百姓“万民伞”相送》的文章。在这篇博文中,“西楚刀客”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深情”描述了在泗洪县纪委书记王守权升任宿迁市政法委副书记之际,数百名群众在县政府楼前打起“清官旗”、“万民伞”前来相送的感人一幕。文章写道:数百人的送行队伍里,有风烛残年的老人,有步履蹒跚的残疾人,有从外地匆匆赶来的打工仔,有下岗工人,有农民,有孩子,有离退休老干部……他们都在期盼着能再见见他们的恩人王守权……文章图文并茂,一时间风靡网络,被包括宿迁论坛等在内的当地及外地论坛、博客广为转载。截至12月2日关闭前,“西楚刀客”博客上该博文浏览量就达到了3万多人次,跟帖评论数百条。
记者当日浏览跟帖时发现,该博文引起了网友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此举是作秀,还是群众的真情表达?而多数网民对博文内容持质疑的态度。一位来自河南三门峡的网友跟帖评论道,“如果属实,那要大力宣传,如果搞炒作,那就要依法严惩。”“寥寥十几人,哪有数百人啊,而且看上去都是些机关干部,有炒作之嫌。”来自广西南宁的网友表示。另一位网友则称,“奇怪的是,所有的锦旗都是一个模式,批发的吧?”
“有一种久违的感觉。”“老百姓的要求真的很低,你为他们办事,他们绝不会忘记你。”也有网民发出认同的感慨。而在另一部分网民看来,官员为民办实事,那是应该的,反之则该被问责。“送伞”这种带有封建色彩的做法不值得提倡。
而平面媒体的进一步介入,则将这个话题推到了更大范围的公众面前。从而带来了另外一种意味深长的解读:在博客越来越成为传递信息渠道的当下,这是“西楚刀客”无意为之,还是泗洪方面有关人士导演的一场“清官秀”?
博文出炉是因为感动和冲动
“西楚刀客”是谁?写博文的动机是什么?博文说的情况真实吗?
一见到记者,“西楚刀客”就说:“真是始料不及!”他介绍说:“11月30日上午上班后,我就听说了百姓给离任县纪委书记送万民伞的事情,根据收集到的照片和自己对王书记的了解,我认为事情发生得合情合理。感动之后,就有种冲动,觉得有必要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这个人和这件事写下来。说老实话,写这篇文章时,并不是想和网友分享感动,只是想表达自己对王书记的一种情感。”
于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很快写就。博文语言流畅,字里行间真情流露。“西楚刀客”写道:
西方的感恩节即将到来,一股寒流袭击了苏北平原。11月13日一大早,在江苏省泗洪县政府楼前上演了感人的一幕:数百名群众自发地排着整齐的队伍,抱着铜匾,撑着“万民伞”,打着“清官旗”,集中在泗洪县政府门前,长长的一串鞭炮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在这支队伍里,有风烛残年的老人,有步履蹒跚的残疾人,有从外地匆匆赶来的打工仔,有下岗工人,有农民,有孩子,有离退休老干部,有退伍军人……每个人都在期盼着能再见见他们的恩人——王守权。
他悄悄地走了,正如他悄悄地来,带走了泗洪百姓的敬仰,却不带走一片云彩。得知王书记调走的消息,当地群众用一种最古老的感恩方式——万民伞和清官旗,来为他送行。
当我们看到王守权卸任时的场景,不禁潸然泪下。当然,这是感动的泪水、钦佩的泪水。
敲完最后一个字后,“西楚刀客”立即将文章发到了他的博客上。“真的,这就是一篇普通的文章,和以往发表的任何博文一样,当时我根本没有在意它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西楚刀客”说。
事实上,一切正在起变化!11月30日下午,有人打电话告诉“西楚刀客”,文章已被推荐至网易博客首页。
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西楚刀客”回忆说,11月30日晚,一个自称是广州一家报社的记者打来了电话。“你是王守权的部下吗?”“不是,我是宣传部工作人员。”简单的交流之后,12月1日,这家媒体刊登了相关报道。随后,所有的非议接踵而来。“我也是一名写评论的人,而且评论还在一定范围内产生过一些影响,但是这篇博文发表后的社会反响实在让人没有想到。”这种从炮手到炮灰的角色转变,让“西楚刀客”觉得很突然。
“我唯一内疚的是打乱了王书记的平静生活”
“我可以接受你的‘考问’”,“西楚刀客”在接受采访时揶揄地说!
