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5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我扫了一桌人吃野生动物的兴
· 朱元璋计谋多会做人很快得到重用和提拔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朱元璋计谋多会做人很快得到重用和提拔
  吴晗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友情推荐

  吴晗写作的这本帝王传记,始作于60多年前,受到毛泽东的亲自过问与提奖,是帝王传记的巅峰之作。

  朱元璋是古代帝王中的佼佼者,一生吃了很多苦头,做过和尚,讨过饭,他是怎样由一个讨饭的人当上皇帝的呢?有什么秘诀?都知道朱元璋当皇帝后心狠手辣,杀了不少功臣,大兴文字狱,建立锦衣卫……但你是否知道朱元璋当皇帝之前是个英勇睿智的统帅,得到了将士的拥戴,他是怎样由一个宽宏的人变得暴戾呢?

  [上期回顾]

  元朝统治日益腐败,民不聊生,终于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红军起义。这时朱元璋游方结束又回到皇觉寺,但对外界的变动非常关注。一天,一个儿时伙伴写来一封信,让其参加红军队伍,元璋犹豫不定,最后,拿起寺庙中占卜的圣珓投掷,结果都是投奔红军。

  朱元璋很快当了元帅女婿

  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闰三月初一,元璋到了濠州城下。这时元军仍在濠州附近,虽然没有动作,红军还是不敢大意,城墙上布满警戒部队,弓满弦,刀出鞘,巡逻哨探的川流不息。城门的守兵挡住一个丑和尚,只见他穿得极破烂,头裹红巾,堂堂皇皇走进来,毫不害怕。盘问来踪去路,却只说来见郭元帅,更无别话,不由得起了疑心,以为是元军的奸细。三言两语,就闹翻了,不由分说,一索子捆了,派人报告郭元帅,请令旗行刑。郭子兴一想很怪,若是奸细,怎能这般从容?于是骑一匹快马,赶到城门。远远看见四五十个兵围着,人头攒动,指手画脚在呵斥,连忙喝退众兵,只见一个躯干修伟,长得极怪的丑和尚,五花大绑,捆在拴马桩上,相貌虽不整齐,但看着有一种威严的神采,绑着等杀头,并不害怕求饶,眼睛里充满着火气,脸上的肌肉痉挛表情,也告诉了他的愤恨。子兴心里已有点喜欢,下马上前问明底细,喊人松开绑,收为步卒。

  元璋入了伍,参见了队长,逐日跟弟兄们上操,练武艺。体格好,记性又强,不上半个月已是队里顶尖顶上的脚色,几次出城哨探,态度安详,计谋多,有决断,同队的都听调度。每次出去,总是立了功,不损伤一人一卒,喜欢得连队长也遇事和他商量了。不知不觉过了两个多月。一日郭元帅带了亲兵出来巡察,经过元璋的营房,全队排成一字向主帅行礼,元璋个子高大,恰好排在队头。子兴见了,记起那天的事,唤队长问这投效的心地和能耐如何。队长说好,夸是千中选一的人才。子兴也觉得喜欢,就吩咐升元璋为亲兵十夫长,调回帅府当差。

  元璋遇事小心勤快,却又敢作敢为。打起仗总是领头向前,一定打胜仗,也一定完成预期的战果。得到战利品,不管是衣服,是银子,是牲口粮食,总是悉数献给元帅。得到赏赐,又推说功劳是大家的,公公平平分给同伴的战友。说话不多,句句有斤两,又认得一些字,虽不甚通,一有文墨上的事情,譬如元帅的命令,杜遵道、刘福通的文告,以至于战友们的书信,伙伴总找他解说。几个月后,不但在军中有了好名誉,一大堆好话算在名下,甚至连郭元帅也看作心腹,逐渐言听计从了。

  郭元帅的第二夫人张氏,抚养了一个孤女,原是子兴的老友马公临死时托付的,已经成年,甚是贤德。子兴爱惜元璋,要他出死力,和张夫人商量招赘做上门女婿。张夫人也听说元璋才能出众,一力撺掇,就择日替两口子成婚。元璋做了元帅娇客,前程多一层靠山,更何况是元帅主婚,自然满口应承。从此军中就改称元璋为朱公子,有了身份了,起一个官名叫元璋,字国瑞。

  内部矛盾剧烈

  孙德崖一伙四个元帅,都是粗人,说话做事没板眼。处的日子久了,子兴有些看不上眼,商量事情也没有好声气,两下里面和心不和。孙德崖一边人多嘴杂,闹了几次,子兴索性闲在家里,不和他们照面,勉强三五日见面一次,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本来五个元帅一样大,谁也管不了谁,谁也不服谁,齐心还好办事,一闹别扭,各自发号施令,没有个通盘的调度,占了濠州大半年了,各人只管带领部下,向四乡要粮要牲口,竟不能出濠州一步,不像个局面,子兴几次拿话开导,无人理睬,越想越气闷,也就心灰意懒了。元璋看出情势不妙,借个方便劝子兴打起精神,照常和四帅会议办事,假如老闲在私宅,他们四帅合起来,对付一个,这个亏吃了可没说处。子兴听了,勉强出去三四日,又闹脾气了。两边的感情越来越坏,都怕对方下毒手,又在盘算如何收拾人。元璋劝不动子兴,背地里向孙德崖赔小心,说好话,着意联络,以免真个决裂。

