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改造疑云追踪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朱善璐要求整体保护老城南
· 多给南京留点遗产
· 流泪的镜头 消失的老城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2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朱善璐要求整体保护老城南
蒋百万故居却正在“发展”的名义下被肢解
  与时间、自然地理与人文高度统一的老城南将成为南京软实力的集中体现。”这是2008年10月15日《南京日报》上一篇文章的结束语。今年5月1日,市委书记朱善璐更是明确提出要“整体保护老城南”。现在的蒋百万故居改造与“展现软实力”和“整体保护”,显然都有不小的差距。

  老城南是

  公认的南京软实力

  身处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文化学者姚先生曾经明确提出,文化就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文化也需要具体的物质载体。南京的灵魂就在于她的老城——她有帝都气象,又有钟山玄武的山水胜景,兼具江南风情的秦淮市井。今天的老城,经过多年的“旧城改造”,残存的老城南传统民居和民国建筑已是古都最后的碎片。因此,每一座传统民居、每一幢民国建筑、每一片历史街区的死与生,都牵系着许多南京人的心。拆去了老宅,迁走了居民,南京的文化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姚先生之所以醉心于提出南京的软实力,是因为他在今年4月14日就看到了快报有关朱善璐对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一段讲话:“南京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其灵魂还在文化。就像夫子庙牌坊上有四个字‘天下文枢’,南京过去是天下文枢,在新一轮发展中,南京应该继续名副其实。”

  这段讲话是朱善璐今年3月底倾听专家意见后的表态:“南京的灵魂在文化,发展基础在人才,发展核心就是要文化制胜,科技创新驱动。”

  专家一致强调

  重点保护老城南

  那么怎样来保护“软实力”呢?在今年3月底,南京在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的专家论证会上,请来的国内重量级专家就多次提到老城南。

  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表示:城南地区应重点保护。城南的遗存是南京最多的,从六朝的繁华至今,这里承载了最密集的文化,具有“千层饼”似的文化积淀。

  两院院士、建设部原副部长周干峙说:“一定要有整体保护的观念。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不能仅仅保护若干点若干片,必须整体保护,南京整个石头城内都应该作为保护范围。”

  而国家文物局前局长谢辰生则强调:“该保护的一定要保护,与项目发展矛盾时要以保护为重。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改善民生都是政府的责任。在原建筑和仿建筑的问题上,要尽可能保存多的原建筑,保持历史遗存的原真性。”

  朱善璐要求

  整体保护老城南

  然而,老城南却屡屡受伤,南京的“软实力”正在消失,南京应该怎么做?据今年5月5日《南京日报》报道,5月1日下午,市委书记朱善璐来到门西地区,踏访居住在危旧房中的市民,他表示,在改造危旧房屋的同时,“整体保护”开发好老城南片区。

  朱善璐说,老城南处处遗迹,是展示南京古都文化的窗口。要高起点做好规划,改造好老城南,打造一个能够充分展示南京古都风韵的秦淮古城……要珍惜并保存好历史街区的古城风貌元素和风格。在改造中要特别注重对古迹的保护……要做好历史文化挖掘工作,认真研究历史文化保护、居民住房改善与产业开发的关系,把门西、门东和中华门外地区一并策划改造为能充分展示南京古都文化的旅游观光休闲老街区。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