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梅兰芳家和孟小冬家都是三代梨园
· 熬了多年终于当上开国帝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熬了多年终于当上开国帝王
  吴晗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友情推荐

  吴晗写作的这本帝王传记,始作于60多年前,受到毛泽东的亲自过问与提奖,是帝王传记的巅峰之作。

  朱元璋是古代帝王中的佼佼者,一生吃了很多苦头,做过和尚,讨过饭,他是怎样由一个讨饭的人当上皇帝的呢?都知道朱元璋当皇帝后心狠手辣,杀了不少功臣……他是怎样由一个宽宏的人变得暴戾呢?

  [上期回顾]

  元璋采纳儒生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他一方面修筑河堤,恢复农田生产,保证军需。一方面拉拢当时有名儒生,如宋濂、刘基、叶琛、章溢等名士,用封建正统观念为自己的基业粉饰。此外东征西讨,打败西部陈友谅和东吴张士诚。接下来准备南征和北伐。

  南征北伐

  吴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间,元璋保有的疆土,大体上据有现在的湖北、湖南、河南东南部和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包括汉水流域和长江下游,是全中国最富庶繁盛,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

  南部除元璋以外,分为几个军事单位。以四川为中心的是夏国明玉珍。玉珍本来是西系红军徐寿辉的部将,奉命入川略地,寿辉被弑,自立为陇蜀王,以兵守住瞿塘,和陈友谅断绝来往。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即皇帝位于重庆,建国为夏,年号天统。二十六年病死,子升继位。

  北部在表面上属于元朝,情形更复杂。粗枝大叶地分析,山东是王宣的防地,河南属扩廓帖木儿,关内陇右则有李思齐、张良弼诸军。扩廓和李张二将不和,元璋用兵江浙,元朝几个大将正在起劲内斗,拼个你死我活。道理说不上,无非是争军权,抢地盘。打得发昏,谁也管不到大局,再加上宫廷阴谋政变,越发纠缠不清。双方都在打算先安内而后攘外,势均力敌,谁也得不到便宜。得便宜的是他们的公敌朱元璋。元璋趁元朝内部打得火热,东征西讨,扩大地盘,充实军力。等到元璋北伐大军兵临城下,这几个英雄才肯放手,停止互相残杀,却又不肯也不甘心合作,眼看着友军一个个被击破,终于同归于尽,大家完事。

  元璋特别看重间谍机构,训练了大批人员,又舍得花钱,侦探到详细情形,决定利用时机,南征北伐同时并进。十月,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挥师二十五万,北伐中原。胡廷瑞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取福建。湖广行省平章杨璟、左丞周德兴,取广西。

  福建两广平定后,南部除四川、云南以外,都联成一气了。大后方的人力和财力,供给北伐军以无限的助力。

  终于当上皇帝

  吴元年(公元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十二月,朱元璋的北伐大军已平定山东;南征军已降方国珍,移军福建,水陆两路都势如破竹。一片捷报声使应天的文武臣僚欢天喜地,估量军力、人事,和元政府的无能腐败,加上元朝将军疯狂的内哄,荡平全国已经是算得出日子的事情了。苦战了十几年,为的是什么?无非是为做大官,拜大爵位,封妻荫子,大庄园,好奴仆,数不尽的金银钱钞,风风光光,体体面面,舒舒服服过日子,如今这个日子来了。吴王要是升一级做皇帝,王府臣僚自然也进一等做帝国将相了。朱元璋听了朱升的话,“缓称王”,好不容易熬了这么多年,才称王,称呼从主公改成殿下,如今眼见一统在望,再也熬不住了,立刻要过皇帝瘾。真是同心一意,在前方砍杀声中,应天的君臣在商量化家为国的大典。

  自然,主意虽然打定,自古以来做皇帝的一套形式,还是得照样搬演一下。照规矩,是臣下劝进三次,主公推让三次,文章都是刻板的滥调,于是,文班首长中书省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率文武百官奉表劝进:“开基创业,既宏盛世之兴图,应天顺人,宜正大君之宝位。……既膺在躬之历数,必当临御于宸居,伏冀俯从众请,早定尊称。”不用三推三让,只一劝便答应了。十天后,朱元璋搬进新盖的宫殿。即位礼仪也决定了,这一天先告祀天地,再即皇帝位于南郊,丞相率百官以下和都民耆老拜贺舞蹈,连呼万岁三声。礼成,具皇帝卤簿威仪导从,到太庙追尊四代祖父母、父母都为皇帝皇后,再祭告社稷。在奉天殿受百官贺。天地社稷祖先百官和都民耆老都承认了,朱元璋成为合法的皇帝。

  皇帝的正殿命名为奉天殿,皇帝诏书的开头也规定为奉天承运。原来元时皇帝白话诏书的开头是“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文言译作“上天眷命”,朱元璋认为这口气不够谦卑奉顺,改作奉作承,为“奉天承运”,表示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奉天而行的,他的皇朝是承方兴之运的,谁能反抗天命?谁又敢于违逆兴运?