  九月间,元相脱脱统番、汉兵数十万攻徐州,招募当地监丁和勇健儿三万人,黄衣黄帽,号为黄军。大军在后,督令黄军攻城,一口气把徐州攻下,见人便杀,见屋便烧,芝麻李落荒逃走,被元兵逮住杀害了。部下彭大、赵均用率领残兵投奔濠州。徐州濠州都是红军,原是一家人,徐州的兵多,占的地方也大,到了濠州以后,竟反客为主,濠州五帅倒要听客人的调度了。彭大、赵均用的到来加剧了郭子兴、孙德崖这些元帅间的矛盾。

  脱脱趁连下徐州、汝宁的兵威,分兵派贾鲁追击彭大、赵均用,进围濠州。大敌当前,红军的头脑们才着慌,大家和好,一心一意地坚守城池。元璋深得军心,成天成夜在城墙上指挥防守,从这年冬天一直到第二年春天,整整被围了五个月,幸得城池坚固,粮食丰足,没有出事。一日元将贾鲁病死,元军围疲了,料再打下去也不见得有把握,兼之军无斗志,只好解围他去。围虽解了,红军也折损了不少人马,吃了大亏。

  彭大、赵均用兴高采烈,彭大自称鲁淮王,均用自称永义王,做起王爷来了。郭子兴和孙德崖五人仍然是元帅。

  朱元璋开始招兵买马

  濠州经过长期围攻,不但粮秣缺乏,兵力也衰减得多。元璋想办法,弄了几引盐,到怀远换了几十石米,献给子兴。细想二王和诸帅,胸襟太窄,眼光太短,怕成不了什么气候,要做一番事业,得凭自己有队伍,才有力量。打定主意,请准了假,回到钟离,竖起招兵大旗。少年伙伴徐达、汤和等几十个人,听说元璋做了红军头目,都来投效。不过十天工夫,就招募了七百人,子兴大喜。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六月,派元璋做镇抚,从此,就一跃成为带兵官了。一年后,又以军功升为总官。

  元璋见彭赵二王管军无纪律,不听劝,也不能改。子兴又兵力单弱,作不了主张。认为一起混下去,会出毛病,不如自己单枪匹马,向外找出路,于是带领贴身伙伴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南游定远。一路招兵买马,组织浩浩荡荡的一支队伍。用朱元璋自己的话来形容,真是:“赤帜蔽野而盈冈。”

  定远人冯国用、国胜(后改名胜)两兄弟,带领部队来投效。元璋端详这两兄弟,装束很像读书人,行动说话都和一般老百姓不同,就问如今该怎么办。国用以为建康(元集庆路,今南京)这地方,形势极好,书上有“龙蟠虎踞”的话,是多少代帝王的都城,先占了这地方做根本,站稳了逐步发展,扩充地盘,多做好事,得到人民的支持,建功立业不是难事。元璋听了极高兴,留下做幕府参谋,把两家部队合并编制,南下攻滁州(今安徽滁县)。在进军滁州的路上,又招了定远人李善长做掌书记。

  滁州守军力量单弱,元璋霎时便占领了这所名城。元璋亲侄文正,姐夫李贞带着外甥保儿(后改名文忠)得到消息,奔来投靠,才知道二哥也已去世了。大家哭了一场,又伤心又欢喜,伤心的是一家人只剩了这几口,欢喜的是这样乱世,还能团聚:“一时会聚如再生,牵衣诉昔以难当。”定远人沐英父母都已死去,孤苦可怜。元璋把这三个孩子都收养作为义子,改姓为朱。沐英在军中称为周舍,又叫沐舍,舍是舍人简称(文武官员的儿子叫舍人)。元璋义子除文正、文忠、沐英以外,还有二十几个。后来所占城池,专用义子作为心腹和将官同守。

  单是用义子监视,还怕诸将靠不住,另一办法是留将士的家眷作抵押。这法子在刚渡江时便实行了。此外,还提防将官和读书人勾结,凡是元朝官吏和儒士,都要由朝廷选用,逃者处死。这是因为读书人谈今说古,拿历史上的事情和现今一比,将官省悟了难免生是非,左思右想,不是好事的缘故。

  当元璋进攻滁州时,濠州的红军内部依然矛盾重重,赵均用被气死,郭子兴被抓,经过一番周旋,郭子兴也带人马一万多人来到滁州。元璋把兵权交出,三万多兵强马壮的队伍,旗帜鲜明,军容整肃,子兴大喜。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