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将进入本年度的最后一月,从三季报反映出的存货大幅度增加,加之年末减值、坏账计提等因素,或将令许多上市公司的业绩也超出预期的难看。尽管11月以来,多项政策利好令投资者看到了希望,但是多数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政策对上市公司业绩的提振作用在今年内难以体现。
根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10月31日,共有533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08年年报预测;其中预忧的家数达到237家,占比高达44.47%。其中,中小板和主板预忧家数分别为76家和161家,并且在主板报忧的公司中,有70家都是“首亏”,已经在某种程度显示了上市公司生存状态堪忧的事实。
存货激增面临减值风险
Wind资讯统计显示,前三季度超过六成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出现下降。存货占用资金过多成为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经济继续低迷,某些行业存货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减值风险,导致经营和财务状况更加恶化。
原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回落是10月PPI大幅回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些行业积压存货也最多。如钢铁行业相关上市公司9月30日存货达到2463亿元,较年初增加了822亿元,增幅高达50.09%。
平安证券分析师聂秀欣指出,对于钢厂来说,目前最大的风险是存货跌价的风险。在需求下滑和价格下跌的双重打击下,年末大额存货跌价计提不可避免。
此外,三季度末显示1602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净额较年初增加了4倍。“在许多公司收入和利润都有所下降的背景下,急剧增加的应收账款意味着资产质量下降。如果回款不顺利,上市公司肯定要在年报中增加呆坏账计提的绝对金额。”
投资损失扩大
国内A股市场的大跌和海外金融危机的蔓延,也令许多上市公司投资损失加大。wind数据统计,前三季度可比上市公司总共计提了1759.77亿元减值准备,同比多了952.34亿元。其中对海外投资计提的减值损失占了绝大部分。
这其中就包括东方航空和中国国航,最新公告显示,两公司合约公允价值损失分别为18亿元和31亿元。王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