  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和文武臣僚照规定的礼仪节目,逐一搬演完了,定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京师。去年年底,接连下雨落雪,阴沉沉的天气,到大年初一雪停了,第二天天气更好,到行礼这一天,竟是大太阳,极好的天气,元璋才放了心。回宫时忽然想起陈友谅采石矶的故事,做皇帝这样一桩大事,连日子也不挑一个,闹得拖泥带水,衣冠污损,不成体统,实在好笑,怪不得他没有好下场。接着又想起这日子是刘基挑的,真不错,开头就好,将来会更好,子子孙孙都会好,越想越喜欢,不由得在玉辂里笑出声来。

  奉天殿受贺后,立妃马氏为皇后,世子标为皇太子,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各文武功臣也都加官进爵。皇族不管死的活的,全部封王。一霎时闹闹攘攘,欣欣喜喜,新朝廷上充满了蓬勃的气象,新京师里添了许多新贵族,历史上也出现了一个新朝代。

  皇族和其他家族组织成功一个新统治集团,代表这集团执行统治的机构是朝廷,这朝廷是为朱家皇朝服务的,朱家皇朝的建立者朱元璋,给他的皇朝起了名号——大明。

  大明国号的来由

  大明这一朝代名号的决定,事前曾经经过长期的考虑。

  大明这一国号出于明教。朱元璋原来是小明王的部将,害死小明王,继之而起,国号也称大明。据说是刘基提出的主意。

  朱元璋部下分红军和儒生两个系统,这一国号的采用,使两方面人都感觉满意。就红军方面说,大多数都起自淮西,受了彭莹玉的教化,其余的不是郭子兴的部属,就是小明王的余党,总之,都是明教徒。国号大明,第一表示新政权还是继承小明王这一系统,所有明教徒都是一家人,应该团结在一起,共享富贵;第二告诉人“明王”在此,不必痴心妄想,再搞这一套花样子;第三使人民安心,本本分分,来享受明王治下的和平合理生活。就儒生方面说,固然和明教无渊源,以前和红军处于敌对地位,用尽心机,劝诱朱元璋背叛明教,遗弃红军,暗杀小明王,另建新朝代,可是,对于这一国号,却用儒家的看法去解释。“明”是光亮的意思,是火,分开是日月,古礼有祀“大明”朝“日”夕“月”的说法,千百年来“大明”和日月都算是朝廷的正祀,无论是列作郊祭或特祭,都为历代皇家所看重,是儒生所乐于讨论的。而且,新朝是起于南方的,和以前各朝从北方起事平定南方的恰好相反。拿阴阳五行之说来推论,南方为火,为阳,神是祝融,颜色赤,北方是水,属阴,神是玄冥,颜色黑,元朝建都北平,起自更北的蒙古大漠,那么,以火制水,以阳消阴,以明克暗,不是恰好?再则,历史上的宫殿名称有大明宫、大明殿,古神话里,“朱明”一名词把国姓和国号联在一起,尤为巧合。因此,儒生这一系统也赞成用这国号。一些人是从明教教义,一些人是从儒家经说,都以为合适,对劲儿。

  明教宣传标榜的是“明王出世”,是“弥勒降生”的预言。朱元璋是深深明白这类预言,这类秘密组织的意义的。他自己就从这一套得到机会和成功,成为新兴的统治者,但要把这份产业永远保持下去,传给子孙,就再也不愿意、不许别的人也来耍这一套,危害治权。而且,“大明”已经成为国号了,也应该保持它的尊严。为了这,建国的第一年就用诏书禁止一切邪教,尤其是白莲社、大明教和弥勒教。接着把这禁令正式公布为法律。

  事实是,法律的条款和制裁,并不能,也不可能满足人民对政治的失望。朱元璋虽然建立了大明帝国,但并没有替人民解除痛苦,改善生活,故二十年后,弥勒教仍在农村传播,尤其是江西。

  (文中红军系红巾军,编者注)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