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抗击全球金融风暴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总投资250亿 南京南站打造第二个“市中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2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总投资250亿 南京南站打造第二个“市中心”
南京南站效果图

  总投资250亿 南京南站打

  造第二个“市中心”

  Yes

  新增投资?

  今年新增100亿元

  投向八大重点项目

  侧重改善民生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在短短不到40天的时间里,江苏新增100亿元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记者昨天从省财政厅获悉,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出台后,省财政已在短短两周不到的时间里将多头筹措的这100亿元落实到位,目前正在按固定投向和要求抓紧下达。

  这批新增资金将投向哪里、如何分配?本着突出支持重点的要求,省财政厅拟定了八个方面的重点项目并上报省政府。

  2亿元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

  首先是对民生事业的改善。重点项目之一,是加大对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引导。拟将2009年预算准备安排的廉租房建设奖励与徐矿棚户区改造资金2亿元提前到今年使用。

  重点项目之二,加强农村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拟安排16.56亿元。其中,今年追加9.56亿元,提前预支7亿元。全部用于加快脱贫攻坚、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高效设施农业,追加农业保险补贴资金。

  重点项目之三,增加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投入。拟今年追加安排18.91亿元,支持省属高校以奖代补,帮助高校尽快支付工程款和民工工资;支持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重点项目之四,第四季度提高优抚对象及老党员生活补助标准。今年追加安排0.5亿元。

  在改善民生的各项举措中,江苏尤为侧重加大力度保障低收入群体、农村困难群体,除了将村级保运转经费由过去8万元提高至10万元外,还将通过加强廉租房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多重手段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

  加大重大基础设施投入

  其次,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对企业的扶持也是新增资金的重点投入方向。

  重点项目之五,拟今年追加安排27.8亿元,加大支持南京铁路枢纽、加快实施“十一五”铁路规划、连云港25万吨级深水航道工程、太仓港建设投资、机场建设和徐州火车站建设。

  重点项目之六,支持企业扩大生产经营,拟安排21亿元,用于鼓励企业扩大出口,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增加对自主创新、技术改造项目和有市场、有潜力、有前景的企业的信贷支持,促进企业发展。

  重点项目之七,加快推进苏北地区开发建设。拟2008年安排10.93亿元,用于加快南北共建区中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省级开发区基础设施提升建设,支持部分地区发展,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

  重点项目之八,支援绵竹地震灾区加快恢复重建。今年通过压减省直属单位公用经费支出预算安排2.3亿元。

  省市新增资金陆续投放

  新增的这100亿元,有的来自今年的超收财力,有的来自压减省直单位公用经费等多种渠道,省财政在今年预算年初即已确定的“总盘子”基础上再掏大笔财力,充分显示出省委省政府扩大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尽管此前宏观调控政策较紧,但江苏的财政收入依然保持较高增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江苏财政收入增幅达到24.5%,在沿海发达省份中排名第一。在省级财政纷纷下达新增资金的同时,各省辖市也增加政府主导性项目投资的系列措施,各市级新增财政也在近期陆续到位并下发。与此同时,全省还迅速启动了3000亿元的政府主导性项目。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省市新增资金陆续落实的同时,还将成数倍地带动社会资金。快报记者 郑春平

  ■确保落实效果

  江苏启动重大投资项目动态监测

  快报讯(记者 郑春平)国家及省出台十项举措扩大内需,落实及执行效果如何?日前,江苏省统计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统计部门立即启动动态监测,重点围绕重大投资项目和房地产的发展趋势展开。

  省统计局要求,对重大投资项目特别是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生态环境工程、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项目的启动和实施进程逐项进行重点跟踪监测。对其投资总量、发展进程、结构优化等情况,加强动态监测,随时掌握变动情况,早报告、早反映、早预警。同时,进一步强化新开工投资项目核查制度的实施,确保新开工重大投资项目主要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

  其次,加强对房地产业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测。近来,国家和省市相继出台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对这些情况必须准确掌握并密切关注其实施效果。重点开展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建设等民生安居工程的动态监测工作。对房地产业的投资规模、施工进度、销售状况、房价波动、空置面积、二手房市场等主要情况,也要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反映房地产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NO

  跟风提速?