“西楚刀客”今年33岁,曾做过老师,几年前因参加公务员考试而进入机关,先在乡政府工作,后因成绩突出,被调至县纪委,很快,又被调到了泗洪县委宣传部。据了解,学中文出身的他,写博客的习惯已经坚持了两年多。
“实事求是地说,王书记的工作得到了很多肯定,是非常难得的一位领导。”至少在“西楚刀客”眼里,王守权是泗洪县“这么多年来,少见的一位纪委书记”。他介绍说,王守权在泗洪县任纪委书记兼政法委书记有四五年的光景,负责纪检和信访工作,效率非常高,他还亲自到信访局接访,为老干部、转业者等解决了很多问题。王书记经常强调,百姓的事情才是大事。我和王书记平日都在一栋楼里工作,大家经常见面。在“西楚刀客”眼里王守权亦属“平易近人,为人确实非常好”。
“西楚刀客”还表示,“我到现在都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人们固有的一种思维定式在作祟。一说起贪官,大家都会深信不疑,而提起清官,则妄加揣测,实在不正常。其实那天百姓送王书记时,王守权已去宿迁上任了。送锦旗的群众在得知王守权调走后,曾想把锦旗送到市里,但王书记派他的子女下来做带头人的工作,这才送到了县里,纪委的工作人员也只好赶紧收下来。”
“我也注意到了,网络中绝大部分人对此持怀疑的态度,认为是在炒作,是在作秀,还有人说我是马屁精,在做长线投资,”面对媒体的种种怀疑,“西楚刀客”对记者称。“一名普通的网民,写一个自己身边的领导,却遭遇万千唾骂,这个现象正常吗?”他反问记者!
在清代,地方官离任得到重用特别是升迁的时候,这个地方的绅商都得表示一点挽留的意思,比较通行的方式是送“万民伞”,意思是这个父母官,像伞一样遮蔽着一方的老百姓。“万民伞、清官旗、匾额,我文章中提到的这些东西都是真实的。有人怀疑说照片中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官员,哪有上百群众,因此怀疑事情的真实性。”“西楚刀客”说,“网络上的照片是后来收集的,可能为了画面的美感,镜头的焦点并没有对准大量前来送行的老百姓,所以出现在照片上只是稀疏几个扛旗、抬匾、举伞的人。”
“西楚刀客”一再强调,“说我拍马溜须,做长线投资。这样的说法实在太有想象力,简直是在胡扯。我今年才30多岁,谁都知道,网络世界里,很多东西很难预知,我怎么可能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去开玩笑呢!而且现在我和王书记又不在一个单位,你说我能有什么动机呢?”
记者来泗洪采访的当日,曾登录“西楚刀客”的博客,却发现已经设置了登录受限。而他的手机,也一直处在关机状态。
“西楚刀客”说:你是第一个当面采访我的记者,坦率地说,我正常的生活被打乱了。此前,很多同事也都不知道这个事情。还有人说是组织授意的,这怎么可能?现在还有报道说,因为此事争议较大,我已经被停掉了一切宣传工作。我现在不还在工作岗位上吗?最近县里面要搞个大的活动,我正忙着写一些材料。
“每个人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都不一样,比如我就是通过写博客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作为普通的老百姓,用送万民伞、清官旗来表达自我,这无可厚非,只不过方式不一样而已”。“西楚刀客”态度坚决地称,全面、真实、客观的东西最有生命力,我们既要对丑恶的社会现象进行批判,也要对好的人和事大加褒奖。
“我现在唯一内疚的是,因为我的这篇文章,打乱了王书记的平静生活”,“西楚刀客”说。
送“清官旗”、“万民伞”缘于感恩
当天这样一个“感人”的送旗仪式,到底是自发群众的偶然碰巧?还是有人把他们组织到了一起?是什么冲动驱使他们,要对这位已经履新的书记表达如此隆重的情感?纪委书记到底做了什么让他们感恩戴德的事情,让他们如此顶礼膜拜?为解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了泗洪县纪委,希望从“万民伞”、“清官旗”上找到答案!
