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人:郑先生
投诉内容:水佐岗48巷3号1幢楼前约3米处有13间房子,租赁者破墙开店。2004年,有7户经营餐饮业,我们32户居民饱受油烟的困扰。5年来,我们未曾间断过向各部门反映,可餐饮店数目不减反增,如今已开了9家!
居民楼下就是餐饮店的后场 快报记者 唐伟超 摄
【读者求助】
楼前开了9家饭店
郑先生介绍,这13间门面房原本是南京电子管厂的,2004年8月该厂将房子卖给原住户,住户将住房破墙,自己或租给他人开店,当时有7户人家开了餐饮店。炸油条、卖麻辣涮、开大排档……他们经营得“有声有色”。
“凌晨4点炸油条,夜里12点大排档还在营业。”郑先生说,与这些店仅3米之隔的32户居民苦不堪言。炸油条、煎油饼,还有炒菜所产生的油烟会从简易的石棉瓦缝隙中飘出来,直扑居民楼。
“我现在闻到油烟味就难受,莫名其妙心烦,没有食欲,浑身没力气。”郑先生说,医生告诉他可能患了“油烟综合征”。此外,过度吸油烟对健康造成的损害,相当于每天吸两包烟,这种情况每年在全球导致160万人死亡。
为了健康,大家都不敢开窗。
为捍卫自己的权益,居民们去鼓楼区信访办投诉7户餐饮店。此后,他们又向市容、街道、社区反映这一问题,5年不曾间断。一位年近8旬的老人,也跟大家一起维权。
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是,维权不仅没有实质性进展,相反,餐饮店越开越多,本来只有7家,如今发展到9家了!
【记者调查】
油烟熏死居民家花草
昨天,记者在郑先生家客厅闻到了一股呛人的油烟味,他家朝南的房间纱窗上布满厚厚的油垢,郑先生的老伴无奈地说,“我1个月就刷一次纱窗,还是结了这么厚的油垢。”
郑先生与老伴喜欢花花草草,可他们种一盆死一盆。他指着一盆叶尖焦糊的芦荟让记者看,接着又领记者看他放在北面过道上的一盆生机盎然的芦荟,说:“这两盆芦荟是我同时买回来的,放南边的这盆已经半死不活了。”
一位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老太太告诉记者,她还患有高血压等疾病,实在受不了油烟熏。为此,她每个月不得不去亲戚家“避难几天”。
朝南的方向,阳光充足。但是32户居民告诉记者,他们天天将衣服晒在北面。原来,这些经营户纷纷破墙,在门面房与居民楼之间的3米“间距”中,搭起了一间间棚子,做了小店后场。“把衣服晒在南面,会有一股油烟的味道。”居民们感叹,冬天来了,晾被子更成了奢望。
居民们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有:油烟扰民、搭违章建筑、破墙开店。此外,他们还了解到,有一家餐饮店无证经营,希望相关部门也管一管。
【相关部门】
三部门昨前往调查
昨天,记者先后联系了宁海路街道城管科、鼓楼区环保局、华侨路工商所。
宁海路街道城管科科长薛涛接到电话后,很快就带了一批执法人员,拆除经营户们违章搭的后场。薛科长还承诺,会每天派人巡查2次,防止回潮。居民们希望,这次拆违能拆彻底,并真正得到长效管理。
鼓楼区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9户饮食小店均未经环保审批。此外,他们已经派人前来调查过了,发现有5户经营户在烧煤球,不符合标准,他们已经责令整改。下一步,他们会加强督促。
为什么没有环保审批手续,经营者还能领取到营业执照?华侨路工商所办公室一位姓许的副主任答复记者,“环保不是前置项目。没有一个文件规定,给餐饮店发营业执照,必须在其获得环保审批手续之后。”他说,因为他们都符合了办理条件,工商所只能发营业执照。不过,“有营业执照并不等于有营业资格!经营户必须把手续办全了,才能正式营业。”至于有一户饮食营业者无照还继续经营的问题,他说,下一步工商所会劝其转向经营,或者吊销其执照。
【律师观点】
受害业主可提出赔偿
当代国安律师事务所赵海涛律师分析认为,水佐岗48巷3号1幢32户业主及周边住户与13户店主的矛盾是一起典型的“环境相邻权纠纷”。它是基于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的加剧和人们追求高层次的生活需要而提出的法律概念,是传统的相邻权的延伸。
对环境相邻权的侵害,主要指噪音、震动、大气污染、水污染、恶臭以及日照、通风、眺望等不可量物对相邻方的侵害。
《民法通则》第83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因此,32户业主可以将给他们生活造成妨碍的店家告上法院,让店家停止对他们的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快报记者 钟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