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集庆门附近的杨红霞(化名)觉睡不好,饭也吃不香。年近50的杨女士即将退休,几天前回单位办事,在偶然情况下翻看到自己的档案,不禁吓了一大跳。“初中开始谈恋爱,和某某有不正当男女关系,曾接受劳教……”眼前这份30多年前的档案赫然写着自己的名字,杨女士看得冷汗直冒,“这怎么可能是我!”
档案里竟然有几页处罚报告
今年49岁的杨女士还有一个月就要退休了。杨女士目前挂职在南京一家玻璃厂,由于工资卡不慎遗失,前些天杨女士回单位补办工资卡。“在单位办公室,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档案袋。”杨女士说,由于想核实一下工龄等问题,遂要求办公室帮她调档案。在偶然中,杨女士瞥见档案有几页“很离奇”。“我从没受过什么处罚,可档案里有几页处罚报告。”于是,在杨女士的再三要求下,单位人员才同意她查看了档案内容。读着上面的内容,杨女士的头“嗡”的一下大了。“一张是学校的处罚通知,上面说是‘我’在校期间谈恋爱,与某男生有不正当男女关系,被学校开除。紧接着一张是劳教所的,上面写着‘我’1973、1974年两年接受过劳教。”
待情绪稍稍平静后,杨女士仔细地看了下档案上的细节,虽然两页“不良”档案都赫然写着“杨红霞”的名字,但出生日期并不吻合,而且父母的名字、工作单位、年龄等信息都不对。杨女士立刻想到:“肯定是和别人的档案装错了。”
插队时一个女子跟她同名同姓
杨女士回忆:“当年在江宁农村‘插队’期间,确实有一位和她同名同姓的女孩,还跟她分在一个队,不过比她大六七岁。”仔细一推算,“这两张档案肯定是那个‘杨红霞’的!”因此,杨女士断定这两张档案肯定是“插队”时被装错了,而玻璃厂在调档案后也没有核对。“没想到我替别人背了30多年‘黑锅’!”杨女士气愤地说。
在征得单位领导同意后,杨女士将两页错误档案撕了个粉碎。她气愤地说,“太可怕了,这一错就是30年,我一直兢兢业业工作,从没犯过错误,可干了一辈子也没被提拔或嘉奖过一次。”杨女士说,“试想单位领导在看过这样的档案后,还敢再重用我吗?”再想到因为档案不知被多少老同事、老领导误解,杨女士就觉得脊梁发凉。
单位: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就算了吧
昨天,记者来到了杨女士工作的玻璃厂,虽然工厂早已关闭,但负责人事工作的办公室还一直保留。已经退休的玻璃厂科长涂某告诉记者,他曾管理过单位的人事工作,亦查看过杨女士的档案,“确实一直以为那两页档案记录的情况都是真的。”涂某表示,不过此事只有单位领导知道,绝对没有泄露出去。
采访中,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七十年代末,单位负责档案工作的那个老同志文化程度只有小学二年级,很多字不认识。“可能当时他看见名字是对的,其他的也没仔细查看,就将档案调了过来。”当记者问到如何处理此事时,该管理人员表示,“这也算是历史遗留问题了,既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也只能这样了,要是因为这个事影响到杨女士退休,单位会负责的。”
杨女士:始终觉得很委屈
虽然从表面看档案问题没有给她本人或家庭造成什么负面影响,但杨女士始终觉得很委屈。杨女士告诉记者,档案为她带来人格和精神上的损害已经无法弥补,她还将继续调查“错档案”是否为自己带来不公正的物质待遇。“如果我以前的工资和工龄、级别相当的人比有出入,我还是会向单位讨说法的。”快报记者 王觅
(周先生报料奖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