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阅读周刊·视线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那时的美国人“像畜生一样生活”
· 最后一只旅鸽
· “美国不会重演1929年后的大萧条”
· 中日国名翻译大比拼
· 英法官假发300年后“下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1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美国不会重演1929年后的大萧条”
  1929年爆发经济危机后长达十年的“大萧条”给当时的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今,金融危机依然在蔓延。有研究者认为,这次金融危机不会造成“大萧条”结局。对此,中大政务学院在读博士阮思余提出了自己的解读。

  阮思余,安徽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在读博士,主攻政府治理研究。阮思余认为,此次危机应该不会出现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的最严重后果。其原因有三:

  首先,“大萧条”是治理此次经济危机的最好教材。大萧条的经验教训应该成为治理此次危机的首选模板。其主要经验包括:强化预算平衡;总统的积极行动主义政策——即制定强有力的鼓舞人心的措施,与公众保持经常的联系,促进经济恢复。

  其次,全球通力合作是治理此次危机最好的选择。全球化的纵深发展迫使各国在加强经济合作的同时,必须共同面对此次金融危机。毕竟,没有任何国家可在经济危机面前独善其身。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全球化已然将各国紧密嵌入一个巨大的网络之中,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从美国蔓延的经济危机必然要求全球通力合作。从本月15日将召开的华盛顿金融峰会看,目前各国政要都表现积极,就是最好的明证。

  再次,美国政党“换班”,是治理此次危机最好的时刻。如今,适逢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即将继任,他主张强化政府有计划的监管,充分发挥政府之手的作用,与共和党主张更多的“自由市场”逻辑迥然不同。

  阮思余认为,有全球的通力合作,以及白宫的当家人“换班”之后,可以期待的是,美国经济危机会逐渐朝良性有序重整过渡。

  他还指出,化解当前危机首先需要一个高度负责的美国总统。其次,需要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再次,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阮思余说,如果说一个负责任的美国总统是从政治因素考虑的话,那么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则是从经济因素考虑。更主要的问题在于,后两者的发展有赖于一个不仅对美国负责而且对全球负责的美国总统的推动。从该意义上来说,有活力的美国经济取决于一个负责任的美国总统。

  ( 毛玉西 来源: 广州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