  南京南站世界最大

  高铁、地铁、公路客运三站合一,全国首创;五条高铁汇集,规模世界第一;公交可直达候车大厅,地下还拥有6万平米的商业城……备受关注的南京南站建设如火如荼。目前,该站的征地拆迁接近尾声,已开始做基础工程。

  在“扩大内需”的大好机遇下,很多工程建设都“大提速”,南京南站是否也会“跟风”?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包文琪昨天明确表示不会,“必须科学地安排,不能搞跨越式建设。否则建成后高铁跑不到350公里,或者半年后路基就变形了,这可要不得。”根据计划,该站争取在2012年1月正式启用。届时将成为继老城区、河西新城以外南京另一个核心板块。

  世界最大:

  五条高铁在此汇集

  “南京南站是京沪高铁最主要的枢纽段。”在施工现场巨幅的规划图前,包文琪一口气说出了京沪高铁及南京南站三个全国、世界之“最”:一是我国建国以来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二是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世界各国一般是一次建成300公里,我们第一次建成就1318公里。”三是达到世界最高轮轨时速纪录350公里。而作为最大枢纽的南京南站,规模也创下全国乃至世界之最,链接五条高等级铁路,分别是: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城际铁路、宁安铁路、宁杭城际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其中,沪宁城际铁路到了仙西站,通过仙西联络线进入南京南站。

  南京市副市长陆冰则表示,11月24日省委省政府领导在南京调研,多次提到南京南站的建设,并指出要将南京南站建成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工程。而“中国最大”也就意味着世界最大,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个枢纽站能达到南京南站建成后的客流量。据悉,南京南站客流量预计是8000万人次。

  不同之处:

  站台“悬空”12.5米

  南京南站占地面积约1000亩,建筑总面积近40万平方米,主客运站房面积8万平方米。这个被称作“航母式”的铁路枢纽,与现在的南京站相比,究竟有哪些显著的不同?

  包文琪介绍说,不同点主要有三:第一,现在的南京站是“落地”的,而南京南站则是“悬空”的,站台“架空”高度达12.5米,候车大厅“架空”高度达24.5米;第二,站场设置不同。南京站只有一个站场,主要连接城际铁路、普通旅客列车和火车,而南京南站有三个站场(京沪站场、沪汉蓉站场、宁安站场),分别连接五条高等级铁路线,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第三个不同点,在于两个站点与不同交通体系的连接,南京南站汇集了五种交通体系:铁路、地铁、轻轨、长途汽车和公交。

  24.5米高候车大厅,公交车可直达

  显然,五大交通体系在此汇集,意味着南京南站的综合交通枢纽将相应包括铁路站、公路客运站、地铁站、公交站。这些站点将集中在地面部分(高度正负为零)。这么多站点在此交会,会不会导致旅客在换乘不同的交通工具时拎着行李“疲于奔命”呢?据介绍,五种交通模式建成后将做到“无缝连接”,通过近200部电梯的有机运转,实现以人为本“零换乘”。除了自动扶梯外,还配备了直上直下的“高速”电梯。

  根据预测,以公交、出租车等非轨道交通方式出入南京南站的客流比例占50%至55%。为此,南京南站附近将设置20至25条城市公交线路,同时还有700多个出租车停车位。在候车大厅的高架平台上,专门隔离出了一个公交车的下客区,这样,公交车、旅游车也可以直接把旅客送到车站候车室。这意味着乘客可以乘坐公交车直接开上24.5米高的候车大厅,在零换乘基础上实现真正的“立体交通”。

  同时,站东路宽度达60米、站西路宽度达50米,“这在所有的火车站中应是比较宽的,因为五条交通体系汇集在此,人流、车流大量集中,否则不能满足需求。”

  6万平米地下商区,独一无二

  南京南站的结构复杂程度及创新措施,不但在于“高空”,也在于“地下”。地下负一、负二层为地铁站,设有地铁1号线南延线、3号线、6号线、机场轻轨线。另据介绍,整个枢纽工程还将建设一个6万平方米的地下商业设施,“预计一部分做商城,一部分做地下停车场,具体规划及分配将在建成后移交给市政府决策。”据悉,在铁路枢纽地下建设如此大规模商业设施的,南京南站也是全国第一个。

  打造第二个“南京市中心”

  在南京南站的建设中,南京是按照“金陵门户,秦淮陆港”的定位进行规划的,围绕南京南站,南京将进一步改善周围6平方公里的交通体系,建成后,这里成为仅次于新街口的第二个城市中心。“南京今后的重大机遇之一,就是铁路枢纽。”副市长陆冰说。

  在6平方公里的外围,将形成“两横两纵”的快速通道,第一横绕城公路将拓宽抬高,玉兰路可打通从地面穿过高架直接连到南京南站。第二横宏运大道将从现在的双向四车道拓宽成双向六车道。两纵是双龙街改造,由现在的60米拓宽为76米;机场路拓宽至双向八车道,然后修建4个大转盘形成快速交通体系。

