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南京的一个房展会上,市民秦女士被一家“仙林楼盘”吸引,一番详细打探后发现,楼盘的实际位置其实是在镇江句容境内。开发商理直气壮:“仙林也是我们的!”
这话的确有道理。中间一湾浅浅的七乡河,一边是句容宝华镇,另一边就是南京仙林大学城,七乡河大桥与新建的仙林东路更是将宝华与南京融为一体。双方都紧挨着“大学城”这样一个宝库,谁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推力?眼下,镇江句容、南京栖霞,一轮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也注定无法避免的争夺战正在逐步升级!
两场研讨,同类主题背后的竞争
10月份,栖霞区、宝华镇各自举行了两场颇有意思的研讨会,不仅主题相近,就连参加的专家学者也“差不多”是同一批。
宝华镇开的是“高校产学研合作研讨会”,主题紧扣南京的仙林,讨论怎样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引导产业升级,而且还直接把研讨会开到了南师大!
栖霞区开的是“栖霞战略发展研讨会”,尽管涉及到的内容更宽些,但是最集中的话题之一,同样是要积极利用仙林大学城的资源促进全区的新发展!
先后两场会议,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师大等仙林大学城的部分专家学者,自然也就成了双方都邀请的对象。如何做好“竞争双方”的参谋,的确不是件易事。
而从出席官员的身份,也都能看出两地政府的重视程度。宝华的研讨会上,句容市长尹卫东,纪委书记胡培红参加;栖霞的研讨会上,新到任不久的区委书记臧正金亲自主持,市委副书记陈绍泽、副市长陆冰参加。与其说双方都对研讨会重视,不如说是对研讨会提出的问题及破题思路更重视。
两地谋划,各自发力
尽管仙林大学城从区位上而言姓“宁”,位于栖霞辖区范围内,然而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行政区划的界线正越来越模糊。无论如何,竞争都是无从回避的。
借力仙林大学城、融入南京都市圈,句容市政府已经围绕这个目标拟好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句容市长尹卫东告诉记者,句容离南京主城区只有40公里、半小时左右。下一步,句容将进一步对接南京,主动承接南京的辐射:首先是主动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超前在规划上与南京直接对接;其次是加强与南京在港口、产业、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在产业布局上向南京靠拢,等等。
作为句容与南京的结合段,栖霞区毫无疑问是上述“三个对接”的直接“碰撞带”。对自家门内的这一大资源,栖霞区同样有着一系列的发展战略。在迅速提升产业层次的同时,将依靠仙林大学城的城市化拉动效应,全面优化栖霞城市布局。其中,现代化仙林新市区的打造将以生态文明为前提,突出城市建设的个性、特色与生态,用科学的规划保障城市形象、内涵、品位和价值的提升,加快构建以仙林新市区为龙头,以新尧新城、栖霞新城、摄山新城、龙潭新城和靖安新城为组团城市布局。
相同的竞争,不同的瓶颈
两地在战略推行过程中,同样也都有着各自的瓶颈。例如,句容面临的是各项“相融”政策如何突破观念收到实效,真正使南京人了解句容,句容人主动融入南京。
栖霞面临的则是体制上的束缚。本来,辖区内既有仙林大学城,又有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技术资源与产业的合作交流完全可以无缝衔接,占据新一轮发展的绝对性优势。然而,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仙林大学城与栖霞区并非一体化管理。
这一现状使得栖霞在很多问题上放不开手脚。尤其是在战略规划调整方面,在栖霞战略发展研讨会上,这一问题被多位专家学者频频提及,体制化障碍成为新一轮发展亟待破除的束缚。
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张颢瀚研究员认为,栖霞这么多开发区、工业园区,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体制造成了人为的分割,如果利用得不好,优势反而会成为劣势。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志彪教授建议,现行管理体制上“条条块块”应该一体化。“现在栖霞区是‘块’,其他如大学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都是‘条’。‘条块分割状态’是最麻烦的体制。毫无疑问,栖霞区受南京市领导,在全市规划下,由栖霞区来统一全区的建设发展,如果同一个地方条块分割,则很难协调。所以,需要从体制上作重要调整。”刘志彪教授认为,只有进行了体制上的调整,一系列发展战略如产业调整优化,制造业搬迁等,才能更顺利地推进和实施。
南京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张二震教授则明确建议,应该学习其他城市如昆山的经验,区和开发区应该“合一”领导,“这样不就先整合起来了吗?否则,开发区之间,你指挥不动我,我也指挥不动你。多年来一直说要搞整合,谁来整合?为什么我们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等,这么多好的资源整合不起来,关键还是体制的问题,这个是国家级的,那个是省级的,还有一个又是市级的……恐怕没办法整合,只剩下了‘协调’。”张二震教授建议,从体制整合再到统一规划、统一整合,这样才会发生集聚效应。
竞争的终极目标是共赢
在栖霞的战略发展研讨会上,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现场“抛绣球”,打算与栖霞区共建南大仙林科技园。这与栖霞的下一步发展战略不谋而合。栖霞区委书记臧正金表示,栖霞将进一步借助高校的力量,推动这个区域高科技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并通过体制调整、资源整合和管理创新,进一步理顺栖霞区域内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仙林大学城、龙潭港区的关系,更好地统筹好全区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生态保护、改善民生等各项工作。
当然,无论是南京栖霞,还是镇江句容,竞争与融合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走向共赢。研讨会上,专家、官员们一致认为,仙林是句容接轨南京的一个支点,而栖霞也不能让它仅仅充当一个“穿肠过”的作用,双方都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使高校的人才、知识、技术释放出推动区域生产发展的无限能量。
快报记者 郑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