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阅读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中国在G8餐桌旁凑合吃点的时代过去了
· 推迟退休会抢年轻人饭碗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1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资本市场:

  新一轮内需调控突破口

  资本市场在热切期盼能够优化供求关系的政策陆续推出,而诸如平准基金等政策措施方能切中资本市场的脉搏,也才有助于实体经济与调控政策导向间形成良性共鸣。

  调控政策导向出现了大变化,由之前侧重于“防过热、防通胀”的抑制性措施,转为主动大幅实施积极和扩张的政策导向。而多达4万亿投资资金的拉动,更让新政策的实施力度和实施决心显露无疑。

  政策导向大幅度变化是基于经济形势的变化,迫切改变市场参与者的悲观情绪。这样的悲观和观望情绪,无疑会加大调控政策实现“保增长”目标的难度。理论研究早已表明,财政性开支拉动内需只能是一个引子,其目的是为了带动市场自发的投资行动。财政资金的投入,或许在短期内能够让GDP等宏观经济数据提升,但是如果市场自发需求无法提振,最终所带来拉动效果的持续性仍无法得到保障。

  就以货币政策为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甚至已经超越了十年前东南亚金融危机时的应对方略。然而,在一些地方,尽管商业银行手里有钱,而且利率一再降低,但面对经济衰退的风险、企业委靡的投资状况,以及无法提振的市场终端需求,银行却迟迟不愿意放出贷款。货币政策面对经济衰退有着所谓“用软绳子推人”的描述,可谓形象至极。财政政策方面,随着大规模投资资金注入经济领域,若干时间后,投资品变成终端消费品,如果市场内生需求无法提振,这些消费品又能够卖给谁呢?

  反观之前股市繁荣时期,在各种消费品旺销的带动下,企业也能够因此而获得收益增长。从长期看,当下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处于价值被严重低估的状态,因此通过提振股票市场信心来激励实体经济活力,完全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资本市场在热切期盼能够优化供求关系的政策陆续推出,而诸如平准基金等政策措施方能切中资本市场的脉搏,也才有助于实体经济与调控政策导向间形成良性共鸣。

  (马红漫 来源: 新京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