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国际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欧盟总部咖啡“有毒”
· 俄大亨跑到乡村务农
· 监管不力 帝国大厦眨眼“易主”
· 危机作祟 离婚夫妻又“同居”
· 日本通过国籍法改正案
未婚男国外私生子可入籍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监管不力 帝国大厦眨眼“易主”
  美国纽约地标建筑帝国大厦被“大盗”盯上。这座价值20亿美元的建筑不到两个小时就被“过户”到一家空头房地产公司名下。事件“主谋”、美国《纽约每日新闻》报记者威廉·舍曼说,此举是为了揭露政府部门的巨大漏洞。

  伪造材料

  舍曼在文章中披露了“作案”手段和动机:首先,报社伪造了一家空头房地产公司,并伪造了一些公司文件和一份公证员签章,然后以这家公司的名义向纽约市房屋管理登记部门提交房产证过户申请。

  空头公司1日递交申请后,不到90分钟就得到主管部门的盖章,批准将102层高的帝国大厦从它真正的业主纽约帝国大厦土地协会名下,转到《纽约每日新闻》旗下的空头公司。

  《纽约每日新闻》在给空头公司起名称时也不忘恶搞。公司名称Nelots就是把英语中“偷盗”一词(stolen)倒过来拼写。不过,《纽约每日新闻》在事成后于2日主动告知纽约市房屋管理登记部门,把帝国大厦归还给真正主人。

  “作案”动机

  《纽约每日新闻》说,他们在申请材料的交易证人栏写上已去世的第一版电影《金刚》女主角费伊·雷的名字,把银行大盗威利·萨顿写成公证人,而且只花了约30美元就伪造了刻有萨顿名字的公证人图章。此举竟然瞒天过海,政府监管部门没有发现任何破绽。

  舍曼还指出,近年偷换房产证所有人姓名案件日益增多,因为有了房产证就可以申请银行房屋抵押贷款。在纽约皇后区,一名22岁的青年偷改了其祖母的房产证所有权人,并凭它贷款44万美元;在布鲁克林区,一名居民设法获得7张市属破旧建筑的房产证,还把其中一些房屋修缮后出租或出售。

  监管漏洞

  专家指出,近年来美国伪造申请房产证的案件至少涉及6万处房产,原因就是主管部门没有核实申请材料。舍曼引用一名律师的话说:“他们不会去看申请材料是否真实,只会看是否有盖章和签名。”

  胡瑶(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