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4版:国际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悉尼歌剧院设计者辞世
· 抓嫌犯又快又好
国际刑警“爱上”网络
· 剑桥“谦逊之门”
戴上圣诞帽
· 德国今年奇缺“圣诞老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2 日 星期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抓嫌犯又快又好国际刑警“爱上”网络
  人们通常利用互联网查找最新资讯、与他人沟通或者结识新朋友。互联网已经成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国际刑事警察组织也看上了这块“田地”,通过监视各大知名视频网站和博客网站、在网络上发布通缉犯资料等手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帮助高效率办案

  知名视频网站YouTube上曾出现这样一则视频:加拿大多伦多一名女警察在视频中要求公众帮助辨认一段监控录像中的嫌疑犯。虽然这段监控录像质量不高,但观看者可以通过警方提供的模拟画像清楚了解嫌疑人的外貌特征。

  这段视频就被放在知名歌手碧昂斯·诺尔斯的最新MTV旁。法新社12月1日评论说,这是流行网络社区和老派警察工作的最新结合。其目的在于“接近”热衷网络生活的民众,把他们“发展”成警方的“线人”。

  国际刑警组织表示已经通过监视Facebook、Myspace和YouTube等知名网站,掌握了某些国际要犯的视频资料,并成功抓获两名恋童癖嫌犯,这两名恋童癖嫌犯分别在协查通告发布11天和13天后落网。

  成办案的未来趋势

  “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国际刑警组织犯罪情报官员季米特里奥斯·索科斯谈到利用新媒体办案时如是说,“(这种方法)非常成功,这是为什么我们认为需要继续的原因。无论怎么样,我们都要跟上发展的步伐,否则就会遭淘汰。”

  供职于多伦多的斯科特·米尔斯警官是利用新媒体的行家里手。他说,在网站上发布相关视频“能迅速给你一个与很多人交流的机会”,“就像(美国当选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在自己Facebook主页上做的那样,他可以发布信息,然后吸引超过350万人观看”。

  “我们网站过去五年里浏览量很大,每个网页的平均点击率达到44万,”他说,“仅一个通缉‘地狱天使’团伙成员的视频浏览量就超过40万人次。”

  当地警方曾对一个17岁青少年遭谋杀的案件调查了9个月而没有得到任何结果。接着,警方通过YouTube向观众“求助”,“没过多长时间这个案子就破了,”米尔斯说。

  提供追查逃犯好方法

  国际刑警组织秘书长罗纳德·诺布尔上个月在南非召开的年会上表示,互联网为警方提供了追查逃犯的好方法。

  “网络社区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也为执法机构提供了机会,”他说,“人们通常利用互联网寻找昔日同窗或者有相似爱好的朋友。执法机构没有理由不利用这种资源为其工作服务。”

  诺布尔说,国际刑警组织正在考虑监视图片分享网站,或者采取措施鼓励这些网站的使用者报告可疑情况。他说,国际刑警组织自2000年来共抓获了约2.7万名嫌疑人,目前正在追捕约1.5万名嫌疑人。很多起案件靠看过通缉令的民众向警方举报才得以破获。

  荆晶 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