泗洪县纪委的办公地点和该县宣传部同处一楼。据了解,该县纪委办公室副主任王祥当天曾去楼下接收过老百姓的“心愿”。但对于清官旗到底有多少面?上面是什么内容?王祥说自己并不清楚,只说当天“两办”和纪委办一共去了大概10余人。对于记者的更多提问,王祥出言谨慎。据其称,事后没几天,暂存在纪委的那些清官旗、万民伞以及镜匾,纪委就安排驾驶员送到了当事人手中。
经过一番努力,记者辗转联系到了几位筹划抑或参与“感人一幕”的当事人!
姬再兴,今年60岁,此前在泗洪县航运公司工作。一见面,姬再兴就开门见山地说:要是没有王书记,就没有我姬再兴这条命。我们搞这样一个盛大的仪式,没有任何官方的人员参与,我们也没有任何的政治目的。在任期间,王书记铁面无私,做事公平正义,赢得了普通百姓的赞誉与崇敬。当记者问起“到底王书记帮助你解决了什么问题”时,这位老人却言语不详,不愿多谈。
付玉贞,内退前在泗洪国家粮食储备库工作,是一名老上访户。据付称,他内退后,生活一直很艰难,当时自己曾多次到信访局反映问题。王书记听说后,立即安排民政局、信访局、劳动局几家单位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后即批示有关单位,提高了我们这个群体的退休待遇,还安排有关部门对我们进行免费体检。
娄树年,是泗洪县经贸系统的一名病退职工。据娄称,他也是一名老上访户。曾做过医生,后体制改革被安排到企业。病退后,生活拮据,每月只有100元左右的低保金。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后,王守权书记曾步行到他家里,嘘寒问暖,后又安排司机给他送过几次药。作为一名县委领导,王守权如此心系百姓,实在让人感动。
三人均称,上述经历让他们对王书记心怀感激。“清官旗”和“万民伞”就是他们这个群体和另外一些自发的老百姓所送的。
“清官旗”出自“李逵坐堂”
事后,当日“感人的一幕”现场总指挥付玉贞总结认为,送万民伞、清官旗,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心声,但不“完美”。
付玉贞心中的缺憾是:“当天恐怕聚集的人太多,不好控制。乐队等都没有上,现场的气氛不够热烈。而且王书记也没来现场,花环和红领巾没有办法送出”。
付玉贞告诉记者,这次“大动作”他们“蓄谋已久”,从电视上看到王书记离任的消息后,他们几个相互熟悉的老上访人员进行了碰头,大家一致认为,王书记这样一位清官离开了,应该整出点“动静”来。交流当中,姬再兴提起,在《水浒传》“李逵坐堂”一节中,曾出现过“万民伞”!为什么不送万民伞给王书记呢?几个人一合计,想法出来了:“万民伞要送,清官旗要送,匾额也要送”。
根据记者的调查,关于王书记离任的消息,最早出现在宿迁政府的官网——“网上宿迁”。11月19日,该网站贴出了一则题为“2008年10月份干部任免”的公告。记者注意到,在公告中,关于王守权任免的内容非常醒目:“王守权同志任市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免去泗洪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职务”。
据付玉贞称,事前,他就和已在宿迁上班的王书记打过电话,说当地老百姓有这样一种意愿:“要去宿迁送万民伞、清官旗。”但是遭到了王书记的坚决反对。随后,王书记的小儿子打来电话:“百姓送锦旗,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求求你,要送就在泗洪送,千万不要到宿迁。”
付玉贞称,11月初,他们就进行了初步的分工,开始筹措经费。有人建议参与者每人捐款500元,作为活动经费。后来大家觉得似乎不妥。但好消息随后传来,当地一个体经营者愿意拿6000元,作为活动经费。经费的问题解决后,关于这个盛大欢送仪式的准备工作随即展开。
姬再兴负责的是“万民伞”的制作。据姬再兴称,因为“万民伞”现在根本买不到,自己还是根据图样,跑了好几个城市,购置材料后,请人加工完成的。姬再兴介绍,“万民伞”伞高1.88米,伞围1.4米。伞底部是荷花,寓意出淤泥而不染,伞上端是蓝天白云,寓意高风亮节。在伞的四面,每面都有四个字,分别是:“平易近人”、“善待百姓”、“万民呼声”、“守权你好”。显然,姬再兴对自己的工作成果很满意。
娄树年告诉记者,这柄万民伞,之所以制作成1.88米高,就是为了图个吉利。据悉,另外两个大型的标语也很快制作完成。内容分别是:“我们贫苦百姓不忘您——王守权书记”“热烈欢送人民心中的好公仆王守权书记”“我们热爱您——守权同志”。而一个巨大的镜匾,也准备到位。当天,在镜匾的顶部,还被群众挂了矿泉水瓶子。“清如镜,明如水”。这个巨匾是献给泗洪县委县政府的。付玉贞介绍,匾上的内容是:“赠中共泗洪县委县政府——感谢党培养出的好干部”。
付玉贞称,锦旗确是统一制作的,因为整个泗洪县城只有2家经营锦旗制作的门店。
