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邪跟貔貅是一回事吗?二者有没有区别?辟邪它到底是不是镇墓兽?如果是,人们为什么选择它,它又是何时走上墓道的?
霍去病陵墓神道石刻
洛阳出土的东汉辟邪
春秋时期的辟邪跟镇墓完全不搭调?
辟邪是镇墓兽吗?为解开这个答案,《发现周刊》记者联系了南京博物院的考古专家王奇志,王奇志告诉记者,其实,早在辟邪形象出现之前,人们就可能开始使用动物镇墓了,而且就是货真价实的动物。例如,在新石器时代的墓葬,考古人员就发现过鹿骨和野猪骨,不过,由于缺乏文字,至今还没有办法界定这些动物是一般的陪葬品,还是特地用来镇墓辟邪的。
不管怎么说,在古人的观念中,大概觉得一般的动物似乎还不够强大,不能达到完全降妖伏魔的目的。因此,春秋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一种人、兽、鸟三者合一的“怪物”来镇墓。而到了战国时期的楚国,更是开始大量使用镇墓兽,不过,“这些镇墓兽大多是木质的和骨质的,少数是陶质的,而且个头也很小。金属和石制品较为少见。”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辟邪”这个词出现了,在《左传·昭公十六年》中就提到,“辟邪之人,而皆及执政,是先王无刑法也。”不过在这里,辟邪不是一种动物的名称,而是通假“僻邪”,是个形容词,意思是邪恶不正。
如此说来,即使在战国时期,作为动物形象的辟邪,还根本没有出现,但是到了南朝,它为何又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了?
一名大力士为辟邪的登场做了准备?
为弄清这些问题,记者联系上了《万家灯火》主讲人、知名考古学者王涛,他告诉记者,其实,六朝石刻辟邪的大量出现,并非突然兴起,而是要追溯到“神道文化”,要说“神道文化”,就得先说说“坟”和“墓”。
墓是埋葬死者的穴,而坟是墓穴上的封土。在孔子以前,人死后只有墓而没有坟。孔子年幼丧父,17岁的时候,母亲也去世了,他埋葬母亲后,在墓前加了封土,以希望自己四处讲学归来,还能找到母亲的墓,在她的坟墓前祭扫。
自从孔子将“坟”与“墓”合二为一。古代的墓葬制度就越来越讲究了。自秦代以后,人们除了在墓内放置一些辟邪之物用于镇墓,也开始在陵墓前摆放石兽和石翁仲。
“石翁仲,就是石头做的翁仲,”王涛解释说,“据说,翁仲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一身英气高大伟岸,在抗击匈奴的战役中屡建奇功,可惜英年早逝。秦始皇为了纪念翁仲,将它的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皇帝都如此厚爱翁仲,于是后人纷纷效仿,甚至有人把翁仲石刻立到陵墓前。”
“陵寝前开始出现石翁仲和石兽,神道就随之出现了。”王涛告诉记者,《后汉书》记载:“大为修冢茔,开神道。”李贤注:“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这也是史料中有关于神道的最早记载。
那么,到底是谁的陵墓前第一次出现了神道了呢?
霍去病神道上有没有辟邪?
南京博物院的庞欧告诉记者,“汉代大将霍去病的神道是目前被发现最早的神道。”
霍去病陵墓的神道上有些什么呢?辟邪在其中吗?
据专家介绍,霍去病墓前一共有14件石刻,包括马、卧马、小卧象、卧牛、卧猪、怪兽食羊、马踏匈奴等。其中马踏匈奴被认为是霍去病的精神象征,“当时的人相信来世,达官显贵在陵寝前的神道上摆设镇墓兽,除了驱邪辟恶外,还有在身后也享受排场和富贵的含义。”
可惜,由于还没有掌握镂刻巨石的技术以及工具的缺乏,霍去病墓前的石刻还相当程度受制于石材形状,只有尽量选取与准备雕成的造型的轮廓大致近似的石材,以求进行最少量的修凿加工。
自霍去病之后,镇墓兽便开始在神道上大出风头。
尽管辟邪还没有走上霍去病的神道,但也是在西汉时期,史书上出现了关于辟邪这种动物的记载。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著《急就篇》卷3记载:“射魑辟邪除群凶。”唐代颜师古注:“射魑、辟邪,皆神兽名也……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在这里,辟邪不再是个形容词。也就是说,在西汉时期,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辟邪已经出现了,它是人们加以想象后,虚构出来的一种神兽,能驱除妖邪。
而在《汉书·西域传》中,更有一段关于辟邪形象的简短记载,“乌戈山离国有桃拔、狮子、犀牛”。对这段记载,汉代文学家孟康还特别做过注释,“桃拔,似鹿尾长,独角者称为天鹿,两角者称为辟邪。”
辟邪出现了,神道也出现了,但是辟邪却为什么迟迟“不肯”站到神道上去?
