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柒纵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不要让理想死在“记者前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聚焦第九个记者节·对话
不要让理想死在“记者前夜”
  当戴骁军

  通过博客揭露干河煤矿“封口费”真相时,刘畅并不吃惊,早在2002年,他就揭露过山西繁峙矿难真相,其中的焦点就是“瞒报”和“封口费”。这位对当下媒体生态了然于胸的著名调查记者认为,在媒体畸形运作的今天,再度发生这样的事是很“自然”的。记者节前夕,通过电话,刘畅与快报记者就记者与现实、记者在互联网时代的选择和作为、记者的专业精神和从业底线等诸多话题进行了对话。“不要让理想死在‘记者前夜’”,在刘畅的心目中,理想主义一直都是新闻从业者应该恪守的职业底线。

  2008:揭示真相与追逐利益并存

  星期柒新闻周刊: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今年对于中国的记者来说,感受应该不同于往年,因为今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太多的事情需要记者去调查,去报道,去揭示真相。你对即将过去的这一年有什么感受?

  刘畅:前几天我正好给《青年记者》杂志写了篇“记者节”寄语——《有一种职业叫记者》,说的就是“记者与2008”。我记得我是这么写的:有一种职业,叫“记者”,狂风暴雪里,向前,向前,采集寒风的讯息,体味雪花的温度,出现在行路艰辛的回乡游子面前,报告着最新的消息;有一种职业,叫“记者”,天塌地陷时,向前,向前,记录灾难降临的真实场景,守望生命消逝的苦痛悲伤,陪伴在历经劫难的废墟孤儿身边,传递着人间的温暖。有一种职业,叫“记者”,奥运圣火点燃,向前,向前,追寻挑战极限的精彩瞬间,见证万众欢聚的历史时刻,在亿万双眼睛的注视下,凝聚着人类的梦想。

  这些说的是今年记者遇到的三个大事件。我在文章的最后也提到了记者对这个社会、对自己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新闻不能也不曾独立于社会之外。在一个疯狂追逐利益的特殊环境里,比如造假、敲诈、逐利,比如喧哗、浮躁、无知,这些社会中的阴暗面也在记者这个职业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个职业因此也遭到了社会质疑。但是我们回头看,从这个职业诞生起,我们就可以发现它也确实是一个超越了逐利羁绊的职业。你看,无论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人迹罕至的荒漠,即便揭示真相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总是有一种叫记者的职业,在向前,向前。我想,这是这个职业本真的东西。

  “封口费”重演缘于畸形的媒体运作方式

  星期柒新闻周刊:9月开始,国内各种安全事故频发,在灾难呈现的同时,也出现了好几位勇揭真相的记者。其中有一位披露矿难封口费的记者,让人很自然想到了2002年的你。

  刘畅:评论家鲁宁写了一篇文章,他跟你一样也本能地想到了我,想到了2002年的那场矿难。那是国内第一次把潜规则的东西给揭露出来了——有人在利用矿难牟利,有人在出卖记者的报道权。但2002年的情况跟今年还是很不一样的,当时我把那事揭露出来的时候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当时我在想,那些接受了贿赂的同行难道真有多坏吗?其实也未必。我甚至觉得他们只是一念之差。或者说他们的选择也只是个人的选择。可今年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今年,你会发现出现同样的事情,但主要是媒体运作中出了问题。一些媒体的经营方式,导致了大批“记者”以媒体名义去敲诈的情况的发生。这样的一支队伍里,很少有专业性强的职业记者。但那些“假记者”并不是单纯的社会上的混混,他们其实跟媒体也有关系。他们大都是媒体从社会上招聘来的,为了生存,打着被聘媒体的旗号四处敲诈,为媒体搞创收。社会公众面对这种情况,一定会觉得触目惊心。一边是人命关天,遇难者家属正经历着亲人离去的最痛苦的时刻,而“记者”们却在趁机敲诈。这很容易就会引起人们对这个职业的道德追问:你们怎么这样没有良心,你们怎么能去发这样的财?

  要杜绝今年出现的问题,我觉得需要从三个方面加以解决。一是体制需要改变;二是职业需要规范;三是道德底线需要重新伸张。

  目前媒体生态很混沌

  星期柒新闻周刊:你说的体制是什么概念?

  刘畅:我觉得国内媒体现在的生态可以用混沌两个字来形容。比方说你们《现代快报》是有新华社背景的面向市场的都市类报纸,这没问题,但除此之外,国内还有党报,还有形形色色的专业报、行业报。中国号称有80万到100万的新闻工作者,但是他们干的工作真是五花八门,有的离新闻近一些,有些则离新闻很远。在这种混沌的状态下,媒体的运作方式很混乱。当然都市类报纸的运作是很良性的,广告和采编是分开的。但是一些报纸不是这么运作的。混乱的不规范的体制决定了从业人员的混乱。事情揭露出来后,大家都说敲诈封口费的大都是假记者,其实很多假记者是有真正的体制身份的,他们往往都有媒体发的工作证。有的媒体在当地设立记者站,其实目的就是给总部交一些承包费。这些记者站更像是依靠体制因素来牟利的小公司。

  星期柒新闻周刊:怎么改变这种状况呢?

  刘畅:我觉得还是应该按照市场的规律来办。公款订报如果不取消的话(公款订报养活了一大批报纸和记者),很难真正形成一个媒体对社会负责的形态。

  星期柒新闻周刊:很多行业报纸的生存都是由公款订报支撑的。

  刘畅:对。有的是自收自支,有的是政府给一部分资金,大部分还是要靠自己去“谋生”。这样,不走市场的他们就会想方设法为自己谋生存,敲诈封口费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其实这种利用媒体的权力去敲诈的事情早就有了,建国前就有。那时候,记者拿着写好的批评稿件,有的甚至是做好了的版面,去给资本家看,向他要广告。到今天为什么还存在?我想这是管理体制有问题。另外呢?是因为中国的记者职业化程度不够,职业化包括他的专业程度,包括他的职业精神和操守;也包括报道的方式,你是不是客观报道,你有没有去深入采访?

