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要提前制定措施应对返城潮
· 我们想知道调查组是怎么调查的
· 大学里的“告密游戏”很危险
· “处长反对燃油税”倒逼方案快公开
· “猪哥勇”背后有没有“胡建学”
· 人民币贬值和扩大内需南辕北辙
· 敷衍舆论的“严惩考察门”很像护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要提前制定措施应对返城潮
  【中国观察之魏英杰专栏】

  这两天一则新闻让人唏嘘不已,说是一群农民工“自驾车”3000公里,从广东汕头返回四川老家。

  千里迢迢返乡,个中艰辛自不待言。在一定程度上,“返乡潮”也可以这么来看:今年之所以发生农民工提早返乡现象,根本原因当然是经济形势所致,另一方面,却也有农民工的自我选择因素。另有报道,当地一些企业招不到工人,就是因为农民工担心干活拿不到钱,而今年春节又来得早,所以宁愿提前回家。这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吧,虽然挺无奈的。

  甚至可以说,出现“返乡潮”在某种意义上并非坏事。我在10月初撰文认为,要密切关注企业倒闭后可能出现的“失业潮”问题。值得庆幸,如今“失业潮”和“返乡潮”发生了交集。如此一来,“返乡潮”大大减缓了与“失业潮”相关联的社会就业等问题。就业需求减少,人员往农村流动,这是自然不过的现象。客观上,这减轻了城市的就业压力,而农民工年底提前回家过节,也不会给“大本营”带来多大压力。

  但现在就该提前分析判断过年后必然出现的“返城潮”。不要乐观地以为,大批返乡的农民工过年后就不会回城了。截至2007年底,全国农民工人数已达2.26亿人,而全中国7.28亿农民90%的收入全靠这部分人打工所得。不去说农村现状,仅凭这一点,就决定了过年后返乡的人们还会涌向城市。况且,珠三角等制造业基地也缺不了劳动力不是?

  更关键的是,农民工的流动不是由计划决定的。不是说哪里缺多少劳动力,相应地就有多少人会赶赴那里。完全不会是这样。那么,到时会不会出现许多人返城后找不到工作?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个别地方现已存在的状况——一边是企业急着招工,另一边工人就业信心依然不足?当然,由此还可能会扯出一大堆事情,而所有这些问题都不容小觑。

  相对于“返乡潮”,“返城潮”可能产生的冲击波,无疑更值得关注。因此,无论劳务输出省份或用工所在地区,都有必要拿出相应预案。日前,作为劳动力资源输出大省的河北省,针对该省务工人员大量返乡现象,就出台了进一步摸清和掌握企业停限产情况、多渠道促进农民工就业等五项专门措施。珠三角、长三角等用工“大户”,当然也有必要提前研判形势,抓紧制定应对措施。今年春节来得早,“返乡潮”提前,意味着“返城潮”很快也会到来,一定要切实把握当前这段“缓冲期”。

  (作者系资深时事评论员)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