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阅读周刊·视线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那时的美国人“像畜生一样生活”
· 最后一只旅鸽
· “美国不会重演1929年后的大萧条”
· 中日国名翻译大比拼
· 英法官假发300年后“下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1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最后一只旅鸽
  1914年9月1日,美国所有的新闻电台都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玛莎于当日下午1时,在辛辛那提动物园去世。玛莎是地球上最后一只旅鸽。

  当旅鸽灭绝之后,人们常常会怀着怨恨之情提起俄亥俄州的那个男子,是他在1900年3月24日这一天,射下了天空中最后的那只野生旅鸽。终于醒悟的人们,试图将幸存在动物园里的旅鸽进行培育。可是,失去了蓝天的旅鸽,已经失去了一切。1909年,剩下最后3只;1914年,剩下最后1只——人们守在鸟笼外,绝望地看着它们一一死去。

  谁又能相信,旅鸽,曾经是地球上数目最多的鸟儿呢?仅仅100年,漫长,却又如此短暂。

  那是1813年的午后,天空中传来一阵巨大而杂乱的鸣叫声,奥杜邦先生抬起头来,他看到:庞大的鸟群,慢慢地遮盖了北美森林的上空,阳光不见了,大地一片昏暗。16公里宽的鸽群,在奥杜邦先生的头顶飞了3天。这位当时最有名的鸟类学家预言:“旅鸽,是绝不会被人类消灭的。”

  这时美洲大陆的旅鸽多达50亿只,约为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5倍。

  可是,欧洲人来了。他们焚烧草地,或者在蓖根下焚烧硫黄,让飞过上空的鸽子窒息而死。他们甚至坐着火车去追赶鸽群。枪击、炮轰、放毒、网捕、火药炸……他们采用丰富想象力所能想出的一切手段,无所不用。捕杀旅鸽不仅用来食用,还用来喂猪,甚至仅仅是为了取乐。

  甚至有人想出这样的方法:把一只旅鸽绑在树枝上,张开罗网。它的同伴们闻讯赶来,于是一一落网。有时候,一次就能捉到上千只。这个方法一定传播得很广,因为他们甚至为那只不幸的旅鸽单独创造了一个名词——媒鸽(stool pigeon)。媒鸽,就是“告密者”最初的称呼。

  1878年,除了密歇根州,美洲已经看不到成群的旅鸽了。人们都清楚这一点,可是密歇根州的枪声从未停止。这一年,密歇根州人为了6万美元的利润,就在靠近佩托斯基的旅鸽筑巢地,捕杀了300万只旅鸽。两年之后,曾经可以遮盖整个天空的鸽群,只剩数千只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人类忙于相互屠杀时,世界上最后一只旅鸽死在了它的鸟笼里。灰色的后背,似乎还有些发蓝,鲜红的胸脯,像一团火在燃烧,绚丽迷人的玛莎,站在美国华盛顿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根树枝上,长长的嘴,尖尖的尾巴,展翅欲飞。可是,它再也不能动,不能吃,不能鸣叫了。

  懊丧的美国人为旅鸽立起了纪念碑,上面写着:“旅鸽,是因为人类的贪婪和自私而灭绝的。”

  纪念碑只是一块冰冷的石头。在旅鸽纪念碑下,环境伦理学大师利奥波德哀伤地叹息道:“那些在年轻时曾被一阵活生生的风摇动的树仍然活着,但是10年后,只有最老的栎树还记得这些鸟,而最后,只有沙丘认识它们。”

  (申赋渔 来源:青年文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