辟邪何时当了神道“主角”
在经历了漫长的“就职”铺垫后,终于,在东汉时期,辟邪正式登上了神道。
南京博物院的庞欧告诉记者,东汉初年,神道两侧设置石兽被定成了制度,“据东汉《风俗通》记载,神道石兽的作用主要是趋吉祥、驱除鬼怪和象征墓主身份及地位,如东汉光武帝刘秀的陵墓神道上就置有高大的象、马等石兽雕塑。上行下效,王公贵族也竞相效仿。”
而据宋代人赵明诚的《金石录》记载,东汉时期,一些官员的墓前均设有两只铭文石兽,其中一只,腿上刻有“天禄”、另一只则刻有“辟邪”字样。与此同时,辟邪的形象也出现在了铜镜上。
而到了南朝时期,“陵墓神道石兽造型趋于一致,形成定制,而且有严格的等级区别:皇帝陵墓神道石兽,独角、双角各一;王侯陵墓神道石兽皆无角;石兽均有双翼,也就是辟邪。”
这些王侯将相神道前面的镇墓石刻,它们的相貌除了头顶的角外,几乎是一模一样。至于究竟它们谁是真正的辟邪?在古代已经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现象,而且至今学术界还有争执。
曹操改革丧葬让辟邪独霸墓道?
从汉代起,辟邪开始在神道上出现,但并不抢眼。然而,从墓前的考古发掘来看,到了六朝时期,辟邪却一跃成了陵寝前最主要的镇墓兽。它是怎么当上镇墓兽“代言人”的呢?
王涛详细谈起了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说起来还和曹操有关。
东汉末年,厚葬的风气盛行,为父母打造豪华陵寝的子女甚至可以被推举为“孝廉”,成为官吏的选拔对象。一些没有经济实力的子女怕背上不孝的骂名,甚至倾家荡产修筑神道来厚葬父母。曹操考察到这一社会现象后觉得非常不妥,他开始推行简葬制度,要求大幅缩减陵寝的规模。
陵寝的规模小了,这就意味着神道上再也放不下太多的瑞兽。在取舍过程中,人们选择了外形威武的狮子。于是狮子逐渐成了神道上最主要的瑞兽。再到接下来的六朝时期,和狮子“沾亲带故”的辟邪被用到王侯的陵墓神道上。而王侯的墓葬,相对皇帝来说,要多得多。所以辟邪也就比较多了。
虽然到了后来的唐宋时期,随着简葬制度的逐渐消亡,墓葬文物中再次出现了各种镇墓兽,不过,辟邪在人们心中镇墓兽“代言人”身份已经根深蒂固了。
如此说来,辟邪的确是“专业”的镇墓兽了。那么,南京人对它的喜爱,难道就是出于这个理由吗?似乎说不过去。
于是,不少人说,南京人喜欢的是貔貅,而不是辟邪。而且,记者仔细分辨后发现:辟邪和貔貅的长相确实非常相似,外貌也像,发音也像,它们难道是同一种东西吗?
辟邪和貔貅到底是啥关系?
南京大学历史系的范毓周教授详细向记者介绍了貔貅的来历。
貔貅这种动物生活在3000多年前,它们威武有力、性格彪悍,是和老虎、豹子一样令人生畏的动物。
比如,《尚书·牧誓》中讲到,周武王姬发在牧野誓师讨伐商纣王时,就曾经用“如虎如貔”来形容他手下的士兵。这个意思是说,他的士兵就像老虎和貔貅这两种猛兽一样,威武有力而且英勇善战。
而在《逸周书·周祝》中也曾提到,“山之深也,虎豹貔貅何为可服?”再次把貔貅和老虎、豹子这样的猛兽相提并论。
范毓周认为,尽管周武王见到的貔貅到底什么样,今天已经无从考证了,但从这些文字中看得出,它的确是类似于狮子一样的猛兽。
可是,这种长着翅膀的猛兽为什么今天看不到了?
“我们今天看到貔貅,已经和书上记载的不是一回事情了,”范毓周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貔貅的形象,有一个演化的过程。”
“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有使臣把狮子作为礼物带到了中原,狮子的形象酷似史书上的貔貅,所以汉代很长一段时期,人们都管狮子石刻叫貔貅,这种叫法流传至今仍有一定影响力。所以不少外地游客来南京,见到与狮子酷似的辟邪,就会叫成貔貅。”
那么,辟邪和貔貅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关于这个问题,范毓周说,“有人认为辟邪和貔貅是两种瑞兽,其实,貔貅只是辟邪另一种叫法。一般来说,我国南方习惯称‘貔貅’,北方习惯称‘辟邪’。指的是同一种东西。”
辟邪的祖先其实就是一只镇墓兽?
