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空姐送的饼干没舍得吃
留给板房里的孤寡老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3 日 星期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空姐送的饼干没舍得吃留给板房里的孤寡老人
  当地居民夸徐超是好人,他不好意思地连连摆手

  前晚临睡前,徐超敲开记者的房门,“我想看看灾区,看看灾民现在究竟怎么样。”昨天,江油教体局满足了他的要求。下午,徐超又一个劲问记者:“新加坡老板什么时候能到?希望小学在哪里?”而原本定在昨天下午5点抵达江油的坚永集团董事长陈永庆先生,却因飞机晚点,推迟到今天凌晨才能到达。他将和徐超一起参加希望小学落成典礼。

  不肯坐车,边走边看

  昨天上午9点,吃完早饭后,徐超走出宾馆大门,手里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这是前天在飞机上,空姐送给他的饼干。“我拿去送给板房区那些小孩吃。”西山下的板房区距离徐超住的宾馆步行得一个多小时,但他谢绝了同行的江油市教体局殷鹤老师打车的建议。“我们就走过去吧,路上顺便可以看看。”

  沿着街道,徐超一瘸一拐地走着。行人不时投来好奇的目光,殷老师说,徐超捐款的事被媒体广为报道时,四川还正处于紧张的救灾工作中,很多地方通讯中断,所以大多数人并未听说他的故事。

  徐超边走边四处打量,他看到街边很多楼房墙体破损,这边缺一个角,掉几块砖,那边多出几道宽宽的裂缝,被拦上防护网。看到市中心的红军纪念碑也被损毁,徐超开始念叨,“看来损失不小啊”。殷老师告诉他,这些楼房目前都在进行加固,临街的楼房大多已经完工,背街的也正在进行加固。

  送出饼干和10元钱

  10点半,一行人终于走到西郊的板房区。两万间蓝顶白墙的板房一排排地坐落在西山下的大空地上,这里有社区服务中心、警务中心、小卖部、摊点、学校、健身区,一些空地则被辟成了一块块小小的菜地,几位老奶奶坐在菜地旁的小凳子上,边做针线活边闲聊。公交站台上,几个市民正在候车,路边挂着一排标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重建家园”。

  看到这些,徐超笑了笑说,这跟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以为他们很苦呢,你看他们有线电视什么的都入户了。”

  健身区里,几个年轻人正在打乒乓球,看到徐超,连忙问,“请问你是来找人的吗?”记者告诉他们义丐的故事,几个年轻人立即热情起来,“原来是一位好心人啊,我带你去社区吧。”

  社区工作人员杨天勇知道徐超的故事后,问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但徐超嘴巴张了张又合上了。记者只好解释说,老人本来以为灾区很苦,但没想到只有住的条件差了些,他不好意思再提送饼干的事。杨天勇想了想,悄悄对记者说,哪能让老人家白跑一趟呢,社区有个80多岁的孤寡老人韩常清,饼干就送给她吧。

  一路上,杨天勇向徐超介绍,板房区住着上万户人家,他们原先都是住城里的,地震后,政府将他们集中起来住在这里,等他们的房屋重建,或者修缮加固好后,再让他们回去住。

  “这么多人家集中在一起住,你们工作起来麻烦吧?”徐超开始为社区操心。“不麻烦。原来在城里时,社区里居民还经常吵吵闹闹,为些鸡毛蒜皮的事争来争去的,但自打地震后,邻里关系一下变好了,我们几乎不用处理邻里纠纷了。”杨天勇说。

  到了韩常清老人家,门却紧锁着。邻居说,老人出门了。徐超有些失望,但邻居表示可以把东西转交给老人。徐超把饼干交给她,并一再强调,这是飞机上的饼干,“是高级的”,又掏出10元钱,让一并转交给老人。周围居民们闻讯赶来,有人夸徐超是好人,徐超很不好意思,连连摆手说,“没什么,没什么。”

  新加坡商人受震撼

  参观完后,徐超回到住处,一个劲地问记者:“新加坡老板什么时候能到?希望小学在哪里?”

  记者了解到,坚永集团董事长陈永庆先生原本定在昨天下午3点到达成都,却因飞机晚点,要在今天凌晨时分才能到达,但其夫人会在傍晚时分到达江油。

  昨晚8点,记者见到了陈永庆的妻子,她欣喜地叫了起来:“你就是来自南京的记者?你是和那名老人一起来的吧?他人在哪里?”记者只好解释,徐超老人因为白天累了,已经休息,陈夫人遗憾地说:“那让老人好好休息,明天就能见到他了。”

  陈夫人告诉记者,地震发生不久,陈永庆到成都分公司出差时,有员工将义丐的故事告诉了他,“我先生回新加坡后,又将这件事告诉了我,一直说,‘这位老人了不起!’”后来,徐超第二次捐款的事又传开了,“这件事给我先生的震撼很大,他就一直想见见这位老人。”

  陈夫人说,当丈夫决定捐建希望小学时,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老人虽然捐得不算多,但很了不起,值得很多人学习。”

  孩子们写下感谢信

  “孩子们很懂事啊,公司里收到了很多孩子的来信,写得好感人。”陈夫人说,公司的桌子上堆满了来自“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学生的来信,陈永庆先生平时特别忙碌,只好将信带回家和妻子一起看。

  一边说着,陈夫人从包里掏出了几封信,“这一封特别感人,孩子们的感情也很丰富。”这封是六年级二班郑秋敏写的信,“爷爷,谢谢您为我们献出的关怀,您以九百万巨资为我们建造美好的未来,为我们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听见了您为我们投资的消息,那时我们的眼圈红了……在梦里,我走进了新校园,里面传出了琅琅的读书声……我们感谢您,这是发自内心最深处的感谢……”

  还有几封信里,孩子们以稚嫩的笔调表达了对陈永庆先生的感谢,“如果没有您就没有我们的新学校,您为了我们早日回到新学校,操了不少心,流了不少汗,有了这所新学校,我们永远不会忘记5月12日那天,也永远不会忘记您对我们的关心……”

  陈夫人将这些信一一展示给记者看,“多懂事的孩子,要是就这样没学上了,那损失也太大了,经过灾难磨练的孩子真的很成熟。”

  夜色已深,记者离开时,陈夫人拉着记者的手再三叮嘱:“明天小学落成典礼,一定要让徐超老人到场啊!”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