  围绕规划建设目标,南京南站的主站房投资约50亿元,交通、电力、排水、照明和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投资大约200亿元。自今年7月1日动工后,南京南站工程眼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站前工程。

  快报记者 毛丽萍 郑春平

  ■相关新闻

  秦淮河特大桥

  年底半幅贯通

  快报讯(记者 郑春平 毛丽萍) 绕越高速,一直被誉为南京的大外环,建成后,将大大缓解绕城路的交通压力,过境车辆可以从此分流。秦淮河特大桥作为绕越高速的节点工程,昨天,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主墩桩基施工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底实现半幅贯通。不过,市交通局副局长李颜平透露,实际上在远期规划中,绕越“大外环”外还规划有一个“环”,目前路幅已全部作了预留。

  据介绍,全长1765米的秦淮河特大桥在江宁南部跨越秦淮河,主跨长112米。预计明年4月底全部贯通,2010年正式通车。起点与南京长江三桥东南岸接线相接,终点与沪宁高速交叉。

  至于大外环外还“套”一个环,李副局长介绍,大概路线从龙潭到铜井,串起汤山、湖熟、禄口等镇,目前这个“环”大多是二级路,局部一级路,“路幅全部预留了,相信随着城市发展,今后这个环肯定也是个高速公路环。”

  南京交通集团

  投融资双超百亿

  快报讯(记者 毛丽萍 郑春平) 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重中之重。根据最新统计,截至11月25日,南京市交通集团2008年已实际完成投资114.8亿元,完成融资157.5亿元,首次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

  绕越高速公路、长江四桥、京沪高铁、沪宁城铁、南京地铁……交通集团投融资成果有力推进了一系列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面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战略合作的同时,交通集团还全面拓展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并开展了多种融资模式的创新。

  南京市副市长陆冰表示,中央决策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这对南京而言是一大机遇。“刚刚结束的城市论坛带动了南京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现在要上的项目都是好项目,完全符合国家鼓励与引导的方向,例如交通、环保、保障性住房等,这些对南京的城市发展都很有利。”据介绍,2008年南京投入352.8亿元用于城市建设的目标将圆满完成,明年预计将安排城建资金400亿元。

  声音

  18万亿豪言壮语背后:

  地方财力实无力撬动

  ■如要实现地方政府18万亿的投资,则必须放弃财政赤字可控性的要求;

  ■如果要保证赤字的可控性,则必须让地方政府食言

  上周,有媒体报道,为保增长拉动内需,全国各地投资总额已逾6万亿。可是短短一个星期之后,地方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的数字已经膨胀到18万亿,远远超过了中央提出的4万亿。

  在各地政府豪言状语的背后,记者发现,地方财政力量实际上无力负担这么庞大的开支。

  地方财政最多撬动10万亿

  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负责人王军表示,未来几年我国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将不可避免地有所增加,但是他同时强调,这些赤字将在国家可控范围之内。

  江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魏凤春告诉记者,财政赤字/GDP的结果小于3%,就可以理解为是处于可控范围的标准。

  中国经济增长能够保持8%的增长率,按照2007年GDP的基数计算,未来3年,我国可控范围内的财政赤字为7990亿、8629亿、9320亿。三年的财政赤字总额约2.59万亿。

  一般而言,政府投资会带动社会资金跟进投资。记者了解到,1998-2002年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的乘数效应是3.2倍。如果未来3年的乘数效应与10年前相似,那么,地方财政可撬动的资金是8万多亿。

  两者相加,政府财政赤字与地方撬动资金在未来三年的总和逾10万亿。

  “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可能远不如十年前。”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十年前,由于基础设施回报率较高、住房制度改革,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较高。而如今基础设施回报率出现负增长、房地产业进入调整,乘数效应应该达不到3.2倍。

  由此可知,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我国地方政府未来3年可撬动的投资总额为10万亿。如果一旦突破10万亿关口,很可能面临财政赤字无法控制的结局。

  允许地方发债?风险太大

  魏凤春告诉记者,按照现行的预算法要求,地方政府不允许有财政赤字,所以地方政府支撑的财政赤字在理论上是零。

  为了让地方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保增长的目的,有专家已经开始呼吁给各个地方发行债券的权力。

  “允许地方发债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困难也很大。既需要修改法律,又不要出现广国投现象。”魏凤春表示,要实现地方发债的目的,有两种方法可以尝试。一是直接修改预算法,二是让地方政府通过企业主体来发债。“但是无论地方政府发多少债,中央政府是最后公共风险的承担者。”