  媒体的活力来自于每一个从业者的活泼、炽热的性格;媒体的公信力来自于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正直感。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正直感的相加才会形成媒体的公信力。这是不能含糊的。如果说中国的记者是一群唯利是图的人,那这个社会会很可怕;中国的记者是一群愚昧的人,我们也会觉得这个社会很可怕。

  记者不是养家糊口的饭碗

  星期柒新闻周刊:怎样才能保证记者不会被社会的不良环境所同化,始终保持自己理想者的信念呢?难道仅仅这个职业就能够把他们内心中高尚的部分召唤出来吗?

  刘畅:中国的新闻专业在全国有600多个,但他们并没有解决职业化的问题,这些专业离实践太远了。职业化最初的门槛就应该是职业道德的张扬。去年我和清华的同学做过一次交流,专门谈了职业理想。然后有一个同学在他的博客里就写,耳闻许多刚刚走出校门,怀揣着拯救苍生信念的记者,在现实中,激情慢慢消退,记者从一个伟大的字眼,退化成了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编辑取代读者成了记者眼中的上帝,编辑可以多帮记者发稿,让记者多挣点钱;官员取代百姓成了采访的对象,金钱取代真相成了记者追逐的目标。发生这样的情况是很悲哀的。那天我跟他们交流,是让他们树立起一种职业理想,不是非要让他们满怀着正义感到社会上四处冲撞,四处碰壁。这个职业最起码的底线是,你当了5年10年的记者后,回到办公室,还能为遇到不幸的人的命运而痛哭一场,还能让这个社会上很多事情触动到我们内心中柔软的一部分。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亿万双眼睛的注视。这样,这个职业就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饭碗。关怀社会要永远超过关怀自己。

  星期柒新闻周刊:怎么做到这一点呢?

  刘畅:首先,当你选择这个职业,入行的时候,你就应该有一股正气。那次交流完之后,有一位清华的同学就说,不让理想死在“记者前夜”是可能的。我今天上午去了人民大学。人大老师最痛苦的事情是,学生从实习开始,那种热情和理想就全没了。每天实习完回到宿舍,比谁拿的红包多,谁拿回来的纪念品好。这样,这帮孩子在成为记者之前就倒下了。那孩子在博客中写道不让理想死在记者前夜是可能的,因为理想主义的心是不会死的。

  记者为什么一定是理想主义者?因为记者通过报道事实,可以让社会更加美好,社会更加进步,这种理想是发自职业本能的崇高信仰。有了这种信仰,一代一代的记者才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挺身而出。如果靠物质刺激是很可怕的。我给你1万块钱,你去不去战场啊?我多次批评中国目前普遍实行的对记者的那种考核,理科那样的量化的考核。这是一个把记者狗仔化的过程。这注定了一些记者一辈子碌碌无为。不关注好的新闻,不关注大的事件,而是关心我今天写200字的稿子能挣多少钱,明天我写500字的稿子能挣多少钱。

  有一次,我和《新京报》的总编辑约在后海谈事情,他带了一个很年轻的女记者一起来的。很晚了,我们往回走的时候,那女记者突然大声说,不好,我今天还没写稿子呢。一天没写稿子对她来说就增加了生存的压力。她开玩笑地对我说,我把你扔后海里吧,这样我就有稿子写了:名记落水。我就说,你怎么不把你们总编扔河里啊?她说,那样我稿子就发不出来了。其实这是一个很心酸的玩笑。

  记录、影响、守望是记者的天职

  星期柒新闻周刊:作为一个记者,特别是写深度报道的调查记者,在调查过程中,采取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立场?是一个力求客观准确的中立调查者,还是一个带有强烈爱憎情绪的质疑者?

  刘畅:根据经验,线索来的时候,我就会判断:它可能会是个什么情况?但是对于一个调查记者来说,最关键的,我认为是公平正义的职业理想,悲天悯人的职业情怀,客观理性的职业表达。客观理性地报道,是调查记者最重要的职业伦理之一。客观就是尽量克服自己的偏见,在扎实的采访基础上,进行客观的陈述。你可以很同情你的采访对象,你完全可以为他哭一场,泪水长流,但是当你坐下来写作的时候,就有一种公共责任在里面了。公众想知道的是事实,而不是记者的情感。

  星期柒新闻周刊:有一些报道,是非很明朗,调查采访的时候是否应该给矛盾的双方均等的话语权。

  刘畅:是。绝对的平衡。平衡既是一种采访手法,又是一种写作理念,更是一种职业伦理。宣传有重点,新闻讲平衡。

  (下转07版)

  对话嘉宾

  刘畅

  《中国青年报》要闻采访部主任,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曾因揭露山西繁峙矿难真相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992年开始记者生涯,曾被一些媒体和社会组织评为首届中国十佳曝光勇士、2006影响中国九大记者,荣获2003年度传媒杰出表现奖。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财经》奖学金获得者。代表作品:《流泪的呼兰河》《对一本公款吃喝账的调查》《艾滋病引发的血液官司》连续报道、《山西繁峙矿难系列报道》《让我们带着教训更好地活着》《本案与程维高有关》《山东高唐“侮辱”县委书记事件调查》等。

  ■快报记者 倪宁宁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