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今开幕
· 国务院
九大金融措施
促进经济发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今开幕
  保尔森临行前开发布会盛赞中国;王岐山撰文称中方     密切关注美国救市措施

  为期两天的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今日将在北京拉开帷幕。本次对话恰逢美国政府换届,布什政府可能与中方探讨一系列具体议题。

  外界更多关注的是,两国间这一最高层次的经济对话机制明年还会不会存在下去。

  保尔森赞赏中国“负责任”

  在出发前往北京出席战略对话前一天,保尔森2日在华盛顿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演讲,专门介绍了本次对话的有关情况。

  保尔森说,美中加强密切接触有助于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他表示,美国政府赞赏中国在应对危机中所扮演的“负责任角色”,并欢迎中国在国际金融峰会等多边场合的积极参与。

  在事先准备好的演讲稿中,保尔森表示,尽管中国受到金融海啸冲击较小,但也面临越来越大的经济挑战。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全面放缓,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也会大幅下降。他表示,中国政府已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在11月份宣布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方案来促进内需。保尔森说,这是一个“受欢迎的政策举措”,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

  保尔森表示,当前的危机对中国来说是个机会。中国可以适时推动改革,确保经济在未来实现可持续、健康和平衡的增长。“这意味着更多通过国内需求拉动增长,降低对出口的依赖。”他说。

  对于各方关注的汇率问题,保尔森仅一句带过。“正如我过去一直强调的,汇率政策改革是中国整体改革进程的一部分。”他说,“人民币(对美元)自2005年以来已累计升值超过20%,这是很重要也很明显的进展,但继续推进也很重要。”

  保尔森表示,此次会议将关注美中长期经济伙伴关系的基石问题。保尔森特别提到,两国在本次对话上将就一个全新的议题进行磋商,即中美两国如何通过在国际论坛中的合作达到增强全球经济体系的目的。此外,包括人民币汇率以及金融业开放在内的中国结构性改革议题,也将继续成为本次对话的“中心话题”。

  王岐山美报撰文表明立场

  在保尔森发表讲话同日,他的谈判对手、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也在美国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就这次对话阐明中方的立场。

  在这篇发表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的题为“中美将借对话协调战略”的文章中,王岐山指出,本次对话为增进两国关系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双方将围绕“奠定长久的中美经济伙伴关系的基石”这一主题,就宏观经济政策、能源及环境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开放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的话题展开讨论,着眼于将两国经济联系乃至总体关系提升至新的高度。

  他表示,中国将以负责任的态度,在国际合作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并呼吁国际社会在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时,密切关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遭到的损害。

  他同时表示,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以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中方密切关注美国为应对危机而采取的措施,并希望金融市场恢复信心和稳定。”快报记者 朱周良

  话题

  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成重点

  据美国财政部的消息,和以往多次对话一样,这次到北京,保尔森也将带来多位内阁高官,包括农业部长谢弗、劳工部长赵小兰、公众与卫生服务部部长莱维特以及贸易代表施瓦布等。

  由于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明年1月就要上任,而保尔森也将是最后一次以美国财长身份参与主持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不少人都猜测,新政府上台后还会不会延续这一机制。到目前为止,奥巴马还没有明确透露这方面的信息。

  今年早些时候接受记者采访时,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麦考密克曾明确表示,希望对话机制能够一直持续下去,“美国下届、下下届政府,都应该继续把这种成功的和具有建设意义的对话搞下去。”

  据悉,本次对话的核心议题定为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以及中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两个方面。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潘锐向记者表示,中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将是本次谈判的重点。中国希望通过本次投资谈判,进一步敦促美国加大对中国开放力度,尽力避免美国贸易及投资保护主义,防止“政治性”障碍对中国产生不利影响。

  从中美双向贸易来看,中国国内市场对美国开放程度较高,尤其表现在高科技产品及金融服务业。但中国金融机构进驻美国市场程序复杂,并购美国企业障碍重重,美国对中国仍有很大“开放空间”。

  如果说布什时期中美经济对话重点关注的是中国金融开放,那么代表民主党的奥巴马政权将更加突出与中国在双边贸易之间的合作。

  快报记者 朱周良综合报道

  盘点

  历次中美战略     经济对话成果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是2006年9月由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什发起设立的,是中美现有20多个磋商机制中级别最高的一个。对话每年两次,轮流在中美举行。

  首次对话:

  为中美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首次对话于2006年12月在北京举行,双方围绕“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为中美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对话达成了一系列实质性协定,包括中美同意在中国设立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代表处;美国支持中国加入泛美银行;双方缔结了促进美国对华出口的融资便利协定;中国将加入“未来发电计划”政府指导委员会;中美同意于2007年1月重新启动双边航空服务谈判等。

  第二次对话:

  经贸热点问题取得具体成果

  在2007年5月于华盛顿举行的第二次对话中,双方重点就影响中美经济关系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对话取得的实质性成果包括: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服务业;在2012年前将两国间的直飞航班增加一倍;宣布启动中国旅游团队赴美旅游的联合声明;中美争取在中国合作开发15个大型煤层气项目,以推进清洁煤技术;以及两国在养老金、失业保险、知识产权等领域达成的协议或备忘录等。

  第三次对话:

  从战略高度探讨经贸关系发展

  2007年12月在京举行的第三次对话围绕“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战略高度对今后一段时间内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进行了综合思考。双方在金融服务业开放问题上取得突破,包括中方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公司包括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允许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公司债券,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法人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债券等。

  第四次对话:

  互信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四次对话于2008年6月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召开,主题是“经济可持续增长”。这次会议取得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一是中美两国正式签署了《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另一个则是正式宣布启动中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谈判。

  新华社记者 孙奕 熊争艳

  时评

  对话本身就是积极信号

  中美两国20余位部长级经济高官聚首北京,老面孔研判新形势,最值得期待的是双方能够更加专注于中美经贸关系中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问题,从寻求共赢的角度出发,审时度势、高屋建瓴,谋划金融危机的应对之策,探讨加深合作的长久之计,充分体现对话的主题:“奠定长久的中美经济伙伴关系的基石。”

  国内外舆论对这次对话的关注,早在美国大选结果定局后就开始了。舆论普遍希望由中美两国元首共同倡导的这一对话机制延续下去,更希望作为国际经济的两个重要参与者,中美双方能通过对话,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强协作,向世界释放积极的信号。

  实际上,在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的形势下,中美两大国保持战略对话、面向未来商讨应对之策,本身就是一个积极信号。

  自2006年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启动以来,两国在宏观经济、环境保护、能源节约、贸易促进、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等领域共取得了近150项成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表明了这种合作机制的重要作用,也昭示这一机制对于两国未来加深合作具有巨大活力。

  相信任何一届有远见和务实的美国政府都会将这一机制延续、推进、发展下去。

  事实证明,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背景下,保持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对克服危机十分重要;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中美经贸关系不仅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将造福世界人民。

  新华社记者 熊争艳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