  实业界和银行鲜有表态

  根据各地的投资规划,这18万亿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实业界以及银行。然而有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目前只看到各级政府的热情,而实业界和银行的声音却很少听到。因此他建议,地方政府的投资要取得成功,既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政府间的合作,更需要地方各界的配合,防止产能过剩。

  该专家表示,目前我国正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这也是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政府的巨大投资应该趁这个机会,积极扶持符合节能减排的产业,同时也需要防止因为政府投资的介入而导致部分资源品价格的扭曲,导致产能过剩。因此他建议,各个地方政府应该在巨大投资之前加强沟通,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使本次保增长落到实处。

  地方财政存隐性压力

  在显性的财政压力下面,隐藏的是隐性的财政压力。魏凤春向记者表示,这是市场最容易忘记的地方。

  记者了解到,自从分税制实行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土地出让及其衍生品的价格上涨。在“经营城市”的理念指引下,不少城市为了提高土地拍卖收入,积极推动房价上涨。但是在今年,不少城市房价下跌,土地流标流拍,土地财政遭遇挑战。

  因此,魏凤春认为,前几年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情况不太可能出现了。不仅如此,前几年充裕的财力使得政府推迟了很多制度性的改革,从而加重了负担。比如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用品定价的改革等。

  他表示,或许减税在长期内会增加政府的收入,但它必然会减少政府当期的财政收入。在外部冲击时时存在的背景下,如果没有相应的弥补措施,财政压力增大引发的风险则难以控制。不仅如此,政府在财政充裕时增加的支出具有极强的刚性,在财政收入下降时,如果这部分支出不增加甚至下降,政府的承诺便变得不可信,这会严重地影响政策的效果。

  快报记者 阮奇

  南京:

  每招一人每月至少补贴656元

  ■困难企业可缓缴社保费半年

  ■企业不得裁减老职工

  

  快报讯(记者 项凤华)昨天,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殷民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南京将通过综合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单位招用失业人员的引导力度。同时还透露,对于失业保险的参保费率问题,南京近期将有大的调整动作。

  据介绍,为了鼓励企业招用下岗失业、就业困难人员,南京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是指符合条件的单位新增岗位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政府按实际招用人数给予全额社保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按照目前最低月缴费基数1369元计算,如果企业参加全部五项社会保险,补贴每人每月至少约456元。

  岗位补贴指符合条件的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根据实际招用的就业困难人员人数,在相应期限内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200元补贴。

  “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只要吸纳一个就业困难人员,单位每月就可享受社保、岗位补贴共656元,应该说大大减轻了用工负担。”南京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延振宁介绍说。

  此外,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渡难关,南京日前还出台了一些新措施,缓解困难企业社会保险缴费压力。除医保外的社保费缓缴期放宽至6个月,适度降低补缴社保费产生的滞纳金水平等等。

  最令人关注的是,南京市规定:非本人原因,企业不得裁减工龄满30年或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老职工,以及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规定的不得裁减的人员。

  [ 让企业有信心,让职工有信心 ]

  有钱出钱:

  江苏多掏20亿帮企业“过冬”

  昨天,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江苏将新增20亿元支持企业发展。对江苏大大小小的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个“暖人心”的好消息。

  据省发改委主任毛伟明介绍,20亿元将“掰”成三块来花,5亿元主要用于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鼓励重点新建产业项目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企业竞争能力;5亿元支持企业扩大外贸出口,主要有用于补贴出口企业退税差额、给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一定比例贴息等;还有10亿元用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用于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20亿元不是个小数目,如何保证这些资金用到刀刃上?毛伟明说,使用资金比争取资金更重要。省委省政府已经布置有关部门着手对20亿资金的使用方向提出实施方案,要保证资金用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上,并且中央也有严格要求,防止重复投资、盲目建设,严格禁止用于楼堂馆所的建设等,江苏一定会严格把关。

  政府掏出这么多资金,哪些企业能够享受到这些扶持政策呢?对此财政厅副厅长江建平表示,这次一定会采用快速简便高效的操作,让资金尽快落实到企业中去。用于扶持企业自主创新的5亿元会分解到各个市县,每个区县有500万。这500万交给区县去操作,选择五家以内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把项目报上来之后,半个月内资金就直接下到企业,不用企业申报。这部分资金支持的产业是有重点的,如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新型环保等新兴产业,以及冶金、轻纺、建材三大传统优势产业,支持的企业也要是有重点投资项目的大中型骨干企业。