据付玉贞称,刚开始的想法是,活动应该比较隆重,而且要在保密的情况下筹备。但是后来,消息还是传出去了。有一些乡镇的工人、农民,还有一些学生听说了,称也要参与,还要多组织些人。经过商议决定,举行送旗仪式的时间是11月13日早晨7:30,地点是泗洪县委县政府大楼前。
付玉贞说,当天,一支队伍集合地点在青阳镇(县政府所在地)环卫所附近,另外一支队伍集合地点在县体育中心门口。“要有纪律,队伍要整齐”,这是当天欢送仪式的现场总指挥付玉贞一再强调的!
早晨7:30前后,两支队伍在约定地点进行了“会师”,两挂5000响的鞭炮划破了这个县城的平静。据现场一位目击者称,当日现场参与者有上百人,还有大量围观的群众。除了现场指挥调度外,付玉贞还要负责和政府的接洽。经沟通,9点左右,万民伞、清官旗,由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纪委办的工作人员代为接收了。直到9:30,“热情”的百姓才陆续离开了现场。
付玉贞告诉记者,在11月12日,他们曾通过一些渠道联系了几家媒体来采访,但后来却没一家来。
王守权在泗洪口碑不错
在参与这个事件的人眼里,王守权俨然就是一位“张云泉式的好干部”,甚至有人喊他叫“王青天”。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清官”,记者搜索相关新闻,发现王守权此前见诸媒体的报道却并不多。
在2007年9月和11月,有两篇报道,标题分别是《纪委书记为“十字路口”孩子把航标》,《纪委书记私访记》。前者表述的内容大致如下:泗洪县一名小学生,其父因参与抢劫被判刑坐牢,母亲离家出走长期未归,该小学生生活、学费、居住无着落。无奈之际,这名小学生给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守权写了一封求救信。王守权接到孩子的求救信后,立即协调教育部门免除了孩子的学杂费、住宿费等,民政部门也很快将孩子纳入低保。王守权处理完该个案后,认为全县类似情况应该还有不少。于是,他安排教育、民政等部门联手对全县类以情况的学生进行了普查,最终将200余名这样的学生全部纳入特别关爱范围,从而把这些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孩子拉回正常的人生轨道,把社会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纪委书记私访记》的报道说的是:泗洪县界集镇王滩村村民王正香家反映,因和村里有矛盾,村里调来挖掘机,以农田排灌需要为名,在自己栽植的杨树边上开挖4米宽的大沟,导致杨树受到损失。要求填平大沟,赔偿损失。王守权驱车70公里,亲自到现场查看并现场办公处理了该事。
据称,上述报道中的学生当天也赶到了现场,要给“王爷爷”系上红领巾,但因为王没到现场,未果。
现任泗洪县纪委书记的刘仰刚说,王守权在泗洪有四五年的时间,在当地的口碑的确不错,那天为王守权送行也的确是泗洪老百姓自发的,而有关这位科长发帖一事,他本人并不是很清楚。刘仰刚表示,干部的所作所为得到认可,老百姓用这种方式表示感谢,也很合情合理,“只要实事求是,用博客的方式公开发表出来也未尝不可”。
在一些泗洪人看来,王守权在泗洪工作几年间,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尤其是分管全县信访工作期间,坚持以人为本和创新求实,指挥有力,指导有方,不仅有效控制了全县信访形势,还解决了一大批历史积案,其成绩卓著,事迹感人,因而获得了广泛的群众赞誉和良好的社会影响。王守权心忧百姓,嫉恶如仇,铁腕治乱,敢抓敢管。老百姓遇到难事,都喜欢向他倾诉,他也敢为百姓做主。而且王守权为人低调,生活俭朴,还曾多次拒绝媒体的采访和报道。以前王书记就要求,多报道基层工作人员,少宣传他个人。
宿迁很尴尬 王守权“有点烦”
“清官”王守权在宿迁上任了!其此次履新的江苏宿迁,因在2006年首创全国政府官方博客——“政务之声”,倡导全市领导干部都来开博而一度被外界高密度关注。因上述开先河之举,在有“博客书记”美誉的张新实的示范下,媒体对宿迁这种借助网络的开放表达空间所带来的开放的官场生态的关注热情至今都很高。
此次,王守权被推到聚光灯下,最初的表达途径也是博客。
对于这样一个因博客中一篇文章而被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事件,宿迁某局的一位官员称:我们都在关注这个事情。一个得到提拔重用的官员,刚至宿迁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的岗位上没多久,泗洪的有关老百姓就给他贴上了“泗洪的张云泉”、“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王青天”等标签,这种现象不正常!
