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阅读周刊·收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醉里挑灯赏壶
· 掉进“古玉”陷阱
· 清版古书善本收藏拾萃
· 纸质藏品翻新六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1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醉里挑灯赏壶
  宋朝女词人李清照为购一古器而“脱衣市易”,传为千古美谈。明朝江南名士项元汴弃仕宦之途,以收藏书画为乐,终成一代书画鉴赏宗师。清朝文学家纪晓岚以好砚著称,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九十九砚斋”。本文作者用他的睿智,营造出一个属于他自己的“酒地壶天”。

  挂在马背上的皮囊壶

  三年前,有朋自草原来,送我一只皮囊壶。我接过皮囊壶,不仅接过了远道而来的友人的一片深情,更是接过了一个马背民族世世代代与酒的故事。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大草原;那飞奔的马蹄卷起的轻烟;那闪闪的马刀划过的星月;以及那马头琴高亢的琴声……都随着挂在马背上的皮囊壶在我眼前闪过。皮囊壶啊,此刻送我多少不尽的想象。

  早就听说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中,几乎都使用皮囊酒具,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惯有关,便于携带。如果是汉族常用的圆形酒具、方形酒具或其他形状的酒具,就不便于马背上使用了。同时,从材质上说,就地取材,皮革制壶也方便。据书上介绍,皮囊壶也有许多种,大小也不一,制作方法更是各异,最原始的一种羊皮酒囊壶,是将羊皮整个地扒下来,将头和三条腿去掉,只留下一腿倒酒,其余的则扎住。这就是挂在马背上的皮囊壶。这种皮囊壶史书中有记载,由于太原始、太落后,连游牧民族也早就不用了。我的这件皮囊壶是最现代、也最实用更便于携带的一种了。这是一件设计非常精巧、做工非常细腻考究、皮质非常柔软高贵的上品皮囊壶。我说皮质非常好,不仅因为摸上去手感细软且富有弹性,而且放在我的酒具收藏室中已有三年,同样的皮质东西一不小心就被虫蛀,它却色泽如初,毛质依然如故。我说它做工好,也不仅因为皮囊壶中间是用一圈皮线绣制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的绣像,而且壶的周边,壶顶盖一圈皆用皮线缝制,那线的针脚细密,那编织的花纹精巧可谓用心之极,美妙无比。同时,整个皮囊壶造型是一“山”字形,中间是成吉思汗绣像,旁边是马头琴和弓箭交叉的图案,让人想到力拔山兮的弯弓射大雕的英雄气概。

  我这皮囊壶既可观赏也可实用。我有几次外出旅游,想用它盛酒,放进旅行袋中了,想想又取出来了。真是舍不得,还是放在藏品柜中留着观赏吧。

  多情最属鸳鸯壶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这是很多人熟知会唱的《天仙配》中的一句唱词。自古以来,人们就以成双成对、比翼双飞的鸳鸯比喻美好的爱情。就连至高无上的皇帝也不例外,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就明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因此,自古以来,酒具中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鸳鸯酒具。

  我曾在博物馆中见到过西汉时期的“青铜合卺杯”。此杯为圆形,那杯之间有鸟兽各一,鸟立于兽之上,双翅腾飞,腹部连起那杯。这对合卺杯造型漂亮,典雅高贵,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与其夫人窦绾喝交杯酒时之用。我还曾在贵州少数民族的村寨里见过普通的男女情人喝合欢酒的情景。那酒壶是竹筒做的,长长的竹筒上有两个嘴,男女各含住一个嘴,吸吮筒中的美酒。这真是“郎在筒之头/妹在筒之尾/牵手结连理/酒醉心更醉”。

  我收藏的三把“鸳鸯壶”也很有情趣。第一把是紫砂连体鸳鸯壶。两个小圆壶,嘴相连,心相连,相依相贴,难舍难分。有趣的是,壶中各放进不同的酒,倒出来时却是一种酒,名副其实的合欢酒了。第二把是清代黑釉双嘴倒流鸳鸯壶。倒流壶现在已为人们熟知,不足为奇。但是双嘴的倒流壶就极为罕见了,它是鸳鸯壶的一种。壶的造型之别致且不多说了,特别是两只壶嘴挑着两只圆圈,其实,这就是两颗心哪!只有情情相依的人才心心相连。倒酒时,那芳香的美酒就是从壶中流出,然后流进双方心中的。还有,此壶与别的鸳鸯壶不同的是,美酒是从壶底倒进去,然后从双嘴流出来的,无疑就让情爱多一份趣味了。第三把是“定瓷刻花鸳鸯壶”。定瓷因产于定州,故名定瓷,是我国“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之一。始烧于唐而终于宋。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特别以印花、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见长,深得人们喜爱。“鸳鸯壶”又称“魔壶”,最早出现于宋太宗年间,当时,杨家将代宋王赴辽邦“双龙会”,此壶随行,这在戏曲《杨家将》中多有表现。以后,民间也多有仿制,我的这套系定瓷恢复生产后特意仿制馈赠贵宾的。十多年前,朋友知我爱壶,便又转赠与我。壶为白瓷,刻花,另配六只刻花小酒杯。打开壶盖后,有两只小孔,将两种不同的酒倒入壶中。尽管一壶盛二酒,但不会混合。譬如一种白酒,一种红酒,男喝白,女喝红。一把壶中倒出来,不会错。之所以又叫“魔壶”,倒酒犹如是变魔术吧。有人曾把这种酒壶说成是下毒用的一种酒壶,其实,下毒用的酒壶比它要隐秘、复杂得多。

