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陵考古现场
很多六朝墓石刻还在,但墓主究竟是谁,已经非常难以辨认,甚至这些帝陵还在不在,都难以下结论。而梁武帝的修陵却是为数不多的一个被勘探出来的,如今修陵前只剩下一个天禄,天禄身后的修陵也被划为全国重点文保范围,被保护了起来。当年住在修陵的居民也被迁了出来,天禄和梁武帝的帝陵被获得了更好的保护。
当年饿死台城的梁武帝修陵是如何被发现的?这个帝陵埋藏了一个什么样的秘密呢?
挖地600米也没找到目标
南朝齐梁两朝的帝王都姓萧,齐朝的开国皇帝还是梁朝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的族伯。西晋末年,因北方战乱,萧氏先祖萧整随晋元帝南迁,从山东枣庄东南的老家迁到南方一个叫东城里的地方安家落户。据考,东城里属丹阳市辖境内。因此,丹阳市是南朝齐梁两朝皇帝的故里。也许是因为“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的缘故,齐梁两朝的皇帝死后都葬到了丹阳。
当年修陵的勘探者,江苏省地震局的高级工程师张治天说,梁武帝萧衍的修陵也在丹阳。“1989年,丹阳市因为想搞旅游开发,就请我们去给萧衍的墓勘探一下。”当时的位置是丹阳荆林乡三城巷。那时候七八个考古专家去了以后,只看到一头天禄孤零零地立在菜地里,“当时我们也是两眼一抹黑,考古专家罗宗真说,帝陵可以是离开石刻几百米远,甚至上千米远。但当时我们也不怕,去了以后,就住在老乡家里,围绕石刻布下了探方。”探方以2米×2米的距离,以石刻为圆点,探出了600多米。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依方格为单位,分工发掘,这些正方格叫“探方”,这种发掘方法就是探方发掘法。
但是让人沮丧的是,我们虽然发现了一些小墓葬,但都不是帝王一级的。半个月过去了,“我们准备拆网,一直到拆网结束,都一无所获。”
修陵究竟在哪儿呢?考古专家们是不是遗漏了什么?
破解梁武帝陵墓的“隐身术”
“事情在后来似乎又找到了突破口。有一片桑树林,那片桑树林是我们尿尿的地方。”张治天说,梁武帝的修陵正是躲在那一片遗漏的桑树林里。
“我们考古勘探队都住在农村的农户家里,一共有七八个人,早晨大家起床就抢厕所,抢不到厕所的就到桑树林解决大小便。所以,勘探布探方的时候,我们就有意避开了桑树林。但是,拆网的时候,我们回头想想,总觉得落下了什么,就发现桑树林是遗漏的。”于是,勘探队的专家们只好捏着鼻子,在桑树林布下严密的探方。他们用洛阳铲试着勘探了地下,发现地下7米深的泥土和上面的泥土不一样,上面泥土都是黄色的,而7米深的土是黑色的。这黑色的土不同寻常,应该就是帝陵回填的土!
果然,后来桑树林一带发现了一个长达80多米的排水沟,这个排水沟非常讲究,很长,非常结实。还用仪器探到了长20米、宽10米左右的墓。但由于帝陵不能考古发掘,专家们并没有对梁武帝的陵墓进行发掘,只是点到为止。
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这事让张治天大为不解,有人还拿这事跟他开起玩笑。原来那些天里,张治天的脑海里恍恍惚惚总会浮现出一只乌龟的形状。这是怎么了?
梁武帝陵墓是乌龟形的
张治天细细向记者介绍了这事:“那时候没有GPS定位,全都靠一点点把白天的测绘画在图纸上。每天都要忙到夜里两三点。也许是图纸看多了,我的脑瓜里总是有一只乌龟爬呀爬的。后来,丹阳市文化局局长给我打电话,问我有没有收获,我就很苦恼地说‘没有,就是脑子里面总有一只乌龟’。那个局长当时就说‘你先休息吧’。”
张治天说,之前他曾经勘探过一些小墓,那些小墓大多是方形的,所以,他根本没把脑海里的“乌龟”和帝陵联系在一起。但不久,丹阳市文化局局长就赶来恭喜张治天了,因为之前考古专家们已经推测出梁武帝的帝陵其实就是乌龟形状的。
张治天在记者的采访本上画了起来,那是一个外面看起来呈椭圆形的墓,奇就奇在墓的里面。椭圆形的墓内还砌有一个方形的内室,梁武帝萧衍就躺在方形的内室里。在椭圆形的外室和内室之间,还有五个支撑点,如果俯视,就是一只活脱脱的乌龟。
梁武帝的帝陵发现后,丹阳市还为此召开了顶级专家论证会,国内顶级文博专家罗哲文、蒋赞初、梁白泉他们都去了,大家对张治天的这一发现非常认同。为此,那片桑树林也顿时身价陡增,成了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修陵前的天禄为何只剩一只?
