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天去超市购物,交款之际,老公看着几大口袋的食品,突然问了一句:“我们每个月要花多少钱买吃的?”我答道:“大概每月每人500元吧。当然,不算下馆子和请客的钱。”
回家之后,认真作了每人每月食品支出的分项计算:
8公斤粮食,大约30元。也常用馒头、包子等成品替代,加起来40元。
15公斤蔬菜,按平均每公斤4元计算,大概60元。
10公斤牛奶或酸奶,按每公斤10元的高价计算,花费100元。
2公斤鸡蛋(30个),花费20元。
3公斤肉或鱼,平均花费90元。
7公斤水果,冬夏平均,约花费50元。
此外还有豆类、芝麻、花生、坚果等,计50元。
油脂和调味品等,50元。
总共460元,加上购买面包和速冻食品等的费用,约计500元。
老公惊叹道:“原来过日子这么便宜!”我说:“如果降低商品品质,还可减少到350元呢。不过,我们现在经常在超市购买绿色食品认证蔬果或品牌蔬果,所以实际上花费要高100多元。此外,朋友送来的茶叶未计入内。”“可是,”老公困惑地说,“我看在超市交款的时候,很多人没买多少东西,花的钱和我们那几大包也差不多啊。难道说,食品之间的价格真有那么大的差距吗?”
我回答道:“当然啦。看看他们买的是什么东西?甜饮料、零食、饼干蛋糕、加工肉制品,还有酒类,这些都很贵啊。1瓶甜饮料就要花4.5元,相当于3杯牛奶!25克膨化食品就要花两三元呢,相当于1公斤大米!50克话梅干需要4元钱,相当于2公斤多西瓜!你再想一想,若要从营养价值来算,性价比的差距又是多少倍?很多加工食品,无非是糖多、油多、添加剂多,吃起来方便可口罢了。至于酒类和甜饮料,本来就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老公感叹:“看来,把钱花在不同食品上,效益真是天壤之别。”我拿出在课堂上的那一套说辞继续下去:“食品的价格与营养价值没有关系,只与市场需求和成本有关系。一捆菠菜在中国买只有一两元钱,如果到欧洲买就是四五个欧元……”
(来源:女人是家庭的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