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柒纵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丢下好不容易到手的机会 回国
· 金融专业留学生 不确定的未来
· 海啸搅动的海归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3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丢下好不容易到手的机会 回国
抄底华尔街

  ■想和国际集团签约已经不可能了,这个实习的岗位还能保多久?张平顾不了这些了,多学到一点是一点。

  ■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消息让办公室陷入一片死寂。他们在同情的同时,更担心自己:下一个会是谁?

  回国已经有一个月了。12月起,张平将在父亲的企业里担任分管财务的副总。对于他这个有着美国留学经历、并且在华尔街实习过一年的小伙子来说,担任这个大企业的财务总管绰绰有余。在金融风暴逐渐弥漫开来的时候,张平选择了离开美国,回到浙江温州的老家。对于在华尔街实习的这一年时间,他用“山雨欲来风满楼”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去美国学财务

  六年前,张平去了美国,他选择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会计研究生课程,学习财务知识。当初选择这个专业,还有一段故事。

  原本张平喜欢的是国际贸易,而他父亲的企业也有着许多国际订单,将来可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参与管理父亲的公司。但是,2002年发生的一个事情让他改变了想法。那年春天,一个亲戚由于参与地下钱庄的非法集资,导致资金链断裂,损失了上千万元。事情暴露后,这个亲戚四处躲藏,最终还是被警方抓获。

  非法集资的事情在浙南时有发生,而张平发现,父亲的企业常常也会因资金链的问题,把触角伸到地下钱庄,风险自不必言。所以,准备去美国留学的时候,张平调转了方向。“财务问题是企业的根本所在。”

  想去华尔街

  “父亲送我去美国,本来的打算是让我学成之后回来帮他管理企业,未来接他的班。”但到了美国后,大开眼界的张平突然发现,其实呆在美国才是最好的选择。当时意气风发的他并不会想到,多年之后,他会按照父亲的计划,又乖乖地回到了国内。

  四年的学习生活非常顺利,张平拿着研究生的毕业证书,在美国四处找工作。他有国际贸易专业的经验,又有会计专业的研究生文凭,但他发现,在美国找工作不是一般的难。“9·11事件后,美国压缩了国外留学生在美国的就业几率。”但张平找不到工作,原因并不在此,曾经有一个美国的软件公司聘他做财务顾问,但他上了半年多的班便辞职了,他很想去华尔街看看,那里才是学习金融和财务人士的梦想所在。

  张平设计了一份很好的简历,有目的地向位于华尔街的一些投资公司和金融机构投递,短短两个月投递了60多份,其中就有投向雷曼兄弟、花旗银行的。他还把简历投给一些猎头公司,他在简历上注明:只要能留在华尔街,实习也可以。

  终于找到实习机会

  只有两家猎头公司和他取得了联系,其他的都是石沉大海。但和他联系的猎头公司也没有明确的意向,只是一种礼貌式的回应。张平很失落,“每天都花父母的钱,感觉自己特没用。”沮丧的时候,他甚至想到了回国。

  不久,机会还是来了。去年10月,一个朋友告诉他,可以为他在华尔街的美国国际集团旗下一个保险机构的财务部门谋到一个实习的差事。美国国际集团是全球数一数二的保险公司,这让张平很是兴奋。“在那边实习,将来不一定能签约。”朋友告诫他。但是,能够在华尔街增长阅历,张平什么都不管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

  真正进入华尔街是2007年的10月份,但张平已经感觉到就业形势在恶化,几大投行开始裁人,他所在的美国国际集团也取消了一次大规模的招人计划。原本,美国国际集团每年都会到大学里大规模地招人,还会以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实习机会来吸引名校的学生。但是,当时却异常冷清和低调。看来,自己很长一段时间在华尔街找不到工作,和大气候很有关系,张平有点释然的感觉。

  虽然只是一个实习的岗位,但张平一样可以在国际集团领取薪水,每年大约是4万美元。张平发现,刚毕业的MBA如果能在华尔街找到一份工作,年薪一般能拿到10万美元。在华尔街上班,年薪还是其次的,最主要的是年底的分红和奖金,加起来要远远超过年薪。张平所在财务部门的经理已经有6年的工作经验了,他一年的奖金就在50万美元左右。

  张平去实习的时候已经是年底,该是分红和发奖金的时候了。但是,2007年底的奖金却比往年少了很多,最少的只拿到了往年的一半。许多员工因此抱怨:“我们的经济形势在恶化。”

  张平的妈妈也喜欢炒股,在股市里投资了不少钱。已经在美国感觉到危机的张平打电话回家,建议妈妈空仓。一年之后,妈妈总是以这个电话向身边的朋友炫耀:“在美国留学的儿子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把经济形势分析得这么透彻,要不我就亏惨了。”

  看着那么多朋友离开

  2007年的圣诞节过去了,虽然春天渐渐来临,但美国的经济仍然没有转暖的迹象。在华尔街实习的张平反而感觉到了严冬的来临。

  “我有许多朋友在2008年初的时候辞职,离开了华尔街,有的甚至离开了美国。”张平后来想想,先行离开的朋友算是触觉比较敏锐的人。推荐他实习的那个朋友也辞职了。他是新加坡人,离开前在华尔街的巴黎银行就职。

  2008年的春天,张平接到了他的电话:“我辞职了,要离开美国回国就业。”这位朋友告诉张平,他已经感觉到了美国金融业的危机,“我们的工资降得厉害。”在朋友离开前的一天晚上,张平约他在华尔街的一个咖啡吧吃饭。望着玻璃窗外渐渐变黑的天空和匆匆而过的行人,张平也感觉到了悲观,他突然有了回国的想法。

  随后的几个月里,张平又陆续送走了一些辞职或被裁员的朋友。他所在的这个保险机构也开始裁员。以前抱怨工资和奖金减少的人,都捂紧嘴巴拼命工作。在全美国经济都不景气的情况下,如果被裁员,就会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危险境地。另外一些还在学校读书的朋友选择了读博,希望通过一段缓冲的时间来躲过这一次就业的危机。但这一段危机到底持续多长时间,他们的心里都没有底。

  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向张平袭来。想和国际集团签约已经是不可能的梦想了,而这个实习的岗位还能保存多长时间呢?张平觉得顾不了这些了,能多学到一点是一点。而张平兢兢业业的工作也赢得了部门负责人的称赞。

  回国是最好的选择

  2008年9月中旬,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张平的办公室陷入一片死寂。他们在同情的同时,更担心自己:下一个破产的会是谁呢?而就在这时,美国国际集团的信用等级被下调,正走向破产的边缘。虽然后来有了美联储注资,暂时避免了破产的厄运,但企业的前景仍不明朗。

  张平决定回国。在美国已经没有多少机会留给他了,而父亲的企业正缺人手。

  一个月前,张平终于回到国内。他将用在美国学到的知识打理父亲的企业。至少,父亲的生意还没有受到较大的影响。快报记者 朱俊骏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