丹阳的齐梁帝王陵都位于城东。如从丹阳陵口起算,向北经萧梁河至荆林的三城巷、直至胡桥,基本呈南北一线。不过,这条萧梁河,现在已经断断续续。据说,南朝齐梁时,王子公卿谒陵,都是从南京秦淮河乘船,沿“南京运河”上溯破冈渎,由陵口而入萧梁河的。
至于修陵前为何只剩下一只天禄了,张治天说,很有可能是因为萧梁河的泥非常软,其他守陵石刻下沉到软泥中了,加上1400多年的历史变迁,所以,现在地面上只剩下了一只。
梁武帝是什么人?这个南朝的皇帝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他在建康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同泰寺,每天早晚到寺里去烧香拜佛,讲解佛法。到了他年老的时候,干出一件奇怪荒唐的事来。某一天,他到同泰寺“舍身”,皇帝做和尚,这还是破天荒第一次。梁武帝做了四天和尚,宫里的人就把他接回去了。后来他一想,这样做不妥当。因为按当地的风俗,和尚还俗,要出一笔钱向寺院“赎身”。第二次,他又到同泰寺舍身,大臣们请他回宫,他就不答应了。后来,大臣们懂得他的意思,就凑了一万万钱到同泰寺给这位“皇帝菩萨”赎身……梁武帝前后做了四次和尚,大臣们一共花了四万万赎身钱。这笔钱,当然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去了。
梁武帝热心做和尚,把朝廷大事弄得混乱不堪。因此大将侯景看准时机,举兵反叛。侯景攻入建康后,将梁武帝居住的台城包围起来。而那些平日受到梁武帝娇纵的王公贵族,尽管手下有几十万兵马,却都袖手旁观。直到这时,梁武帝才如梦初醒,大骂那些不忠不孝的子孙,可惜悔之已晚。被围困在台城后,梁武帝缺吃少穿,加之年事已高,最后竟被活活饿死,享年86岁而不得善终。
乱世帝陵为何死要面子?
对于规模宏大、陪葬品丰厚的帝王陵墓,老百姓心中常常会存在这样的疑问:既然南朝盗墓成风,为什么那些帝王们还会在墓前放置这么明显的标志物?那不是引狼入室么?
其实,这些中国古代的领导者也有他们的苦衷:我们怕,但是我们必须这么做。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大多数帝王包括重要人物的陵墓都喜欢搞封土堆,或者建明显的标志物。而且他们对墓的规格也很讲究,墓造得多大,用什么砖,放多少陪葬品,都有说法。比如西汉名将霍去病,汉武帝帮他修建的墓规模就很大,不仅有封土堆,而且上面还堆放了巨石,有石人和石兽。他们把陵墓当作体现权威、权力、地位和尊严的一种方式,具有文化意义。
虽然春秋战国和南北朝都是战乱频繁、朝代不断更替的年代,但是每个上位的帝王都希望自己的朝代是万古常青的,所以他们在建陵墓的时候也会考虑到后代祭祀的需要。他们觉得,应该享受的待遇为什么不享受呢?所以作为帝王和重要的人物,他们总要讲排场,不愿意草草被埋。另外,他们把陵墓造得这么大,也是为了方便后代进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但是,帝王们并不只是盲目地讲排场,虽然在生前挣足了面子,但是防小人之心不可无,必须有人专门看守“百年”之后的宅第,于是就有了一个新官职——陵令,相当于县令级别。
据专家们介绍,也不是所有帝王都对身后事极尽奢华的。三国时期的曹操,就是一个例外。据说曹操死前一反传统,要薄葬自己的帝王之躯。为此,他专门颁发了一道《终令》,明令将他遗体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不堆土成丘,不种树作为标志,金银珠宝等有用之物一律不要随葬。
找不到陵墓没法划定保护范围
专家们在对文物进行保护时,通常会划定一个保护的范围,并对保护范围内的建筑、人们的行为作出一些限制。在六朝陵墓发现之前,这些墓葬大多隐身于乡野田间,甚至周围数米之内还有居民的居住点,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可是通过文物专家的考察,把它们从“野生”的状态中拯救出来,验明身份,它们就会得到一种“软保护”。
“我们去找梁武帝墓的时候,是住在旁边的一个农民家里的,距离很近。我们找到了墓地之后,就在它的周围画上了保护范围,原先住的那个农民家后来也被迁走了,保护区范围内是不允许人居住的。”文物部门不仅在陵墓的保护范围内进行了清场,而且还安排了专门的“守墓人”驻扎,防止人们对陵墓的破坏。
对于六朝石刻和陵墓,南京大学教授贺云翱建议,石刻和陵墓应该捆绑保护。贺云翱认为,每一座帝陵都是一段历史,一段文化,在石刻保护的同时,古代的殉葬制度和文化也应该作为整体来对待。“六朝石刻确实是中国艺术的瑰宝,但是它们说到底还是帝王陵墓前的神道石兽,只是陵墓的一部分。”同时,贺云翱建议,把石刻和陵墓整体保护起来之后,可以进行合理的利用,“作为一种南京特色的旅游景点,让大家都来了解它们,才能发挥它们现实的作用。”
快报记者 孙洁 胡玉梅 见习记者 李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