记者熟悉的一位宿迁当地干部称,通过“西楚刀客”的一篇博文,王守权就这样被外界关注起来。的确,在宿迁这样一个网络传递官场信息的生态环境中,王守权这个人的到来,肯定会对当地的官场生态带来一些冲击。
而更多的宿迁官员,一谈起此事,都出言谨慎,不愿意表达看法。
在宿迁采访期间,宿迁市政法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委婉地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王书记下去检查了,最近有很多记者都要联系采访他。因为他电话关机,我也联系不到王书记本人。”连日来,通过各种渠道,记者一直努力试图当面和王守权进行交流,但其一部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另外一部电话打通后却无人接听。12月5日,记者终于打通了王守权的电话,但一听是媒体记者,电话那头立即否认自己是王守权书记,并很快挂掉了电话。
据曾采访过王守权的同行介绍,王守权最近很压抑,其本人是坚决反对搞这样的事情(百姓送行)的,王守权也承认曾接到泗洪有关方面的电话,“说要给我整出个有影响力的大动作。”“我只是做了一名干部应该做的事情,这个动作(百姓送行)不正常,说明社会有问题,值得我们思索。”对于外界就其“作秀”以及“是否是清官”的质疑,王守权表示,允许外界自由评说,真相由老百姓来评说。王守权还说,尽管外界争论很多,自己已是50多岁的人了,对升官“没有想法了”,只想过些平静日子。所以不想回应那些争议。当被问及“百姓送行”场面是否为泗洪政府方面刻意组织安排?王守权并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只称“这种做法有害无益”。
离开泗洪前,老上访户付玉贞告诉记者,这几天,自己看到一些报道后,曾给王书记打过电话。王书记说,“最近烦死了,网络上都炒翻天了,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要过平凡的生活”。付回答说,“你管他怎么炒!”
百姓不是牛羊 干部不是牧民官
现在又有人给离任的官员送万民伞了,听着都新鲜。不过,从照片上看,送行的人手里,不仅有伞而且有锦旗、匾,还有一个大大的横幅,可以说是一个古今杂糅的仪式,大有推陈出新的意思。只是感觉送的人少了点,精美鲜亮的旗、匾、横幅和伞,似乎比人还多。
在我的记忆里,万民伞这玩意,绝对属于我大清时代的事儿,那时候,但凡县令老爷离任,都得有万民伞,伞越多,越有光彩。寓意很清楚,有伞,说明此大老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给老百姓遮风挡雨的伞。官声好的,绅民主动送,官声不好的,也得送,不送人家就不走,赖在县衙里不办交代,新官没法子接任,于是就带头劝当地乡绅,咬牙也得送。不过,这种赖伞的事,都出现在平迁或者撤任的情况下,如果产房传喜报——人家升了,那么一般是没人有胆子不送伞的,即使在任时民怨沸腾,也得送,大家心里嘀咕,就当送瘟神好了。
送伞仪式,后来升级了,不仅送伞,伞的质量数量都要有讲究,而且送的时候,要装模作样找若干人“卧辙”,就是躺在路上不起来,不让好官走。在历史上,有少数清官离任的时候,还真的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车还真的就走不了,极个别的,还真的就接着做下去了。但是,清官总是不那么多,更多的时候,卧辙,无非装装样子,甚至实际上不过是官员自己花钱雇的人,做做戏给人看,尤其是给上司看,表明自家的官声还不错。官声很差,但当地百姓出于真心拦着不让走的事,也不是没有,那是因接任的人,名声不好或者属于从来没做过官之辈,一个饱肚子的走了,换了一个空肚子的来,治下的老百姓,没有人会乐意。