  快报记者 陈英

  有力出力:

  对失业人员进行免费培训

  记者昨天从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江苏日前出台了《关于落实面向基层服务企业十项措施的意见》,以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

  放宽贷款限制,提高岗位补贴标准

  国家有关部门日前已发文,将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条件放宽到200万元。江苏省将进一步放宽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贷款额度及担保手续等限制,简化操作程序。同时,对吸纳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的企业全面到位地落实各项社保补贴政策,适当扩大享受岗位补贴的公益性岗位范围,并尽可能提高岗位补贴标准。

  困难企业可缓缴社保基金

  新措施明确,对使用农民工较多、五项社会保险统一征缴确有困难的企业,支持其先行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对暂时确实无力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困难企业,可允许其先行参加住院基本医疗保险或大病医疗保险。

  失业人员生病可报销部分费用

  对于下岗失业的人员,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介绍,首先将确保失业人员及时领到失业金(目前江苏省失业保险金月平均发放标准为461元)。其次,失业人员可以免费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培训,到人才市场找工作也免费。

  如果失业人员生病了,还可以报销一部分费用。如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门诊医疗费,按其失业保险金标准的10%按月发给个人;在统筹地区劳动部门指定医院住院医疗,按50%左右核报,但最高不得超过其应享受失业保险金的4倍,具体补助标准由各统筹地区自行确定。快报记者 项凤华

  苏州:

  毕业生、下岗人员去见习将有“生活费”

  ■下调职工医疗保险

  ■企业开展技能培训 ,财政给予培训补贴

  

  昨天,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服务经济服务企业的意见》,出台的12条扶助政策有望帮助企业过“冬”——

  记者了解到,对于占到苏州市企业比重99%以上的中小企业来说,12项政策中,关于降低贷款门槛的意见尤为引人注目。根据该项意见,如果该类企业当年吸纳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即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现行的上限100万元提高至200万元。

  此外,《意见》再次明确:2009年1月起至2010年12月期间,苏州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人单位征缴费率由现行统一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9%缴纳下调为8%。

  同时,《意见》还规定企业吸纳持《再就业优惠证》的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给予单位用工补贴。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负责人说,对经企业自主申报、核准列入试点开展企业内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的企业,按取得高级工、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分别给予企业300元/人、500元/人的培训补贴。

  那么,万一遭遇失业怎么办?该负责人解释,苏州市户籍的可领取每月最低失业保险金,以及10%的医疗补助。“对于外来务工人员,企业已交失业保险的,也可获得一定失业金。”

  此外,苏州将认定一批青年见习和创业实训基地的企业,并将这些青年的年龄从16—25岁放宽到30岁。让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的大中专毕业生、城镇下岗人员到企业见习3-6个月,由政府按照最低工资一定比例发放生活补贴。

  快报记者 陈泓江

  见习记者 何寅平

  ■企业出手

  苏宁招聘吸引众多名校学子

  2009届的大学生即将毕业,不少企业都减少或暂停了吸纳新人的计划。不过,苏宁电器却在此时宣布计划招聘2000名毕业生。报道刊出后,苏宁接收到的电子简历就增加了60%左右,咨询热线也响个不停。

  据了解,苏宁此次的2000人招聘计划中,预计1000名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1000名大专毕业生。苏宁电器人力资源中心副总监唐小春告诉记者,在收到的书面简历、电子简历中,有30%是拥有硕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中国一流高等学府。

  唐小春表示,和以往相比,此次招聘中,硕士生的比例明显提高。此外,在投递简历的毕业生中,大部分都是学习经济类、企业管理类和营销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和这些应届毕业生交流,我们也发现,他们之所以想进入苏宁主要还是看中了未来发展的潜力,他们大多认为苏宁是个不错的发展平台。”唐小春说,苏宁近期也增加了新晋加盟员工的薪资,再加上入职后,新人将有机会参与一系列的培训,对自身的发展十分有利。

  据了解,每一个大学生进入到苏宁的工作体系,都必须经历封闭式集训。集训内容包括正规化军事训练、企业文化、企业组织架构和各项管理职能的公共课培训。除此之外,还要进行为期2个月的连锁店、物流、售后、客户服务等四大终端的轮岗,以及进入部门后的部门带教、日常培训考核等。

  记者了解到,从1993年起苏宁就开始引进应届大学生。现任苏宁副总的金明就是1993届南师大应届本科生,现在公司董秘任峻、人力资源中心副总监唐小春等都是集团1999年引进的应届本科生。

  快报记者 张波

  众多名校学生在苏宁招聘台前排起长队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