  暗藏玄机的“毒酒壶”

  美酒好喝,把毒药下到美酒里呢,这“玉液琼浆”就成了夺人性命的“利刃”了,酒具也就成了古往今来阴谋家杀人的工具了。

  用毒酒杀人,一种是明目张胆地把毒药放到酒里,让你明知这酒有毒,喝下去就会一命呜呼,也不敢不喝。如西汉时,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凡是有碍于她擅权弄权的,一律处死。有的直接砍头,有的就是赐毒酒一命呜呼的。赵王如意是喝下她“恩赐”的毒酒身亡,另一皇子刘肥也差一点因她设的毒酒宴身亡。唐时,武则天也是惯于用毒酒赐死他人,甚至连自己立为太子的亲生儿子李弘也不放过。这样的事,不胜枚举,但多数用美酒下毒杀人,还是在见不得人的阴谋下完成的。此时,盛毒酒用的酒器就成了“帮凶”了。这样的故事听过许多,同一盏酒壶中倒出来的酒,他一饮而尽没事,你只喝下半杯就倒地身亡。听起来有些玄乎,其实,见到了这种酒壶,也就恍然大悟了。我的“酒地壶天”酒具收藏馆中就有一把这样下毒用的酒壶。这把酒壶是我在古玩市场上寻觅来的,中间还有个小故事哩。大概是17年前吧,我到山东临朐参加当地的红叶节。看了醉人的满山满谷的红叶,又去逛琳琅满目的奇石和古玩市场。在一个白发白须老者的摊位前,我看到了这把酒壶。记得当时我拿起来看了看,又重新放了回去,造型小巧玲珑还说得过去,只是他开价1000元。那时的1000元是个大数目哩。我还他300元,他说就1000元,少一分也不卖,还说我是看你是个正派人,好像搞收藏的才开的这个价,不然起码翻三倍。这是个啥酒壶,正当我拔腿要走时,他叫住了我,说愿不愿意听他说个沂蒙山的故事。我说行,这老头就娓娓道来了。民国时,咱这县城的路口,有家旅店,凡是南方来的有钱主儿住店,这店主必是亲自把盏敬酒接风。有一天,有位宁波来的客商住了进来。这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平白无故店家敬酒,他怕酒中有毒,图财害命,就让店家当着他的面,用同一把酒壶倒上两杯酒,见店家先喝下一杯后,自己再喝,结果呢,宁波客商撒手归西了。接着不止那位宁波客商,还有不少有钱的客商都在这儿神秘失踪了。又有一天,旅店里住下一位来自京城的大客人,来者派头不小,那店主自是“喜出望外”,又亲自把盏敬酒来了。这下,那“客商”却拿过酒壶,反客为主。倒了两杯酒,自己端起来先喝了一杯,将另一杯推到店主面前说“请啊!”这下,店主面如土色,连连推辞。“客商”厉声道:“喝下去,莫非酒里有毒吗!”说毕,“客商”从腰里掏出手枪,当场将用毒酒杀人的店主捕获。原来,“客商”是乔装打扮的办案人员。当然了,下毒用的酒壶就是罪证。这摊主说完故事后,就不再言语了。我听完后忙问:“那店主下毒用的酒壶是把什么样的酒壶呢?”这摊主反问我:“你说呢!”我说:“肯定很复杂不然一种酒壶何以流出两种酒呢?”这摊主一笑说:“其实说穿了也简单。”他顺手拿起眼前这把酒壶,打开小小壶盖,让我看。他说:“这壶和一般的酒壶无甚两样,机关在于壶有两层,底层盛毒酒,上层放好酒”,中间有一小孔,平时隔断。壶的颈部可以旋转,倒酒时,上边的一种酒倒出后,旋转壶颈,中间小孔打开再倒出第二杯酒,如果头杯是好酒,那后边的就是毒酒了。原来这把酒壶是毒酒壶呀!买了,作为收藏品,这倒是挺绝的。那摊主半开玩笑地说:“买了去别做坏事呀!”我说:“你瞧我是那种人吗?”摊主说:“我看你不是那种人才便宜卖给你的呀!”

  每当把玩这把酒壶时,心中总是有点说不出的味道。

  (田永昌 来源:醉里挑灯赏壶)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