古代的地方官,一是所谓民之父母,二是所谓牧民之官。作为前者,是说老百姓是官老爷的儿子,听起来很亲切,连累现在很多地方官依然自称父母官,其实,古代社会的儿子,远没有今天好当,老子不高兴,无论儿子有没有过错,送官说声忤逆,儿子就是死罪。老子打儿子,虽说孔夫子说过,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但真要是走了,老子追过来跌个跟头跌死跌伤,儿子也是死罪。这样的事,在清朝的案卷里,层出不穷。因此,所谓民之父母,要的无非是那个基于伦理的绝对权威。至于牧民之官,老百姓的待遇就更差,干脆就是牛羊,属于皇帝老儿的财产,让官员替皇帝牧着,乖乖地奉献奶和肉甚至皮毛,不听话,就要挨鞭子。当然,作为牧者,也得保护牛羊,免得让狼叼了去。一般来讲,所谓的万民伞,主要是从牧民这个意思上发展出来的,伞者,遮蔽,护佑之意也。
现在的万民伞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辈是无法深究了。但是据古代的记载,如果真的发自百姓内心,送的时候,呼天抢地者甚多,即使不哭,表情也比较激动,不像我们在照片上看的,若干人非常冷静地站在那里似乎在摆姿势。不过,就算现在的万民伞都是货真价实,属于百姓发自内心。我想,这种中世纪的戏,在21世纪,还是别重演了为好。因为,我们现在的干部,要当人民公仆了,为人民服务,做点好事,让当地人民说声好,本是做干部的应有之意,毕竟,老百姓不是牛羊,我们的干部,也不再是牧民之官。
万民伞
背后的尴尬
在泗洪和宿迁采访期间,送“万民伞”这个所谓的“大动作”在当地官场引起的反响的确很大。但是相对于官方对这个事件的注意,当地的群众似乎对这个被贴上诸多“标签”的官员并不在意,他们中甚至有很多人都不知道“王守权”是谁?“王守权”他是干什么的?但是,在几位参与“感人一幕”的受访者看来,他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个声音:“没有王书记,就没有我这条命”。听了上述有关受访者讲述的他们和王书记的故事,在记者看来,王书记所做的不过是一名官员分内的事情,根本无法上升到“再生父母”的高度。但是,在和姬再兴、付玉贞、娄树年这些“老上访户”心里:即使是“王书记”退休,“万民伞”也还是要送的。
在与“万民伞事件”的几个参与者交流过程中,记者觉得,他们除了想表达自我外,更试图用这种古老的感恩形式,借助媒体,赋予王守权一种意味深长的注解和诠释。然而当时受邀的几家媒体对此事却无动于衷。但是,时隔半个多月后,“西楚刀客”博客上的一篇文章,却无意中点燃了媒体“另外一个角度”的集体“关注热情”。
“这年头还有这等好官?我咋就不相信呢?”“现在还有这样的官?我都怕了,那些人不会是托吧,但我还是希望是真的!”人民网最近对县委书记的问卷调查显示:76%的网民认为县委书记不够廉洁奉公。可见,当今地方父母官在百姓心中形象之差。因而广大网民对王守权的怀疑也就不足为奇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现在官员和群众之间还是有一些距离,甚至还比较大。在正常的司法救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权利救济的确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此次“万民伞事件”,实实在在地折射出了一个现实:民众对官员道德评价标准的急剧下降,所以只能做出“矮子里选将军”式的无奈选择。在记者看来,王守权受到“万民伞”、“清官旗”的表彰,出自人们真实的内心没有什么不可以。万民伞和清官旗,之于王守权来说是一种尴尬,而对更多的官员来说则又意味着什么呢?希望当地官员也能读懂民众的表达。
快报记者 邢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