但是,关于辟邪和貔貅的关系,王奇志的观点却与范毓周有分歧,他认为,“现代人经常把辟邪和貔貅混为一谈。其实,辟邪和貔貅是两码事,辟邪是一种瑞兽,就是放在墓前的,是镇守帝王阴宅的。而貔貅就不好说了。”不过,不管名称怎么叫,它们都是看守帝王阴宅的镇墓兽。
王奇志认为,辟邪的形象很可能来自战国时期的铜雕。例如,河北平山战国时期中山王陵,就曾出土过一个错金银有翼神兽,这个长着翅膀的铜雕神兽,也许就是辟邪的雏形。
王奇志说,正式的辟邪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西域乌弋山离国,进入中原以后,被制成钟放在殿阁宫苑前,供大家参观。东汉时候,石制天禄、辟邪置于墓前,给帝王们看阴宅。到南朝,成了一种帝王贵族们的丧葬习俗。
一些银行门口站岗的到底是貔貅还是辟邪
王涛认为,其实在古代,辟邪不仅仅用来充当镇墓神兽。南朝时期,有的官府门前也摆放两尊辟邪,营造威严肃穆的气氛,并且,因为辟邪头生两角,也有用犄角制裁不法之徒的寓意。看到官府门前摆放辟邪,不少大户人家也开始效仿,用辟邪威严的形象来镇宅护院,同时也炫耀自己显赫的社会地位。
不过,辟邪镇守阳宅的功能,现在似乎已经很少见了。
但是,对王涛的观点,其他一些专家持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辟邪作为镇宅瑞兽,缺少证据支持,仅仅是一种推测。
过去大户人家和官府门口放的是石狮子,而不是辟邪。一个证据就是,《红楼梦》中讲到黛玉初至贾府门前,有这样一段描写: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如今,在很多银行的大门两侧,都端坐两尊石兽雕塑当“门神”。之所以如此做,是人们认为它是貔貅。而貔貅为什么大受欢迎?据说,貔貅喜欢吞食金银珠宝,吃得量多了以后,就由内而外散发出珠光宝气,深得玉皇大帝的宠爱。不过,由于它实在太贪吃,免不了会拉肚子,有一次实在忍不住就随地大小便了。这还了得,玉皇大帝龙颜大怒,一巴掌就照它打下去,正好打在了屁股上。结果,它的肛门就被玉帝的“神手”封了起来。从此貔貅吞下的金银珠宝只能进不能出,于是貔貅就成了聚财的吉祥物。
有了这个画龙点睛似的传说,貔貅形象在民间大受欢迎,南京各景点的貔貅工艺品火得一塌糊涂。
既然是大家都喜爱的瑞兽,人们也在貔貅身上添加了不少可爱的元素。民间甚至有说一法,认为貔貅习性懒惰非常喜欢睡觉,所以,不论是供奉在家中还是随身携带,每天都最好把它拿起来摸一摸,玩一玩,要叫醒它,这样财运才会随之而来。在香港,有的人带着貔貅形象的玉器去打麻将,甚至会遭到牌友的拒绝。
这种说法当然没有科学根据。
但银行门口的石兽是不是貔貅呢?去细看一下就知道了。如果没有翅膀,那就是狮子;如果有,则应是辟邪。
中山门青铜辟邪的原型一直是在守墓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倪建林教授对雕塑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中山门外的青铜辟邪,它的原型就在南京栖霞区的一座古墓附近,而这所古墓的主人则是南朝的一位王侯。除了这尊辟邪,在南朝的很多墓葬附近,都发现了辟邪。
古人为什么要在墓地里放上辟邪?是不是像它的名称那样,辟邪就是用来辟邪的?
王奇志认为,“古人在墓葬中使用辟邪,是因为他们认为,辟邪能降妖伏魔,阻挡阴间鬼怪来侵扰死者灵魂,起到镇墓的作用。”
记者又翻开了现代汉语词典,其中对辟邪的解释是“避免或驱除邪祟。表示降伏妖魔鬼怪使不侵扰人的意思。”如此说来,辟邪是不折不扣的镇墓兽。
不过,从今天的考古挖掘来看,人们一开始并没有选择用辟邪来镇墓。比如,在南京博物院的展厅内,人们可看到时间更久远的镇墓用具——玉。这些玉,出土于南京北阴阳营一带5000多年前的墓葬中,有的玉是含在墓主的嘴巴里,有的塞在肛门里,有的握在手上。王奇志告诉记者,“这些玉其实和后来的镇墓兽一样,古人都认为它们能降妖伏魔,保护死者灵魂。”
王奇志肯定地对记者说,不过,不管名称怎么叫,它们都是看守帝王阴宅的镇墓兽。
我们的调查到此似乎可以结束,然而问题又来了,在调查过程中,有关方面称,中山门外的那尊铜兽,根本就不是辟邪。那么,辟邪应该是什么样的?南京到底有没真正的辟邪?如果有,它们在哪里?现状又如何?
快报记者 杨成 胡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